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友善学习心得体会.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黯然淡****微信
  • 文档编号:286324550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4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友善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四个价值准那么,是友善 友善这个词,应该拆分成两局部来看友是友好,表现友好,这是行为要求、是外表现象;而善是善良,心怀善意,这是心理要求、是内心态度如果只强调表层的友好而不顾内心真情实感,就容易沦为伪善;而如果只强调内部的善心而不谈如何外化于行,就容易产生隔膜误解所以,出于善意的友好这才是友善这个词对于人际关系的完整诠释 〔一〕与人为友,心从善念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际交往中,都会面对这样两类人其中一类,是我们认同的、喜欢的、看重的人群他们,要么从客观本身就是正面的典范、优秀的代表,要么从主观意识上与我们秉性相投、志同道合、性情契合,要么,是拥有的职权、地位、名望、资历等因素对我们产生着重要影响而使人不能不重视总之,这样一类人群,每个人都会比拟本能地以友好态度相对,我们姑且称这一类群体,是我们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关系人群 对于积极关系人群,友好以对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此时我们需要自省的是:面对这些重要人士,我们表现出的友好,是否真正出于善意的本心容易做到的是外表友好,不容易的,是内心能否与外在行为保持一致的善意:我们是否会因为迁就而表里不一。

      是否会因为奉承而言过其实是否会出于顺从而言不由衷是否会出于权威而阳奉阴违此时,追溯这份友好表现的内心出发点就格外重要 对于本心不同而外表为友的人,在?论语?里有着明确的论述,孔子提出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对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益友的特点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博文广志的朋友;而对人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损友的特点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也就是一味谄媚逢迎的朋友、外表奉承而背后毁谤的朋友、总是花言巧语而所言不实的朋友 同样是外表为友,但内心是否诚恳善意,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看得清清楚楚,然而当我们身处在友朋之中、当我们为他人之友的时候,却常常浑浑噩噩、混沌不清友好的态度、入眼的欢颜、顺耳的笑语,往往模糊了诚意与浮夸的界限、掩盖了真情实意与别有用心的本质甚至,一种嘘寒问暖之姿可能已经顺延成了社交上虚与委蛇的习惯,似乎表象上的和乐融融,就是我们追求的友善关系但是,我们是否真敢于叩问,当洗尽浮华过后,还有几个朋友依然住在自己心里自己又能留在几人心里 所以孔子的弟子曾参,领悟了老师的教导之后,就每天自省屡次、追问自己的内心,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每天屡次反省自身,问自己:我为别人做事是否有不忠诚于人的时候我与朋友相交是否有不诚信于心的时候我学习的知识是否有践行不够的地方在传统文化里,并不追求高朋满座、门庭假设市的浮华朋友,易聚易散;中国文化追求的,是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诚心待人,善意如初 所以当我们作为主导者呼朋唤友、乐在其中的时候,当我们作为附属者三五成群、众星捧月的时候,我们能否坦然答复,自己和他人的友好相交,都是善意相对、不掺邪念的 诸葛亮在?论交?里说道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出于势利的交往,不能久长,不可稳固而君子相交的珍贵,就像是一棵常青树,在温暖的顺境里不必去刻意锦上添花、增枝加叶,在寒冷的逆境中也不会改投别处、落井下石,能够经处任何时节的考验,而且在患难之时更显巩固 所以,在友善一词里,善的重要性,就如同是常青树的根基,促发着地表上生长出友好的绿叶与鲜花,然而花叶都只是美好的表象,善意才是这棵树之所以长存的根底花开花落的表象可顺其自然,坚如磐石的善心却不可更改 ?孟子?里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君子最高的德行。

      善中友外,方为友善 〔二〕与人为善,给人时机 对于积极关系人群,我们在表现出友好的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发心是否真诚善良而对于那些我们不认同的人、不喜欢的人、不在意的人,比方与自己意见相左、志向不同的人,或是学问水平、职位成就、生活质量甚至道德品性都低于自己的人,我们常常会怠慢、会轻视、会疏忽,更有甚者,会恶言相向、势同水火每个人生命里都存在着这样的人群,而且我们每天绝大局部遇见的都是这个群体,比方陌生人、比方点头之交、比方身份卑微的人、比方本身素质不高的人,与这类人群的相交,其实是构成了我们无所不在的交往空间我们姑且称呼这类人际群体,为人生中的非积极关系人群,他们不是我们抱有强烈主动性要去交往、去了解、去友好相待的 然而任何一种人群、任何一种交往,都是我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局部,如果让这一局部以消极之心、以怠慢之态、以无礼之姿去对待,那么这种消极、怠慢、无礼就首先构成了我们自己人生整体的一局部,就已经消解着生活对于我们自己的友好所以,面对非积极关系人群是否能秉持理智的友好,才真正表达出一个人的修为 而怎样达成这份修为,我们可以翻开?论语?找答案论语?对于为人处世最切实的指导意义之一,就在于它提出了忠恕的概念。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段遗响千年的对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向曾参传道,告诉他:我所有的学说,都是由一个根本思想贯穿的曾参领受,而其他学生却不明所以,纷纷向他求教,曾参对大家感慨:老师的学说,就是忠恕二字啊 曾参是孔子座下天分极高的弟子,他和孔子的对话,犹如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了悟于灵犀、受教于无言而曾子后来,也确实如迦叶发扬了佛教一般,成为了将孔子儒学思想既有继承、更有开展的一代宗圣他与孔夫子在一问一答间提炼总结出的这个忠恕至理,也提供应了孔门弟子、给世间君子一条得以依此行事的金科玉律 忠就是尽己之心、以待己之心去待人,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立得住、也要使别人能立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行得通,也就是,尽我之心,忠人之事;而恕是如人之心、换位思考,不仅尽自己之所愿,还能想他人之所想,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将心比心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贡又问过老师:是否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座右铭的孔子肯定地答复说:其恕乎恕,这个字就是最为重要的、可以奉行终身的指导思想 以忠恕的标准衡量,当我们面对不如自己的人,能否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谅和理解、去宽恕和包容,能够依然不吝啬地给予友好呢。

      比方,当我们出入门庭、路过保安的时候,能否道一句不冷漠的问候当我们接收快递、收受邮件的时候,能否说一句不漠然的感谢当我们购置效劳、享受照顾的时候,能否留一个不冰冷的笑脸当我们车厢电梯、路人同处的时候,能否在眼神相接时给出一个不失礼的点头示意hellip;hellip; 而面对那些在以前曾有过失或者与自己曾有摩擦的人,我们就可以从此理直气壮地攻击他们、敌视他们、伤害他们了吗孔子的一字之教,告诉我们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增广贤文?告诉我们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左传?又告诉我们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否促发他人向善转化、能否促进关系转为善交、能否促使自己善心不堕,就从我们以理智之心、以善良之愿秉持的友好态度开始 所以,友善,不仅在于与人为友、心从善念,还在于与人为善、给人时机 〔三〕与己为友,首存善心 友善,不仅是对他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态度,同时也是对自己、对内部心灵的一种精神一个不能首先与自己为友、不能本身发心善良的人,是无法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友善关系的 所以?中庸?中才会说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这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自我警醒。

      一个人独处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是他发散开来、面对世界的源点 一个能够充实自我、享受孤独、反省内心、明察优劣的人,才是一个具有人格独立性的人,他不会因惧怕孤独而不加分辨、交下酒肉朋友,不会因缺少主见而人云亦云、盲目随波逐流,不会因无所事事而急躁草率、寻衅滋事为乐;不会因信念不定而被人左右、偏激从众行事因此,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宁静,就是能君子慎独、能与自己安然为友;明志致远,就是能推己及人、能与社会友好长处 所以,首先培养一颗常存善念的心,能与自己做朋友、能对话自己的得失,而后才能在社会中无论遭遇观念如何冲击、无论面对事态如何变幻,都不忘初心、不失本性,友善待人、友善处世 ?管子?说善人者,人亦善之?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假设我们感觉这个社会还不够友善,那么正说明,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对这个社会还不够友善当我们用自我的一份友善去点亮自己和周围的时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开始 第7页 共7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