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文化墙建设的发展与对策.doc
3页浅析乡村文化墙建设的发展与对策 作者:张帅 史小建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 版》2021 年第 06 期 摘 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墙的建设逐渐被人们重视乡村文化墙能够展 现乡村文化特色,宣传国家政策,提升民智民志,提供文化服务和美化乡村环境乡村文化墙 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对研究乡村发展有着重要的参 考意义本文就我国华北地区乡村文化墙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文化墙存在着质量参 差不齐、内容千篇一律、墙体缺乏维护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墙;发展;对策 文化墙从类型上来说是景墙的一种,属于文化景观文化墙是按照相应的文化观念和对美 好事物追求的想法精心构思设计的艺术化景观 文化墙所表达的信息一般通过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传播,多以城乡主要道路两侧闲置的 围墙或者建筑外墙作为载体,展示宣传当地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每一幢建筑都 是由一面面墙构成的,墙面美了,人们的心情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城市、乡村从物质到精神 的层面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国许多文化墙都逐渐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线,位于主要道路两侧 的文化墙在让人民群众感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还对当地的环境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一、文化墙的起源与发展 (一)文化墙的起源 远古石器时代先人们所绘制的岩壁画可以看作是文化墙的起源,历史最悠久的岩壁画距今 已有 2 万多年,先人们通过简单的绘制手法记录着当时的重要事件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 步,记录重要事件逐渐开始依赖文字,而岩壁画逐渐发展成为壁画直到 14 世纪初期,随着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壁画这种艺术形式开始走向巅峰,这个时期壁画上所绘制的内容大 多为宗教题材涂鸦文化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兴起于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并 开始逐渐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时尚,这时艺术墙绘才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美化环 境、彰显个性的作用我国的文化墙脱胎于墙绘,又有所差异文化墙在创作手法上与墙绘相 似或相近,在作用上则有很大的差异,文化墙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重要的在于记录重 大事件,宣传国家政策,倡导社会文明在表达方式上,文化墙相比于墙绘涂鸦更具有规范 性、稳重性,合乎一定的纲领由于各个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文化墙还能够彰显地域特色 (二)文化墙的现状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每一个时期,都存在着通过墙面向人民群众传播信息的现象在 20 世 纪 60 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城乡主要道路两旁的墙壁上粉刷着各式各样的政治标语,成为 那个年代的一道特殊景观。
20 世纪 80 年代,涂鸦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悄然进入中国,在 多地出现了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涂鸦作品,成为当时年轻人表达叛逆思想的新潮方式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尤其是公共区域的立法控制,涂鸦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在 中国特别是北方的大部分城市受到了极大限制于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由专门的部门统一 管理、设计绘制的文化墙形式诞生了文化墙摒弃了杂乱无章的涂鸦,取而代之的是样式统 一、内容丰富、别具匠心的专业设计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墙在许多大中城市逐渐 崭露头角从充满政治色彩的大字报到杂乱无序的涂鸦,最后逐渐形成文化墙,这是一个发展 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在见证着城市文化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文化墙发展正处于加速状态,并出现了城市引导乡村发展的良好趋势,文化 墙上的宣传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着城乡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在一些地区甚至由此 催生出了大量以绘制文化墙为主业的企业 农民作为我国最庞大的群体,对文化生活十分渴求政府借鉴城市文化发展的经验,开始 逐渐把闲置的乡村墙壁资源利用起来,成为传播文化的新型载体乡村文化墙不论在形式上还 是内容上,都体现了乡村文化的特点基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对于乡 村文化墙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视。
在建设乡村文化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利用漫 画或顺口溜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在乡村文化墙上表现出来,方便乡村居民记忆和学习的同时, 还可以美化乡村的居住环境 二、文化墙在乡村发展的背景 美丽乡村建设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其中的文化建设 需要从多方面同时入手,让农村居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文化的洗礼目前,乡村文化墙逐 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它能潜移默化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同时也能起到美化乡村环境的 作用乡村文化墙在发展的过程中借鉴了城市文化墙的发展经验,但由于我国乡村和城市之间 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乡村文化墙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可以继承城市文化墙优秀的方面, 同时还可以添加特色的本土乡村文化,使其内容更加贴近乡村生活,影响力更加突出 (一)政策背景——顺应党中央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号召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乡村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由路径文化振 兴主要依托当地乡村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让当地的优秀 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环境,从而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以此提高当地农村居民的经济收 入,进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文化墙作为新型物质载体来宣传 农村文化,逐渐成了一种必要 (二)乡村背景——鄉村同质化趋势严重 我国的乡村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乡村发展建设的问题也愈加重视,然而 乡村的特色却在不断失落,变得千篇一律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统一的发展模 式导致了村落之间的同质化趋势严重,政府相关部门已开始保护发展当地独特的乡村文化,并 借助这些独特的乡村文化遗留彰显乡村的个性越来越多的乡村将闲置的墙壁进行开发和利 用,以墙壁作为传播媒介来传承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文化墙改变了乡村建筑统一 的外形,凸显出乡村的文化个性,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绚丽色彩 三、乡村文化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一)乡村文化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乡村文化墙的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各个村落之间的经济实力有差异,导致 发展的程度不一致有的乡村文化墙是村民把自己的经历口述,找画师作画,最终形成记录全 村人奔小康过程的文化墙这不但形成了乡村特色,还增强了乡村集体的凝聚力而有部分乡 村文化墙建设方面基本为零,乡村的墙面上杂乱无章,充斥着随意涂画的广告,只有在部分墙 面上能看到老旧斑驳的大字,这样的墙面不但无法给乡村居民带来文化体验,反而对乡村整体 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其次是乡村文化墙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过于单一有的地方政府由于政策的紧迫性,出现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面子工程在不了解乡村文化墙真正用意的情况下,他们照搬照抄其他 地区优秀的乡村文化墙,从而导致农村之间差异感减小,使乡村文化墙中突出地区特色内容的 作用消失乡村文化墙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农村居民对其认同感不高,发挥不出 应有的作用生硬的照搬照抄也会使乡村文化墙无法反映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对于增强 乡村居民之间的团结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对于美化乡村环境的作用还会大打折扣 再次是乡村文化墙内容的更新速度过于缓慢现在处于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需要接收的信 息越来越多,文化墙的内容若长时间不更新,其对农村居民的吸引程度将会大幅下降现在的 乡村文化墙大多是采用绘制或者打印的方式,绘制乡村文化墙需要一定的艺术功底,同时需要 对乡村有一定的了解,绘制一幅精美的文化墙要靠当地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制作工期 较长而打印的方式在速度上有优势,由于大部分打印乡村文化墙的工作是请专业公司来完成 的,所以在文化墙内容方面可能会存在重复的问题,单独定制乡村文化墙内容的经济成本可能 会过高,最终导致乡村文化墙内容更新换代速度慢。
部分乡村文化墙还采用了浮雕等方式,款 式更加精美,但在内容的更新上基本为零 最后是乡村文化墙缺乏有效的维护由于大部分乡村文化墙是由当地政府请专业绘制人员 来绘制的,但是绘制人员只负责乡村文化墙的绘制工作,对于乡村文化墙的保护维护工作不负 责任这种工作方式导致有许多地方的乡村文化墙在建设之初非常精美,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