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文言文五题突破之实词推断.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05274699
  • 上传时间:2023-1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1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考点:文言文实词及推断方法马鞍中学 汤云整理一、认识考点1、考点要求 : 《考试说明》: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学习要求:(1)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2)掌握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3)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3、学习目标(1)、运用已知的知识归纳推断文言词义的一般方法和规律(2)、学会运用推断文言词义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来正确理解、解释常见实词的意义4、能力要求:文言词汇积累的厚度 了解上下文理解文意 全面细致地分析文意5、【读解思路】通读全文、略读题目————-串译全文、圈画难点————“三了解”释疑、推断————-代入、检查、确认答案[注]“三了解”:了解课内外、了解上下文、了解古与今二、知识体系重点实词 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同义連文等(略)见资料三、推断方法 / • 1字形分析法 • 2邻词推断法 • 3成语对应法 4结构分析法 • 5语境分析法 • 6语法分析法• 7联想分析法• (课内迁移法) • 8代入检验法 • 9合体拆分法 10字音推断法(通假法)• 11常识逻辑法 • 12汉语比照法(组词带入看是否合理)• 13望文反推法 • 。

      一.字形分析法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会意字: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例如:武 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例如:1、 从“ 刂(刀)、弓、矛、戈、斤(斧)”与 兵器有关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 动物 有关3、从“讠(言)、辶(走)、彳(行)”者与 人的行为 有关 例如:1臣父母春秋高,冀得一归觐(jìn)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2、可以独飨(xiǎng)白粲(càn)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享受”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3、王怒曰:“劓(yì)之 ”劓:割掉鼻子3、家人瞷( jiàn )见者,悉惊愕加点字“瞷” 可根据字形,推断为形声字与“看”有关,眼睛透过门缝看东西 ,意思是“窥见”高考真题(1)2006年浙江省试题(选句《蚊对》方孝孺)天台生(人名)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

      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童仆拿着扇子在前面给他扇凉,舒舒服服地就睡着了 (2)2006年全国卷试题(选句)单于曾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从女,曼声本义:轻侮,侮辱 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二、邻词推断法(同义連文、是偏义复词)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1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 考:敲打2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 过:责备3 成益愕,急逐趁之 《促》 趁:追赶4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屈》 幸:希望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 疲劳”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邻字帮助法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疲惫) 行将为人所并(将要)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 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 (接待)小结: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根据汉语对称结构的词句较多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推断出一些实词的词义。

      高考真题2006辽宁卷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有助之者,不听 听:听任B.告裒求属令 属:了解C.安丘令以为诣己 诣:造访D.犹思慕不能进 慕:依恋答案:.B 属:求,全句译为“告诉王裒请他向县令替自己求情 ”三、成语对应法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如1995年全国卷高考题第13题中“以身徇国,继之以死”中的“徇”的含义,可以联想“以身殉职”中的“殉”的含义来帮助推断下面列举一些课内实词与成语的中某些词的含义一一构成同义的现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 殚、竭:尽赵奢之伦制其兵—— 不伦不类 伦:类夫晋,何厌之有—— 贪得无厌 厌:同“餍”,满足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 例如: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异日,(公权)与周樨xī同对,论事不阿,樨为惴恐,公权益不夺,帝徐曰:“卿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改变)阿谀逢迎 刚正不阿(奉承、迎合奉承)(公权)议论政事时不迎合奉承皇上四、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小结: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高考真题2006湖南卷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C项,从语境看,该句是曾国藩批评“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中“辞多俪语”的不良文风根据与前句“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的结构分析,可知本句与前句中的“缀”当同属动词,此处可译为“间杂” “夹杂”“穿插”等,答案是C 如初中课文《口技》中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用法 五、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语境分析推断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 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2005北京卷)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杼相之 相:辅佐B.扌豕 lì(攭) 崔杼之子 扌豕 :挑拔C.景公与 陈无宇……诛封(庆封地名) 诛:杀掉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卒而相亲 与:结交结合原材料,原文中有“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句,可见“与”是个动词, 解释为“结交”是正确的,答案是C , 解释为 “讨伐(庆封)”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 1991年全国题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故选B) 再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深”有“深厚” 之意,但了解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刻毒”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绐”作何解释?【推断】结合上下文“项王迷失道”“田父”“左”“项王陷大泽中”“汉追及之”,可知“绐”应是“欺骗”义,此处与“丝织品”无关注意:具体语段中,推断六法要互为辅助,互为验证!六、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其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即考察该实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从而推断其意义步骤: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如:永械致之府 械,名词活用动词,“戴上刑械” 如:刺诸县短长 偏义复词,短,形容词活用名词 如: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長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 如: 庭除甚芜,堂屋甚残 除:废弃 巩固练、推断句法,理其结构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了解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高考真题 2005年浙江卷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带有宾语“其言”,应该是个动词结合语境,把“他的话”一条一条的分好,写在壁上可以理解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