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语言有效叙事-[《父与女》叙事与镜头语言艺术魅力解析].docx
10页镜头语言有效叙事 [《父与女》叙事与镜头语言艺术魅力解析] [摘要]迈克尔・杜多克・德维特的动画短片《父与女》,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女亲情故事,这部动画片在内容和形式上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非凡的感染力,多次在奥斯卡、安纳西、广岛等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奖,成为世界动画史上的名作作者用他平和的叙事以及简洁平实的镜头语言唤起了大家对亲情的感悟,与观众在灵魂深处产生了共鸣本文试从叙事和镜头语言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分析其艺术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父与女》;动画;叙事;镜头语言 《父与女》是迈克尔・杜多克・德维特于2000年创作完成的一部动画短片该片在2001年的第73界奥斯卡金像奖评选中,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奖,并在安纳西、萨格勒布、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上折桂这部动画短片在内容和形式上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非凡的感染力,成为世界动画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 一、简洁、平和的叙事 《父与女》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全片去掉片头、片尾字幕,共计7分15秒钟,可以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个段落长度为1分27秒,讲述的是小女孩和父亲在夕阳下来到湖边,父亲与女儿依依不舍的告别,驾船离去,小女孩在湖边看着父亲远去,然后骑自行车离开。
第二个段落,长度为3分48秒,讲述的是小女孩从少女到老年,无论秋冬,风雨无阻地,一次又一次来到湖边期盼父亲归来这个段落又可以分为8个小的段落,依据女孩的年龄增长依次展开剧情,讲述小女孩在随后的生命的各个阶段对父亲的守望在这个过程中,描写了春秋的更替、风雨的变换,女孩在守望中成长、恋爱、结婚生子,在岁月的消逝中,在无尽的等待中慢慢衰老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离去的那个湖的湖水渐渐退却,日渐干涸 第三个段落,长度1分20秒,讲述已经年迈的女孩,步履蹒跚地推着自行车来到湖边,她放弃了扶起老是倒下的自行车的打算,慢慢地向已经完全干涸,满是芦苇的湖心走去在一片没有生长芦苇的地方,她发现了一艘小船的残骸她走近小船,抚摸船舷,认出那正是父亲离开时所驾的那一艘她默默地走进小船,然后轻轻地蜷卧到小船的残骸中,就像儿时依偎在父亲的怀中一样 第四个段落,长度40秒,是剧情的升华部分年迈的女孩,蜷卧在小船中,忽然像感觉到了什么,那是父亲的气息,她站起来,朝有着父亲气息的方向奔去,在这个过程中,年迈的身躯慢慢变得年轻,她恢复到了少女时候的样子父亲出现在她的面前,在短暂的迟疑后,父女深情地拥抱在了一起。
在这部动画短片中,贯穿始终的是简洁原则,叙事结构也是如此本片的叙事结构整体来说采用了线性的叙事方式,故事主线清晰,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没有复杂的矛盾冲突在影片的第二个段落,采用了散文式的叙事结构,把女儿一生中对父亲守望的这些零碎片段,糅合在一起,像是一篇清新的散文一样,在舒缓流淌的背景音乐声中,平和、自然地叙述着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 虽然影片的叙事结构简洁明晰,但是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却是深浸其中,丝毫不觉得简单与枯燥,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驱动似的这是因为作者在编写剧本时精心设置了一个不易觉察的悬念影片中,父亲驾船离开后,父亲的行踪就成为观众心中的一个悬念,虽然这个悬念不像其他影视作品中的那样强烈,但足以成为推动观众继续观看影片的动力随着剧情一段又一段地重复着女儿来到湖畔守望父亲离去的方向,悬念被一步一步地积累,观众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丝毫感觉不到倦怠悬念积累到顶点之后的突变,让观众印证了萦绕心头的预感,积蓄的情绪也在同一时刻释放,产生强烈的情感爆发力 影片中,年迈的女儿找到父亲小船的残骸,蜷卧其中,故事其实到这里可以结束,但是作者却安排了一个童话般的结尾,把剧情进一步推向高潮。
影片的结尾,女儿奔向父亲,不可思议的是她失去的青春重回,又变回少女的她最终和父亲重逢,深切相拥这个结尾把整个影片的压抑、伤感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如果观众还在为刚刚发现父亲已死的真相扼腕叹息的话,那么看到此处,相信观众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积蓄已久的情绪将达到顶点,在这一刻爆发这段超现实的表现使得影片显示出很浓的存在主义色彩,这种安排与作者另一部广受赞誉的动画短片《和尚和飞鱼》结尾的安排十分相似谈及此处,迈克尔・杜多克・德维特说:“我相信人死后不会完全消失,这种信心并不是来源于某个观念或者某个形象,它就是内心的一种安慰①相信被情感的重拳击倒在坐椅上的观众在看完结尾后,他们的伤感也能得到一定的释怀 二、平实的镜头语言 在《父与女》中,迈克尔・杜多克・德维特想用简洁的镜头,表现一个感人的故事,他不希望过多杂因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片贯彻了作者的极简主义原则,用平实的镜头语言静静地诉说着女孩等待的一生纵观全片可以看到,很多镜头都是一个机位侧面的平拍,个别镜头是俯视角度;静止镜头居多,少量横移、推、拉、摇的镜头;景别一般都是远景、全景,个别镜头是特写镜头;大部分为客观镜头,极个别的主观镜头。
虽然片子中的镜头应用十分简洁,但这种简洁并不意味着简单和草率,每一个镜头都经过作者仔细的推敲,准确地传达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例如影片的第一段,描写的是父女依依惜别的情景,这段故事长度为1分27秒,作者用一组19个镜头来表现这一幕在这组镜头中,作者先安排了三个特写镜头描写天空中的白云,然后是一个远景,在一片满是白云的广阔天空的背景下父女二人骑着自行车慢慢走近之后是一个横移的全景镜头,父女二人骑着自行车前行接着是一个横移的特写镜头,父女二人的自行车轮在夕阳逆光下运转着随后是一个俯视的全景,父女二人骑着自行车,穿过夕阳余晖中长长的树影接着的是一个远景,父女二人骑车上了一个堤岸这之后是一个侧面、平视远景镜头,父女在逆光下,在堤岸上骑行紧跟着一个全景,父女二人在大树旁,父亲下了车,镜头推近,女儿也下车,二人拥抱告别,父亲走下堤岸接着一个全景镜头,父亲来到停着小船的湖边,回头看女儿,转身向女儿跑去然后是一个全景镜头,父亲跑回堤岸上,抱起女儿,转了个圈,依依不舍地放下女儿转身离去之后是一个远景镜头,女儿在堤岸上,看着父亲划着小船慢慢远去接着是一个女儿的主观视角,远景构中,父亲的小船在湖面上越来越远。
紧接着一个远景,在大树旁,小女孩在堤上左后跑动,望着父亲远去的小船之后是一个大树的特写,一只水鸟从树前飞过接着一个远景,平静的湖面,父亲的小船已经没有了踪迹跟着一个全景,女儿骑上自行车,独自一人,向来时的方向骑去最后是一个远景,俯拍,在强烈的夕阳余晖中女儿远去的背影 这一组镜头没有华丽的调度,没有标新立异的拍摄角度,追求的是“平”与“稳”,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视听语言造诣远景和全景的应用,展现了一望无垠的天空和广袤的土地,把如诗般的欧洲风景画面呈现给观众,让人感觉既空旷又寂静,在这个无限延伸的空间中,观众的视线不会被约束,情感也随之放飞例如父亲在堤岸上抱起女儿告别的镜头,作者使用的是一个静止、侧面平视的全景镜头来表现,虽然没有中景和近景镜头的切换,我们看不到父女的表情刻画,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观众对细腻感情的品读通过对角色肢体语言的细腻表现,观众依然清晰地理解了影片的剧情,深深地感受到了父女二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而且,正是因为使用的是全景镜头,宁静的天空、孤独的树影等元素与父女二人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很好地衬托了父女离别时的情感,渲染了气氛,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父女二人自行车车轮的特写镜头既活跃了画面,又强调了主题特写镜头的作用主要是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面部的丰富表情,突出地强调物体的某一局部,在银幕上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获得突出、强调、提示的审美效果②自行车在本片中有着很深的寓意,它象征着生命和时光,故事的全篇都用自行车来穿针引线女儿成长过程中骑着自行车一次次地来到岸边等待父亲,在车轮的转动中恋爱、结婚、生子直至老迈,她的一生在自行车的转动中悄然逝去女儿每次在路上遇到的人都同样地骑着一辆自行车有意思的是,女儿小时候,在路上碰到的骑车路人是老年妇女,随着女儿年龄增长,路上遇到的骑车人的年龄却随之递减,当女儿老迈,推着自行车走时,路上遇到的却是一个活泼的骑车女童,仿佛是女儿童年的影子,我想,作者这样安排是想用自行车来表现生命与命运的轮回吧自行车车轮的特写镜头,后面的影片中还有几个,这些镜头在整个影片中着墨不多,往往一闪而过,但却是画龙点睛之笔 迈克尔・杜多克・德维特在《父与女》中还很注意静止镜头与运动镜头的穿插使用例如故事的第三段,年迈的女儿推着自行车来到岸边的这一幕,第一个镜头便是一个摇镜头,镜头中一群飞鸟飞过,摄影机随着鸟群向右摇,年迈的女儿推着自行车出现在画面之中。
之后是一个静止的全景,女儿推着自行车走接着又是一个运动的横移特写镜头,给缓慢前行的车轮一个特写然后是一个静止的侧视全景镜头,女儿蹒跚地推着自行车在逆光下前行,一个像她童年时的女童骑着自行车欢快地跑过这些运动的镜头和静止的镜头的合理穿插,使得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让不断重复的剧情不再单调 轴线是电影场面调度中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所构成的一条无形的直线,在镜头的调度中,轴线制约着摄影机位置的变动范围和相邻镜头的拍摄角度跨越轴线的机位的处理要特别注意,如果随意地越过轴线设置机位,会造成画面中人物运动方向、空间的混乱和观众视觉上的不连贯在《父与女》中,摄影机始终保持在轴线的一侧,没有设置越过轴线的镜头,这样观众看到的空间和方向始终是统一的,始终是女儿向屏幕的右方运动,就是去湖边,向左边运动就是回家,她运动的方向和空间营造十分清晰明确,观众丝毫没有混乱之感 总体来说,在镜头的使用上,作者就像是一个惜墨如金、逐字斟酌的诗人,他深刻地理解“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道理,在不到八分钟的时间里,他仅用99个镜头就为我们创作了《父与女》这个永载世界动画史的篇章 三、结语 迈克尔・杜多克・德维特用他平和的叙事以及简洁平实的镜头语言唤起了大家对亲情的感悟,与观众在灵魂深处产生了共鸣。
他曾讲道:“诗意的电影真的很美,导演在影片中展现了他的灵魂,没有丝毫商业影片的意味③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怎样去做动画,相信《父与女》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注释: ①奥利维耶・科特:《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幕后手记》,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②何新:《中外文化知识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③薛燕平:《英国动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页 [参考文献] [1]曾莹.二维动画短片《父与女》的艺术魅力解析[J].大众文艺,2009(23). [2]戴金玲.有关短片《父与女》的情感体会[J].美与时代,2009(09). [3]隋春艳.动画短片《父与女》视听语言分析[J].电影文学,2010(20). [4][法]奥利维耶・科特.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幕后手记[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 [5]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89. [6]薛燕平.英国动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三聪(1978―),男,河南郑州人,艺术硕士,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动画与数码艺术;�蒋汐(1981―),女,湖南武冈人,文学硕士,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
第 10 页 共 10 页。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