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触食物的制品及材料.pdf
14页不锈钢精密冷轧钢带是公司主导产品之一,产品规格型号主要有SUS304 (0Cr18Ni9 )SUS304L(00Cr19Ni10) SUS430(1Cr17) SUS316(0Cr17Ni12Mo2) SUS316L(00Cr17Ni14Mo2) SUS301(1Cr17Ni7)等等,厚度 0.02-0.3mm ,最大宽度可达500mm 国际标准接触食物的制品及材料 ——餐具和餐桌上有凹形器皿(ISO 8442 —1:1997)第一部分: 食品制备用刀具技术要求第二部分: 不锈钢和镀银餐具技术要求第三部分: 镀银餐用和装饰用器皿技术要求第四部分: 镀金餐具技术要求第一部分:食品制备用刀具技术要求110032 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李阳 *译毕志涛校前言ISO8442-1 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联合 ISO 技术委员会TC186 餐具和餐桌上用凹形器皿,按照ISO 和 CEN 之间的技术合作协约起草的(维也纳协议)ISO8442 包括下列部分,在通常总的接触食物的制品和材料-餐具的内容下细分为:第一部分:仪器制备用刀具技术要求第二部分:不锈钢和镀银餐具技术要求第三部分:镀银餐用和装饰用器皿技术要求第四部分:镀金餐具技术要求本标准的下一步提案标题:第五部分:锋利度测试方法第六部分:轻微镀银和涂漆餐具和装饰用器皿第七部分:用贵重金属及其合金制造的餐具,尤指银制餐具的技术要求第八部分:银制餐用和装饰用接触食物的制品及材料-餐具和餐桌上用凹开器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仪器制备用金属刀具和有关器具的材料及性能要求。
刀具分为两个等级 普通级带有能承受洗盘机清洗的耐腐蚀刀片或叉的器具 特殊级带有能承受洗盘机清洗和消毒的耐腐蚀刀片或叉的器具2 引用标准(略)3 定义本标准使用下列定义:3.1 刀具:指用于食物的准备和供给的用具,例如带和不切割刃的刀、刮铲、抹子和分肉叉3.2 正常目测:如需要,用裸眼作常规检验注:通常也指带眼镜后校正视力)4 材料4.1 总则 刀具应用能确保其成品满足本标准全部性能要求的材料制造 注:且刀具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应有任何损害健康或对任何有机组织产生不良影响的成份4.2 金属 4.2.1 刀具的金属组成成份应符合表1 规定(表 1 略)表中规定了成份限制要求见EN10088 第一和第二部分) 4.2.2 手柄铆钉、挡板、转轴、吊环、挂勾、环和刀具手柄的其它暴露在外部分应使用不锈钢、普通碳素钢①、黄铜② 、青铜②、镍 银制造仅手柄铆钉可采用铝合金制造 4.3 非金属 刀具的非金属部分应采用塑料、木—— 塑合成层压板、浸渗木质或其它合成材料,以使成品符合于标准的相应技术要求餐具 的非金属部分一般不采用涂覆、油漆、喷漆、或类似覆层,除非这些覆层也能达到本标准相应的技术要求。
5 结构5.1 总则 餐具应采用第4 章规定的材料制造,其结构应能满足本标准的所有相应技术要求餐具的设计应能进行彻底清洗,以避免食物受到 污染 5.2 通用性要求及应避免的缺陷 5.2.1 所有表面均不应有划痕、裂痕、起皱和任何能使产品变得不适用其所应用目的的缺陷 5.2.2 所有餐具应基本上为直的对称型,除非设计上要求存在不直度或不对称,台弯曲的背边部 5.2.3 所有边部都应无毛刺,并且对冲过的边的起皱应可去除 5.2.4 餐具组件之间不应有超过0.3mm 的间隙 5.2.5 对符合 5.2.1 ~5.2.3 要求,应采用手感或普通视力目测检查,对符合5.2.4 用塞尺测量5.3 刀刃刀具应具备以下两方面: a)能由使用者重磨锋利的切割刃,及齿间距大于1mm 的刃(指 “A ”型刀) b)不能再被重磨锋利的切割刃(指“B ”型刃)除了用于砍东西之外的刀具,其刃部的包角不应大于40° 且在离刃口1mm ,离手柄不少于25mm 处测量时, 厚度不超过0.64mm 对于砍刀类刀具,当在离刀口1mm ,离手柄不少于25mm 处测量时,厚度不应超过0.6mm 对于全长少于100mm 的刀具,应该 从离手柄不少于15mm 处测量。
5.4 弹性叉挡板 当安装好后,弹性刃挡板应有一个刚性的开启和关闭的搭扣动作6 性能6.1 耐腐蚀性能6.1.1 刀片耐腐蚀性在开始着手测试刀片耐腐蚀试验前,相应的刀具应做6.2 条中规定的负载试验和6.3 条中的扭矩和拉力试验但不能预先将刀具任何部分浸入热水内当按照 A.1 中所述的方法试验时,刀子片长度超过100mm 的刀具,除了无支撑的刀具离手柄15mm 范围或有支撑的刀具离手柄 25mm 范围内的部分外,其暴露的不锈钢表面也应符合a)~ c)的要求a)无横向或纵向裂痕及皱衣;b)在暴露表面上,对大于0.4mm 直径的圆形缺陷,每20cm2内不应多于3 点或 3 块c)不应有大于0.75mm 直径的圆形面积的点或块缺陷注:在本标准中用铝合金制造的铆钉的耐腐蚀评定的相应标准还在研究之中,可望在近期内发布6.1.2 对刀具根部和支撑处耐腐蚀要求将刀具浸入装氯化钠浓度为(50±5)× 10-6的水中,并在22±4℃下保持 16h,在刀具根部表面处,在正常目测下应无腐蚀产生对刀刃长度超过100mm 的刀具,若无支撑则在离手柄15mm 部位,或在支撑处和支撑的25mm 内刀刃部位应进行以上相同的试验和规定要求。
6.2 刀具强度刀、分肉叉或铲刀应无裂痕,断裂或当按照A.2 中所述方法试验后产生大于3° 的永久性变形另外,刃和手柄连接应无明显松动对施加到产品上的力应对应于表2 中给定的产品长度而对于薄韧性刃部和分肉叉所施加的力应为25N ,且不考虑其长度表 2 弯曲试验力与刃口部长度之间的关系刃口长度( mm )弯曲试验力( N)≤100 >100 20± 1 30± 1 对薄韧刀片,例如切片刀的刀片,当在其每个边上依次施加力以使其成45° ,直到弯转到其长度的50% 为止产品应保持无损,并不产生超过3° 的永久性变形6.3 手柄连接处非整体刀具的手柄或刀片以外的其余部分,应采用可避免手柄相对于刀片的其它部分转动的方法,应采用可避免手柄相对于刀片的其它部分转动的方法连接,或在产品浸入以下温度的水中30min 后,立即以刃部反方向拉,产品能承受如表3 中规定的拉力和后扭矩表 3 中的每个力施加10s 水温:普通型刀具为75±1℃;特殊型刀具为100℃表3 产品质量( g)拉力( N)扭矩( Nm)质量≤ 40 40220 90± 1 180± 1 270± 1 360± 1 450± 1 2.3 4.5 6.78 9.0 11.00 拉力和扭矩应一同施加,将手柄浸入规定水温的水中30min ,取出后立即做两个不同的试验。
在扭矩试验中应在安装在刃部的夹具与手柄之间留有50±1mm 的距离,以便于刃部的夹具尽可能靠近手柄注:永久性变形有刃部的断裂不意味着刀具试验失败6.4 刀片的硬度带切割刃的刀片, 当按照 ISO/R80:1986试验时,对“A ”型刃口的刀具应有不少于52HRC 的硬度,对“B ”型刃口的刀具不少于48HRC ,硬度读数应在刃口中心处取得6.5 塑料手柄在下列温度中保持30min 后,用一个 1± 0.015mm2截面的不锈钢棒条的边用10±0.2N 的力压向塑料件,穿入深度不应大于 0.01mm 普通型刀具温度要求为75±1℃;特殊型刀具为100 ℃ 试验应按附录A:3 中所述进行6.6 塑料手柄抗环境应力裂纹处于安装后的刀具塑料手柄,应在下列情况下无裂纹a) 均匀地浸入甲苯溶液内,与正丙醇(1:3 体积比),在22± 4℃的温度下保持24hb) 应承受如下的30 次循环将安装后的手柄在70±1℃的水中存放15min ,接下来立即转入到冰箱的冷冻室内保持在-18± 1℃温度下持续3h然后将手柄再立即转回到热水中去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经过最后一次循环试验后样本应校正到至少15℃的室内温度。
短时间内一直保持在冰箱冷冻室内6.7 非金属手柄在热水中的抗变形带非金属手柄的刀具应能承受在浸入以下规定的相应温度的水中1h,没有变形, 尤其是在金属和非金属部分之间不应有超过0.4mm的间隙对变通型刀具的要求为75±1℃;对特殊型为100°-5℃,每个产品的手柄和刃口部的一半长度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完全浸入,并应给刀具加支撑,其支撑的未端与手柄向下方向成一定角度注:普通型刀具的手柄应能在以上给出的温度的水溶液下承受机器洗涤过程,特殊型刀具的手柄应能在以上给出的温度的水溶液中承受消毒过程6.8 锋利度和耐用度注:计划对锋利度和耐用度的要求将作为本标准的另外新的部分起草6.9 抗跌落6.9.1 刀具刀具应能承受从1.2m 的高度连续跌落到混凝土表面5 次,下述任一方向跌落,手柄不应松动或断裂,并且刃口部不应有裂纹或断裂a) 手柄垂直向下;b) 刀背垂直向下;c) 刀片垂直向下;d) 另一面刀片垂直向下6.9.2 叉叉应能承受从1.2m 的高度跌落到混凝土表面5 次,以手柄垂直向下跌落然后从水平方位跌落5 次,任何部位都不应有裂痕或折断,且手柄、护板、挂钩或悬挂装置不应有松动7 标记和标签7.1 餐具的每种产品应带有如下合法并明显标记。
a)厂名和商标或其它可以标明制造商可责任提供者的方式;b)本标准号,以及产品型式的字母标示例如: ENIWO8442-1N 为普通型刀具;ENIWO8442-1S 为特殊型刀具7.2 标签在经销处最好应采用下列信息:a)本标准号例如: ENISO8442-1 b)符合本标准的餐具型式,例如:相应的N 或 S;c)产品的任何非金属部分所采用材料;d)且不论是 “A ”型不是 “B ”型刀刃,一个可代表刀刃可重磨锋利的标记注:这些信息以印刷品、标签或印在包装上的形式提供编者注:本标准是厨房用具类的一系列正式出版的国际标准的其中一部分由于篇幅的限制,只刊登了标准的有关使用范围和主要技术要求部分,仅供参考如要采用还应索取国际标准全文有关厨房用具类国际标准的正式出版物(原文、译文)由代表中国参与制定的组织—— 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提供第二部分:不锈钢和镀银餐具技术要求110032 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李阳 译毕志涛校1 范围本标准的这一部分规定了餐桌上用餐具的材料和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刀具、叉、匙、雕刻套具、勺和儿童用餐具烹制用具)本标准提出了不锈钢餐具和镀银的镍银或镀银的不锈钢餐具。
没有包括完全由贵重金属、铝、非不锈钢产品或镍银制造的产品,也不包括镀金或镀铬餐具对镀银餐具规定了银层的三个最小厚度2 引用标准(略)3 定义为了本标准的应用,对在ISO44811 :1997 中给出的定义和下列定义都适用3.1 经常使用的产品是指在主餐桌上经常用到的餐具,这些已列在ISO4481 :1997 中,如咖啡壶或茶壶、汤匙、点心匙、饭菜匙、台面用匙、点心叉、饭菜叉、吃鱼用叉、台面用叉、点心刀、吃鱼用刀、台面用刀3.2 不经常使用的产品是指在主餐桌上偶尔用到的餐具,这些包括没有在3.1 中列出而列在ISO4481 :1997 中的餐具3.3 放置表面对匙、叉和勺以凹入面向上摆放在一水平板上,与板面接触的部分;例如:其凹点或叉子的凸点,对刀具被测为是有效表面的两个边3.4 不锋利刀具刀具不具有锋利刃口因为该刀是用在切松软食物的,因此这类的刃口不采用马氏体不锈钢,这类包括下列产品:黄油刀、修鱼刀、冰淇淋刀、吃鱼用刀、涂抹用刀3.5 整体刀具指由一块材料制成的刀具3.6 正常目测如需要用裸眼作常规检查4 材料4.1 总则餐具应使用能够使成品满足于本标准规定的所有性能要求的材料制造且所选材料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应释放出任何可能对健康有损害的物质,或对任何有机组织产生不良影响的成分。
4.2 金属4.2.1 餐桌上用餐具和金属部分的成份应符合表1 中给出的条件(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