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空转辙机11页.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79512927
  • 上传时间:2021-04-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电空转辙机电空转辙机由电气控制,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它具有转换速度快、牵引力大、锁闭可靠的特点我工区现有ZK3A和ZK4两种类型电空转辙机ZK3-A170型电空转辙机一、工作原理:以ZK3-A型电空转辙机为例,工作时,它经过调压滤气油雾、解锁、动力转换、表示接点转换、锁闭五大过程二、ZK3-A型电空转辙机结构:主要包括二联件、动力转换、锁闭阀、接点组和箱体等部分三、主要技术参数:(1)工作环境 a.环境温度-40~+55摄氏度 b.相对湿度不大于90%(温度为+25摄氏度时) c.海拔高度2500米以下 (2)性能参数 ZK3-A型电空转辙机a.额定气压0.55MPa,工作风压0.45~0.6MPa b.额定负载ZK3-A-170型1960N(1702mm),ZK4-170型2450N(1702mm) c.转换时间≤0.6s d.电磁阀额定电压:ZK3-A-170型20V(DC),ZK4-170型24V(DC) e.锁闭风压≥0.25MPa,锁闭风压≤0.40MPa f.常温条件下ZK3-A型换向电磁阀电阻为855欧姆、ZK4型换向电磁阀电阻为684欧姆、ZK4型电磁锁闭阀线圈电阻为1028欧姆 g.换向电磁阀动铁心行程为1.80.3mmZK4-170型电空转辙机一、ZK4电空转辙机组成部件由换向阀、、单向阀、气缸、表示装置、组合气源处理元件、压力开关、气室、电磁锁闭阀等组成二、ZK4电空转辙机电路 电空道岔检修作业程序方框图五、转辙机扳动试验检查日常养护 待修问题记录,消记工作前准备1工具、材料、仪表2登记联系四、转辙机内部检查三、安装装置检查二、转辙机外部检查一、箱盒外部检查二、箱盒内部检查一、转辙机内部检修三、扳动试验、Ⅰ级测试集中检修电空道岔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项目修程工作步骤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工时定额周期注意事项驼峰电空道岔日常养护一、箱盒外部检查1. 箱盒无破损,蛇管、加锁装置良好。

      2. 基础倾斜度不超过10mm,箱盒底距地面不少于100-150mm,排水良好3. 各部螺栓油润、紧固、满帽4. 硬面整洁无杂物15分钟/台1次/日在驼峰停轮点内进行二、转辙机外部检查1. 各部无意外缺损,加锁装置良好2. 设备名称及定位标志清晰正确3. 各部螺栓、弹簧垫圈齐全、油润、紧固、满帽4. 转辙机风管良好、紧固良好、不漏风5. 道岔密贴良好6. 道岔安装方正:a道岔杆件应与双开对称道岔股道中分线相垂直,两端与中分线的垂直偏差不大于20mm;b机壳纵侧面的两端与中分线垂直距离的偏差,不大于10mm;c道岔拉杆水平方向的两端高低偏差不大于5mm三、安装装置检查1. 各部螺丝紧固、满帽,弹簧垫圈齐全作用良好2. 安装装置的紧固件、开口销、连接销、表示杆和密贴调整杆螺母,齐全、不松动,防松措施良好,开口销角度不小于60度 ,两臂劈开角度应基本一致角钢锈蚀不超过其厚度的1/10,L型铁无裂纹、腐蚀3. 密贴调整杆螺纹部分的内、外调整余量应不少于10mm密贴调整杆锈蚀不超过其杆直径的1/10,无裂损和其他异状,不得有妨害杆件动作的障碍4. 密贴调整杆及安装装置的各连接销、摩擦面应油润销子和销子孔磨耗旷动不大于1mm。

      5. 密贴调整杆的空动距离应在5mm以上6. 穿越轨底的各种杆件,距轨底的距离应大于10mm,距离石碴不少于20mm7. 安装装置绝缘完整四、转辙机内部检查1. 机内各部无异状螺栓、弹簧垫圈齐全紧固、满帽2. 各部件安装牢固、无机械损伤,油润良好3. 转辙机动、静态不漏风、不漏油4. 加温设备作用良好五、转辙机扳动试验检查1.设备无外界干扰和异状,尖轨和基本轨间无异物2.道岔密贴状态良好,尖轨、基本轨飞边不得影响道岔密贴道岔尖轨无反弹、无弓背、无吊板,滑床板清洁油润3.观察转辙机动作良好、无异状,机内各部件动作灵活,协调,无机械卡阻4.气动二联件作用良好,油杯油量不少于1/3,动作一次,注油量不少于1滴,空气滤清器排污良好集中检修一、转辙机内部检修1. 内部螺丝紧固,配线良好、整洁、无破皮及混线可能,焊点焊接良好2. 风压表不超期,指示正确3. 遮断器安装牢固,断、接动作良好,不能自复4. 开口销角度不小于60度,两臂劈开角度应基本一致5. 调压阀调整灵活,调压平稳可靠,调压范围为50kPa-1000kPa,调整压力不应随输入风压的变化而变化,调压阀调整试验完毕应将螺母锁紧6. 滑阀、换向电磁阀:a气密性良好,动作无磨卡无异常声响,无漏泄现象。

      b换向电磁阀衔铁无偏吸磨卡现象c ZK3、ZK3A型换向阀动铁芯行程为1.80.3mm7. 解锁、锁闭:a小锁闭阀、锁闭阀(ZK4为电磁锁闭阀)的解锁和锁闭应可靠、灵活,无卡阻和撞击现象阀体紧固,压板密封良好,各接头无漏泄,锁闭销与动作杆动作协调,无机械卡阻b梭阀密封圈良好,堵头螺丝紧固,不漏风,作用良好8. 表示系统:a自动开及绝缘座安装牢固,完整无裂损,动接点拐轴旷动量不大于0.5mmb动接点转接顺利、接触面及压力均匀打入静接点两边须均匀受力劈开角度一致c动接点和静接点沿插入方向中心偏差不大于0.5mm;接点片磨耗不超过其厚度1/3d动接点与静接点座不得相碰,动接点在静接点片中的接触深度不小于4mm9. 表示杆和动作杆动作一致,无异状、无裂纹、无异常声响,偏心轴左右调整灵活活塞动作灵活无磨卡,无漏泄现象道岔转换时无异常现象10. 图纸、资料保存完好,与实物相符,无涂改40分钟/台1次/月1.集中检修包括日常养护内容2.在驼峰停轮点内进行二、箱盒内部检修1. 箱盒内部清洁,防尘、防潮设施良好,铭牌齐全、正确,字迹清楚2. 箱盒内部螺丝紧固,配线良好、整洁、无破皮及混线可能,插接件接触牢靠,焊点良好。

      3. 图纸、资料保存完好,与实物相符,无涂改三、扳动试验、Ⅰ级测试1.观察转辙机动作良好、无异状,机内各部件动作灵活,协调,无机械卡阻2.在第一连接杆处尖轨和基本轨间插入宽20mm、厚7mm的铁板表示不应接通,有关信号不能开放3. 气动二联件作用良好,油杯油量不少于1/3,动作一次,注油量不少于1滴,空气滤清器排污良好4.进行Ⅰ级测试:a ZK3、ZK3A换向电磁阀线圈电阻855欧姆;ZK4换向电磁阀线圈电阻684欧姆,电磁锁闭阀线圈电阻为1028欧姆.b ZK3、ZK3A锁闭风压≥250kPa,解锁风压≤400kPac动作时间≤0.6sd 电磁阀额定电压:ZK3、ZK3A:20V, ZK4:24V5.道岔位置核对、销记,设备加锁1.五、电空转辙机故障处理ZK3A型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处理方法漏泄气体1. 密封件损坏;2. 接头松动;3. 各连接螺丝松动;4. 部件损坏1. 更换密封件;2. 紧固接头;3. 紧固各连接螺丝;4. 更换新件连续扳动时,动作时间慢1. 调压滤气器气路堵塞;2. 外风源供气不足1. 更换调压滤气器,分解检查、清洗过滤器;2. 检查外风源管路,查明故障点并处理转辙机动作慢1. 风压过低;2. 气缸内缺油;3. 机内气温过低,油雾器作用不良。

      1. 调整风压达到0.5MPa以上;2. 加大油雾器给油量,冬季必要时可直接向气缸内定期注油;3. 增加电热装置,机外加防寒被大锁闭阀头折断1. 大锁闭阀与动作杆动作不协调;2. 挤岔造成折断1. 检查大锁闭阀气路必要时更换大锁闭阀;2. 更换整机转辙机不动作1. 控制电路故障;2. 小锁闭阀阀芯转动,卡住阀芯;3. 风压过低造成小锁闭阀不动作;4. 梭阀阀芯上的O型圈破损,造成小锁闭阀不解锁;5. 电磁阀卡阻1. 检查控制电路并处理故障;2. 更换滑阀组,入所检修;3. 调整风压,达到0.5MPa;4. 更换梭阀;5. 更换电磁阀活塞杆伸出和拉入时间相差太大1. 滑阀中E型密封圈损坏;2. 气缸中节流孔堵塞;3. 滑阀阀芯受到卡阻;4. 道岔负荷异常1. 更换E型密封圈;2. 疏通孔道;3. 查明、消除卡阻;4. 整理道岔 序号故 障原 因措 施1通电整机无动作机械故障1. 电磁锁闭阀卡阻2. 换向阀E型圈装配顺序错误3. 先导阀动铁芯密封垫突出堵塞动程或密封不严漏风4. 活塞杆或表示杆装配中与底壳卡阻1.更换锁闭杆,2.按要求解体后按顺序和要求重新装配3.更换动铁芯。

      4.更换圆孔套或方孔套电气故障1.电磁先导阀接线虚接或断开2.安全开关虚接或断开3.表示接点接触不良1.将电磁先导阀接线紧固、可靠2.调整安全接点中静接点片,使之与小动接点可靠接触3. 调整静接点中接点片,使之与动接点可靠接触2电磁锁闭阀锁闭杆偶尔伸出1. PS31压力开关设定值超出要求2. 气源处理元件过滤网堵塞3. 使用风压值过低4. 接线虚接1.更换PS31压力开关2.清理、清洗过滤网3.按照整机要求将风压调整到0.55MPa~0.6MPa4.接线紧固3整机排气孔漏风1.换向阀中两个大E型圈损坏2.换向阀端盖上QY型圈损坏3.气缸中QY型密封圈损坏1.更换大E型圈2.更换换向阀端盖上QY型圈3.更换气缸中QY型密封圈4无表示1. 接点接线是否虚接或断开2. 动静接点有杂质3. 活塞杆孔磨耗过大1.将接点接线紧固2.清除接点杂质3.更换活塞组成5气源处理元件漏风1.排污阀漏风1.清除针阀锥面有杂质,或更换针阀1.过滤杯、储油杯漏风1.密封圈损坏或更换过滤杯、储油杯6气源处理元件不滴油1.润滑油粘度过高2.吸油管或油管连接体堵塞3. 过滤杯、储油杯漏风1.按要求更换润滑油2.清理吸油管或油管连接体。

      3.更换过滤杯、储油杯的O型圈ZK4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