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8613711
  • 上传时间:2018-10-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0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课堂小结,第五学习主题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导入,英国制造的“无畏舰”(Dreadnought)——开创“无畏舰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它们根据各自的利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随着这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密布着战争的乌云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1917年出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迅猛发展,出现垄断组织,人类历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叫做帝国主义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棉纺厂,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在工业产量方面,英国一直遥遥领先,法国次之19世纪末,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技术装备比较陈旧和资本大量输出,工业发展缓慢德国19世纪飞速发展的工业,美国、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较早或广泛使用电力、内燃机等最新技术成就,采用大规模的垄断组织形式,跳跃式地赶上或超过英、法等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的变化,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已丧失“世界工场”的地位,退居第三位。

      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到20世纪初,德国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法国则居第四位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使得按照旧的实力瓜分世界的格局成为过去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巨变 进一步加剧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伯恩哈特·冯·皮洛夫 (1849~1829),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1897年12月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德国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已被列强瓜分完毕20世纪初,英国殖民地是沙俄的2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后起的德国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极为不满,极力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所以在19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由“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演变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世 界 殖 民 地,三国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Balkan Peninsula),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面积约50.5万平方千米,战略位置重要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1879.10.7 维也纳 《德奥同盟条约》,1882.5.20 维也纳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1907《英俄协约》 调整亚洲殖民地,1904《英法协约》 调整非洲殖民地,巴尔干问题,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突尼斯问题,巴尔干问题,巴尔干问题,普法战争,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皇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 1859.1.27~1941.6.4 1888~1918在位,沙皇尼古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1868.5.18~1918.7.17 1894~1917在位,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霍亨索伦末代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俄罗斯帝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罗维奇,法国国王向普鲁士国王投降求和,普法战争形势图,法王拿破仑三世,普鲁士国王,普法战争 1870.7.19~1871.5.10,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 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奥托·冯·俾斯麦 德国“铁血宰相” 1815.4.1~1898.7.30 出身普鲁士大容克(地主)家庭 成就了统一的德国,安德拉西 奥匈帝国外交大臣,1879年,德俄关系日趋紧张,德国担心俄国和德国的宿敌法国结盟对付自己,加紧拉拢奥匈帝国。

      8月27日,俾斯麦与安德拉西秘密会谈,谋求缔结反俄同盟经过多方交涉,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①,②,③,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1881年),1881年,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在德国的拉拢下,决定投靠德、奥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Triple Alliance)同盟以德国为核心,由于意、奥争夺巴尔干半岛产生矛盾,意成为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①,②,③,三国协约,欧洲国家各国军服,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俄矛盾进一步加深,俄、法关系日益密切为了对付德国,1892年8月,法俄两军总参谋长签订秘密军事协定1893年12月15日和1894年1月4日,法俄两国政府以来往信函的方式正式通过批准,俄、法正式结成同盟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俄国士兵,法国士兵,德国士兵,俄国1914年的海报,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漫画),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光辉孤立”)随着德国实力的急剧膨胀,英国深感威胁严重,被迫放弃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帝国主义列强疯狂扩军备战;,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

      A.英德展开激烈的海军竞赛;,B.俄法德奥展开疯狂陆军竞赛;,C.各国军费猛增1905年,英国在朴次茅斯开始制造一种新型的无畏战斗舰1906年,皇家海军军舰“无畏”号在龙骨安置后仅几个月就下水了,它是当时时间上威力最大的战舰到1908年,英国制造无畏舰达12艘,超过了德国的9艘英国制造的“无畏舰”(Dreadnought)——开创“无畏舰时代”,德国积极扩军备战,于1906年修改海军法案,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为制造无畏舰并且建造在日后战争中投入与英国海战的潜水艇1883年至1908年,英国海军军费增加3倍多,德国增加达9倍多在地中海游弋的德军U35和U42潜水艇,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万人),各国军费猛增,1902年至1911年,德、奥分别增加约1.4倍,法、俄分别增加约1.3倍,意大利增加约1.7倍随之而来,生产的武器产生的破坏威力越来越大1918年美国的军工厂,威力越来越大的榴弹炮,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德国最大的军工厂——克虏伯军工厂,1915年法军列车炮,战争起源于经济,从属于政治,是“政治的继续”也就是说,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首先开辟从国家行为和国家对外政策上寻找战争根源的途径1905~1906、1911法德争夺摩洛哥战争,1908~1909波斯尼亚危机,1911~1912意大利-土耳其战争,1912~1913两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半岛成为 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科索沃独立破坏巴尔干地区稳定局势,学习活动,制作“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过程示意图,,,,,,,,,,,,,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敌对军事集团是( ) A、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集团 C、欧共体和七十七集团 D、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A,19世纪70年代以前,工业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D,三国同盟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标志是( ) A、《德意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B、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C、《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 D、俾斯麦的上台,A,三国协约军事集团形成的标志是( ) A、1882年 B、1894年 C、1904年 D、1907年,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性质是( ) A、若干资本主义国家联合体 B、相互对抗的经济合作组织 C、帝国主义军事对抗集团 D、帝国主义军事合作组织,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性质是( ) A、军事侵略集团 B、政治集团 C、经济集团 D、文本组织 一们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欧洲的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这里的“火药桶”是指( ) A、法德边界 B、北非突尼斯 C、巴尔干半岛 D、中东地区,A,C,学习测评,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

      A.奥匈帝国 B.德国 C.俄国 D.意大利 2.三国同盟的动摇者是( )A.奥匈帝国 B.德国 C.俄国 D.意大利 3.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工业产量方面居第一位的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下列国家按经济实力排序是( )①法国 ②美国 ③英国 ④德国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①④②③ 5.19世纪中叶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英国,B,D,D,C,D,6.阅读下列材料:最危险的是俄罗斯、奥地利、法兰西三国结成联盟如果这三国之中有两国结成了亲密的联盟关系,那他们的做法就会成为别的国家效仿的对象,他们随时都会给我们国家以威胁与压力……除了法兰西,别的国家对我们都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找出最好的理由阻止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我们 ——摘自1877年德国宰相俾斯麦给他儿子的一封信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以上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②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是怎样力图消除别国对自己的“威胁与压力”的?,答:防止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复仇,尤其是防止法国与别国结盟来反对德国。

      答:在德国的推动和拉拢下,《德奥同盟条约》和《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先后签订,三国同盟最终形成史海拾贝,铁血宰相俾斯麦,奥托·冯·俾斯麦 1815.4.1~1898.7.30 出身普鲁士大容克(地主)家庭 成就了统一的德国,钢铁堡垒——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1940年服役,排水量52600吨,航速30节,舰上人员1600名舰上武器有:8门380毫米火炮,12门150毫米火炮,16门105毫米火炮,16门37毫米炮和4架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用此舰袭击大西洋交通线,1941年5月27日被英国海军舰队击沉结 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