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试卷3答案.doc
8页中国药科大学 工业药剂学 试卷3答案 一.名词解释1. 1.剂型与制剂剂型:药物不能直接供患者用于疾病的防治,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即药物剂型或称剂型制剂:根据药典和部颁原则,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原则的药剂称为制剂2. 2.GLP 与 GCPGLP:药物安全实验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简称GLP),是在新药研制的实验中,进行动物药理实验(涉及体内和体外实验)的准则,如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生殖实验、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其他毒性实验等均有十分具体的规定,是保证药物研制过程安全精确有效的法规GCP:药物临床实验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简称GCP),是临床实验全过程的原则规定,涉及方案设计、组织、实行、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3. 3.Isoosmotic Solution 与 Isotonic solutionIsoosmotic Solution:等渗溶液是指渗入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是物理化学的概念Isotonic solution:等张溶液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也就是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构造保持正常的溶液,是生物学的概念4. 4.F0与F值Fo值表达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时,一定灭菌温度(T)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似时所相称的时间(min)。
即将被灭菌物品各不同受热温度均所达到与湿热灭菌121℃产生的灭菌效力相似时所相称的灭菌时间F值为在一定温度(T),给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与参比温度(To)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似时所相称的时间5. 5.微球与微囊微球(microsphere):药物以溶解或分散的状态存在于高分子材料中,以合适的技术制备而成的骨架型微小球体,称为微球微囊(microcapsules):运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包裹固体或液体药物而形成的药库型微笑囊体,称为微囊 二.选择题1.可作为粉针剂溶剂的有 C A 纯化水 B 注射用水 C 灭菌注射用水 D 制药用水2.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 B A EC B PVPP C 微粉硅胶 D MC E 甘露醇3.可作除菌滤过的滤器有 A E A 0.22μm微孔滤膜 B 0.45μm微孔滤膜 C 4号垂熔玻璃滤器 D 5号垂熔玻璃滤器 E 6号垂熔玻璃滤器4.O/W型软膏基质中常用的保湿剂有 A C D E A 甘油 B 明胶 C 丙二醇 D 甘露醇 E 山梨醇5.空心胶囊的型号有 D 种,最小型号是 A 号。
A 5 B 6 C 7 D 8 E 9 F 06.单凝聚法制备以明胶为囊材的微囊时,固化微囊可以加入 C D A 乙醇 B 氢氧化钠 C 甲醛 D 戊二醛 E 丙二醇7.具有较多水份的油脂性软膏基质的是 C A 固体石蜡 B 液体石蜡 C 凡士林+羊毛脂 D 凡士林 E.硅酮8.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措施的一般规律 B A 组分比例差别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B 组分堆密度差别大时,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小者 C 含低共熔组分时,应避免共熔 D 剂量小的毒剧药,应制成倍散 E 含液体组分,可用处方中其她组分或吸取剂吸取9.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取的体外指标重要是 A A 溶出度 B 崩解时限 C 片重差别 D 含量 E 脆碎度10.药筛筛孔目数习惯上是指 C A 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目 B 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筛孔数目 C 每英寸长度上筛孔数目 D 每平方英寸面积上筛孔数目 E 每市寸长度上筛孔数目11.有关表面活性剂的论述中哪一条是对的的 C E A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增长的物质 B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不变化的物质 C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物质 D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上升的物质 E 表面活性剂都具有亲水和亲油基团12.下列高分子材料中,不是肠溶衣的是 E A.虫胶 B.HPMCP C. Eudragit S D. CAP E. CMCNa13.在片剂的薄膜包衣液中加入液体石蜡的作用为 A A.增塑剂 B.致孔剂 C. 助悬剂 D. 乳化剂 E. 成膜剂14.泡腾颗粒剂遇水产生大量气泡,这是由于颗粒剂中酸与碱发生反映后所放出的何种气体所致 B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氢气 E. 氮气15.易发生水解的药物为 D A. 酚类药物 B. 烯醇类药物 C.多糖类药物 D.酰胺与酯类药物 E.蒽胺类药物16.已知某药物水溶液在常温下的降解速度常数为8.36×10-6/h,则其有效期为___C____年。
A 4 B 2 C 1.44 D 1 E 0.72 17.噻孢霉素钠的氯化钠等滲当量为0.24,欲配制3%的注射剂500ml,需加氯化钠___C_克A 3.30 B 1.42 C 0.9 D 3.78 E 0.3618.药物制成如下剂型后那种显效最快____D____A 口服片剂 B 硬胶囊剂 C 软胶囊剂 D 颗粒剂19.液体粘度随切应力增长不变的流动称为___D__A 塑性流动 B 胀性流动 C 触变流动 D 牛顿流动 E 假塑性流动20.下列有关尼泊金酯类的说法对的的是___B C___A 在碱性溶液中比在酸性溶液中抑菌能力更强 B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抑菌能力更强 C 尼泊金甲酯比丁酯抑菌能力更强 D 尼泊金甲酯比丁酯抑菌能力弱 E 本类防腐剂遇铁不变色 三.填空1. 1. 为避免某药物氧化,可采用的措施有包衣(避光 )、 加入抗氧剂 、通惰性气体 、络合金属离子等2. 2. PEG在药剂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作为注射剂溶媒、 包衣材料、固体分散体基质 、保湿剂、 软膏基质等。
3. 3. 常用的软膏剂基质有水溶性基质__、油溶性基质_、和 _乳膏型基质__4. 4.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其重要成分是脂多糖,清除的措施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离子互换法等5. 5. 经皮吸取制剂大体可分为 _膜控释型___、粘胶分散型、_骨架扩散型_、和微贮库型等6. 6. 从措施学上分类,靶向制剂大体上可分为_物理化学靶向_、__被动靶向_、积极靶向__7. 7. 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原理涉及_药物高度分散_、载体材料提高药物润湿性、载体材料对药物的抑晶作用和载体材料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等8. 8. 为增长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可加入稳定剂,稳定剂涉及絮凝剂、反絮凝剂 、助悬剂 和润湿剂等9. 9. 目前中国药典溶出度检查的措施有 小杯法 、 转篮法 和 桨法 10. 10.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有 乳化 、 起泡和消泡 、消毒和杀菌、 增溶 、 去污 等 四.处方分析并简述制备过程Rx1 片芯处方: 1000片用量处方分析阿司匹林 25g主药淀粉 32g填充剂L-HPC 4g崩解剂10%淀粉浆 q.s粘合剂滑石粉 q.s润滑剂 包衣液处方:丙烯酸树脂Ⅱ号10g包衣材料蓖麻油2g增塑剂滑石粉q.s色素附着剂柠檬黄q.s色素95%乙醇 加至200ml溶媒 制备过程:素片制备:将阿司匹林过80目筛,与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制粒,置70干燥后于12目筛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匀后,压片,得素片;片剂包衣:按处方量配制好包衣液后,设立仪器参数,将包衣液参数喷入放置了素片的包衣锅中,待一定期间后将包好异的片剂取出即得。
Rx2 水杨酸乳膏 处方分析水杨酸1.0g主药硬脂酸4.8g油相, 硬脂酸甘油酯1.4g油相,辅助乳化剂液状石蜡2.4g油相,调节稠度白凡士林0.4g油相,调节稠度羊毛脂2.0g油相,调节吸水性和渗入性三乙醇胺0.16g与硬酯酸生成新生皂O/WSLS1g乳化剂甘油1.2g保湿剂蒸馏水加至40g水相水制备过程:将水杨酸研细后再通过16目筛,备用取硬脂酸甘油脂,硬脂酸,白凡士林及液状石蜡加热熔化为油相另将甘油、三乙醇胺及蒸馏水加热至90℃,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为水相然后将水相缓缓倒入油相中,边加边搅,直至冷凝,即得乳剂型基质,将过筛的水杨酸加入上述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得 五.问答题1. 1.什么是缓释、控释制剂,试述其重要特点、释药原理及常用剂型2. 2.大部分片剂制备采用制粒压片工艺,请问制粒措施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制粒过程又有何意义?3. 3.热原的构成、性质及除去措施?阐明注射剂的质量规定及其检查措施? 第一题:(1)定义:缓释制剂:sustained –release preparations,指口服药物在规定的溶剂中,按规定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一般制剂比较至少减小一次或用药间隔有所延长的制剂。
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 extended- release preparations,指口服药物在规定的溶剂中,按规定缓慢的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一般制剂比较至少减小一次或用药间隔有所延长的制剂 (2)特点:² ² 对半衰期短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使用以便,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特别适于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² ² 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易于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有助于治疗指数狭窄的药物² ² 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使得药物以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3)释药原理:² ² 溶出原理:将药物制成溶解度小的盐和酯、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控制粒子大小、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或亲水性胶体骨架中档措施来控制药物的溶出速度;² ² 扩散原理:运用增长粘度、包衣、制成微囊、植入剂、不溶性骨架片以及乳剂等工艺手段,控制药物从制剂释放速度;² ² 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采用溶蚀型、膨胀型、聚合物等骨架材料制备的缓控释制剂;² ² 渗入压原理:运用渗入压的差别,使得药物饱和溶液由细孔溶出,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 ² ² 离子互换作用:将药物可结合于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构成的树脂上。
当带有合适电荷的离子与离子互换基团发生接触时,通过互换将药物有利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