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太子参颗粒市场前景.docx
16页复方太子参颗粒市场前景一、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发展概况化学药品制剂是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预防、治疗及诊断的化学药物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压力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提高,导致我国居民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从而对各类化学药品制剂形成较大需求根据米内网数据,2013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5,730.9亿元,2021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至8,408.7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4.91%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处于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已进入结构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快速分化的阶段,经营规模较大、产品体系丰富、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在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根据我国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相关法规,我国化学药品通常分为创新药及仿制药仿制药指具有与原研药品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原料药及其制剂;创新药指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床价值的原料药及其制剂仿制药的广泛使用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化学药制药企业中多数以仿制药为主一方面,全球专利药到期的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另一方面,我国陆续发布多项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鼓励优质仿制药研发和使用,提出促进仿制药研发,加强仿制药技术攻关,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在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作用下,仿制药市场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渐缩小我国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鼓励化学药品研发创新,对于临床价值高、治疗效果明显的创新药品,在产品研发、注册申报等方面给予支持近年来,部门不断加强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药审评审批,创新药研发及审评效率得到大幅改善,同时国内医药企业整体资金实力不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二、 医药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医药行业面临的机遇1、医药制造行业系国家支持的重点发展领域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系国家支持的重点发展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我国受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及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影响,医药行业呈良好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医药行业发展的法规及政策文件,提出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和使用,促进仿制药替代,同时国家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人的疾病具有明确或者特殊疗效的药物创新2016年11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化学药物创新和高端制剂开发,加速特色创新中药研发,实现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原始创新2018年3月,《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提出促进仿制药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临床用药及公共卫生安全需求。
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医疗卫生支出增加,为医药行业发展提供保障受益于供给侧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等因素,我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至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311元上升至35,128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8.48%,增长显著在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带动下,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支付能力逐步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至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由31,669亿元上升至72,175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2.49%;人均卫生费用由2,316元上升至5,112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1.98%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增长空间较大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将提升我国居民的药品支付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药品市场的整体增长,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3、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将加速医药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总人口及城镇人口数量分别为136,726万人及74,502万人,城镇化率为54.49%。
2021年我国总人口及城镇人口数量分别为141,260万人及91,425万人,城镇化率为64.72%2013年-2021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由54.49%升高至64.72%,但整体城镇化水平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提升空间较大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国家政策支持、城镇居民健康意识较强、收入水平较高等因素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将加速医药行业发展4、我国人口增长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医保政策改革带动药品需求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末我国人口总数为141,26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2021年5月中共召开会议,提出实施三孩政策三孩政策的出台将提升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利于我国继续保持人口数量增长的趋势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由2013年的13,262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9.70%上升至14.20%。
人口数量的增长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将带动药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陆续出台多项配套措施,通过提高医保财政补助、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实施分级诊疗等措施完善医保政策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1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我国居民参保覆盖率较高,截至2021年底,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6,424万人,参保覆盖率继续稳定在95%以上,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42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967万人,增幅2.8%,有效保障了我国居民用药需求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的总称,主要功能包括医疗内容提供、诊疗、购药等根据亿欧智库数据,2018年度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为47.0亿元,2025年度预计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57.1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27.48%,增长速度较快在国家政策的推动、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居民健康意识普遍提升、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等因素的驱动下,互联网医疗的需求持续上升,迎来发展机遇互联网医疗的蓬勃发展,将显著提高用药可及性,进一步提升医药行业的销售规模二)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1、医药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集中度较低我国医药行业普遍存在企业数量众多、销售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偏低等特点。
一方面,由于我国现代医学起步较晚,整体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较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附加值较低,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药物较少,药品制备及研发创新设施先进程度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我国市场长期以来用药体系陈旧,市场化机制缺失,药物研发供应体系在很长时间内处于缺失或者不完善的状态,导致我国制药工业在全球市场缺乏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但我国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企业,医药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市场集中度较低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彻底解决2、医药行业研发能力不足,创新实力有待提升我国医药行业整体规模较大,增速较高,但长期以来普遍呈现研发费用投入规模较小,技术储备薄弱,研发成果产业化率及转化率较低等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2021年度,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2021年度,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7,956.3亿元,较上年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942.4亿元,较上年增长20.11%,投入强度为3.19%。
近年来,在我国政策支持及医药企业不断重视研发创新等因素作用下,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呈增长趋势,但研发投入整体规模较小,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低,除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外,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研发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3、医药行业竞争加剧,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随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及新版《药品管理法》的逐步实施,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的注册及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升行业政策的密集出台、产品技术的更新迭代、研发及生产成本的增长等因素都加剧了行业竞争程度同时,根据《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904号),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根据《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将常态化执行,实行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的措施,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保障供应体系及降低药品价格未来,产品结构丰富、研发优势突出、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将有望逐渐建立竞争优势,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三、 医药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医药行业系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技术壁垒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
药品生产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设备验证、环境控制及人员专业水平等要求较高药品研发环节通常需投入较高资金用于研发人员薪酬、试验材料、技术开发、临床试验、设备购置及支付委外研发费用等,对企业技术积累和研发创新实力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化学药制剂以仿制药为主,整体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较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中成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处于从传统生产向现代化、自动化生产转型的过渡期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医药行业发展的法规及政策文件,旨在鼓励创新药物研制、推动药品技术进步,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和使用、促进仿制药替代,同时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随着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持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我国医药行业创新实力及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四、 新药研发方向2016年后,中国药企开展的核心临床迅速增长,数量的急剧增加和肿瘤领域的过于集中反映出目前国内药企fastfollow风潮的过热而为了从这些内卷的靶点环境中突围,部分企业只能进一步采取有利于产品生存的策略,以PD1/PDL1靶点药物核心临床为例,国内企业相较美国企业,更倾向选择空白/安慰剂对照、回避阳性药对照的方案设计以获得更易达成的临床终点。
为了破局目前研发的内卷现状,在2021年7月2日,药监局的一纸长文引发行业震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发布为新药研发指明了方向,鼓励企业做能让患者真正获益的价值产品五、 医药物流产业未来展望医药物流智慧化发展趋势信息化、智慧化是医药流通企业能否成功扩张、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更好、更快地响应客户的最基本支持2020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对行业企业调研资料显示,对于使用集成系统的医药物流企业可以有效提升物流运营质量,在医药验收准确率方面提升至99.57%,回单签收率提升至98.80%,在退换货率方面下降至1.67%,出库差错率和客户拒收率方面分别下降至0.37%和0.30%,智慧物流集成系统的应用使得物流运营KPI数据得以改善,有效提升运营质量目前国内大部分医药物流企业没有运用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信息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达不到现代物流运作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未来大数据技术、智能分拣系统、自动化物流设备等智慧物流技术的应用将是医药物流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通过建立现代化的智慧信息管理系统,大大降低差错率、提高劳动效率以实现向自动化、高效化物流的转型。
医药物流管理精益化医药物流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佐证了医药市场空间的巨大,也体现出医药作为朝阳产业的特点,而目前市场上医药物流鱼龙混杂,市场、品牌等都尚未整合完毕医药物流领域主要是由政策主导和指引行业发展,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医药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