
光伏检测客户认可壁垒分析.docx
9页光伏检测客户认可壁垒分析一、 光伏检测客户认可壁垒下游厂商会严格审查各竞标供应商的产品技术、品质、客户要求反应速度等能力,优先选择品牌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领先、信誉度高、口碑良好的供应商,进行行业内部审核具备成熟应用案例且综合实力优秀的供应商就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光伏检测方案供应商积累客户资源需要较长的时间,新入行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下游光伏厂商的信赖因此,行业的新进入者需要面临较高的客户认可壁垒二、 光伏检测发展前景预测目前来看,光伏检测行业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数量较少,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下游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生产工艺技术的提升,光伏度电成本大幅下降,全球光伏装机的增长具有确定性为了实现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高质量批量化生产,下游企业对于检测标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而不断推动光伏检测方案的发展和创新从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来看,受光伏行业迅速发展的推动,组件产能迅速扩张,催生出大量的检测设备需求为了与下游组件厂商产能相匹配,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也迅速增长2021年,光伏检测行业存量市场规模约为192,270.00万元,其中光伏检测设备139,230.00万元随着下游扩张步伐的加速,预计到2024年,光伏检测行业的存量市场规模将达到290,145.00万元。
三、 专业化和智能化是光伏检测行业发展的趋势庞大的装机容量带来光伏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检测设备的专业性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速,批量,高效,智能的检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对于参与运维检测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精通现场测试规程,熟悉不同的测试仪器,同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工况选择更合适的检测手段四、 行业整体发展格局和市场化程度在光伏行业发展早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光伏产业起步较早,且基础工业较为发达,因此产业链完整且技术较为领先,在高端设备领域具有优势,但在光伏产品制造领域不具有成本优势进而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中间加工环节逐步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中国光伏市场一度形成了两头在外的被动发展格局但凭借良好的产业配套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及成本优势等,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我国光伏产业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技术、市场体系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了从高纯硅材料、硅锭、硅片、电池片、组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并连续多年全产业链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光伏电池制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要光伏生产设备及配套材料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过去十年间,光伏行业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格局,但是因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亦出现短期的行业困境,如2011年欧盟补贴削减等对需求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市场明显分化,大量中小企业相继停产,而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在保持生产的同时依然通过研发、技改进行产业升级,行业回暖后,骨干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品牌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而部分没有技术研发实力的中小企业则在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时逐步被市场淘汰,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531新政以来,一方面行业技术门槛持续提高,大量无法满足平价上网需求的落后产能得以加速淘汰,行业竞争格局得到重塑;另一方面光伏发电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市场化自我持续发展后,将开启更大市场空间,并促进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促进行业集中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开始实施,使得不符合规范条件而未被纳入名单中的企业将无法获取出口退税及银行信贷等方面支持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提出将严格执行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并逐步建立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的循环递进机制而领跑者专项计划的实施,使得光伏产品的技术标准在上述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2018年531新政、2020年疫情均进一步催化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落后产能出清行业技术标准的提升将大幅提高行业发展门槛,行业竞争也正逐步从低端竞争转向高端竞争,行业技术属性愈发成为竞争的焦点,新技术、新装备推动光伏产品向高转换效率、高产品品质、低制造成本的趋势发展,技术升级加快,不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大量低端产能被市场淘汰,市场份额将向有技术、资金、管理优势,能够持续投入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企业集中近年来,一方面随着连续加料、多次拉晶、增大装料量、快速生长以及金刚线切割、薄片化等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单晶硅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以PERC等为代表的高效电池技术对单晶产品转换效率的提升效果明显,单晶产品在度电成本方面较多晶产品具备了更高的性价比,单晶形成了对多晶的绝对优势,替代趋势明显加速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15年至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5年至2021年,单晶市场份额从18%提升至94.5%,年化增长率为26.73%;预计2022年单晶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96%左右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在需求端,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约为170GW。
依据装机预测,乐观情形下,2022年我国硅片产能需求或将达到400GW2而在2022年-2025年之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速将出现明显增长,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对应硅片产能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在供给端,2021年末行业内全部光伏单晶产能约为339GW,基本与2022年下游产业链对单晶硅的需求保持平衡随着行业单晶硅产能布局逐渐实现,上述产能将会进一步提高,进而维持2023-2030年全球光伏单晶硅市场的整体供需基本平衡而在国内硅片产量大于消耗量的情况下,国内硅片除用于国内光伏电站装机以外,剩余一部分可用于硅片出口,以及用于组件生产、出口在硅片产品的构成方面,当前光伏硅片主流尺寸有5种,分别为156.75(M2)、158.75(G1)、166mm(M6)、182mm(M10)、210mm(G12)大尺寸硅片因其卓越的降本能力,获得下游进一步认可,供应或仍保持阶段性偏紧状态,从而导致光伏单晶硅行业在短期内面临结构性供给短缺3根据PVinfolink预测,2022-2025年182mm以上尺寸硅片的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70%、84%、95%、90%随着大尺寸市场份额的逐步上升,部分小尺寸硅片产能将逐步沦为落后、无效产能而被市场淘汰,留存的产能将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格局,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中国的光伏发电行业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根据统计,2018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约为21.2GW,较去年增长了4.4GW,同比增长25.8%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将超过30GW,较2018年增长了40.9%随着中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光伏发电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中国政府强调推进新能源发电,政策支持更加稳定,投资环境更加优越政府支持政策包括电价补贴、建设补贴、财政补贴、运行补贴、社会财政补贴等根据市场调研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分析,,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将达到约715GW,增长率达到50%以上到2030年,中国光伏发电安装量将达到约1430GW,增长率达到20%左右由于政府支持、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此外,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也将朝着智能化发展智能控制可以更有效地调节光伏电站的运行,提高发电量和节能减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提高电站经济效益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总的来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增长,随着政府支持、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迅速。
此外,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也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五、 光伏应用趋于多元化随着光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大,其应用模式也更加趋于多元化,在光伏+储能、光伏+农业、光伏+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均有进展光伏-储能方面,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新能源的应用,同时也会使得光伏发电的适用性更加多元光伏-农业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农光互补模式的发展路径光伏-建筑方面,光伏建筑相结合在推动建筑能效提升、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方面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此外,光伏-通信、光伏-生态治理、光伏-交通等众多光伏+领域均有一定的发展1光伏应用的多元化拓展将会进一步拓宽未来光伏市场规模六、 检测能力良莠不齐,标准滞后于产业发展光伏行业的野蛮生产催生了光伏检测运维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带来了不少问题,受政策影响,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给检测行业的业务能力提出挑战,特别是光伏电站现场的测试,受制于检测设备和人员的限制,庞大的装机容量无法做到精细检测,只能粗略抽检,同时检测人员水平和使用的检测设备良莠不齐,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往往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委托给没有检测资质和经验的分包商,造成电站现场测试的质量大打折扣,很多测试数据没有参考性,给电站后续的运行带来隐患。
同时,光伏标准的出台远远滞后于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造成一部分光伏电站无章可循,管理混乱七、 检测手段的多样性随着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及检测任务的增加,一大批针对电站系统各个环节的检测设备纷纷涌现,比如针对IEC62446:2016电站现场测试的产品,为电站的运维检测提供了基础针对EL(电致发光)测试无法白天测试,只能晚上或在帐篷中测试的难题,有些厂商还研制出了24小时EL测试仪,使得集中式电站批量EL测试变成可能近年来,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智能化,无人化产品的飞速发展,为光伏行业的管理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无人机以其立体化,高程作业,兼容性强,非常适用于应用类型多样、环境复杂的光伏行业,无人机巡检成为电站检测的新风尚八、 全球光伏应用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全球各国均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抢占未来新能源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在全球各国共同推动下,光伏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已逐步成为促进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全球已有众多国家提出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全球共识在此目标上,全球各国新能源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据统计,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170GW,创历史新高。
其中,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同比增长13.9%;欧盟新增装机25.9GW,同比增长近34%;美国新增装机约23.6GW,同比增长约22.9%;印度新增装机10.3GW,同比增长约151.2%随着光伏产业技术水平持续快速进步,光伏发电成本步入快速下降通道,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全球晶硅光伏发电项目加权平均发电成本由2010年的约0.381美元/度下降至2020年的约0.057美元/度,下降幅度达85%,为发电成本下降最快的能源之一根据IRENA预计,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平均成本将进一步降至0.040美元,同比下降30%,届时将比燃煤发电成本低20%以上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和成本变动趋势,行业普遍预期未来数年内,光伏发电将大范围达到或接近常规能源发电成本,成为一种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可靠的和可持续的电力来源,届时全球能源供给将步入太阳能时代,从而极大带动中上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