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才学院《外科护理学》教案07手术前后护理及外科感染病人护理.pdf
10页29第七、八章第七、八章教学整体安排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五周课时安排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七章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1 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手术前病人的护理第三节手术后病人的护理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2 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第四节全身性外科感染第五节特异性感染(选讲破伤风)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能复述围术期、围术期护理的概念2能列举手术的分类3能列出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观察要点4能阐明术前适应性锻炼的具体内容5能说明术前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人的血糖、血压的控制范围及用药注意事项6能概括术后病情观察的要点7能运用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知识,对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记录8能运用相关知识,指导病人进行术前胃肠道准备9能应用护理程序,制定具体的术前、术后护理计划10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并发症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主要内容(一)手术前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二)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预期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三)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四)外科感染概述:外科感染的定义、特点、分类、转归、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五)常见的浅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六)手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七)全身感染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八)特异性感染: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气性坏疽的护理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手术前的一般准备与护理2手术后的一般护理3外科感染的特点4破伤风难点:1手术前病人的特殊准备与护理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3病菌的致病因素4破伤风的处理原则30思考题:见备课笔记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第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李香风, 赵红, 曹晶, 等.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及卫生经济学分析.护理学杂志,2012,27 (6) : 92-93教学过程设计:复习10分钟,授新课120分钟,安排讨论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其他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其他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实物挂图音像其他31备备课课笔笔记记第页A、第七章学习目标识记:1.能复述围术期、围术期护理的概念。
2.能列举手术的分类3.能列出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观察要点理解:1.能阐明术前适应性锻炼的具体内容2.能说明术前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人的血糖、血压的控制范围及用药注意事项3.能概括术后病情观察的要点运用:1.能运用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知识,对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记录2.能运用相关知识,指导病人进行术前胃肠道准备3.能应用护理程序,制定具体的术前、术后护理计划4.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并发症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B、第七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的每节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手术前病人的护理第三节手术后病人的护理C、第一节概述(一)围术期的概念围术期(peroperativeperiod)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二)手术分类1.按手术目的分类2.按手术时限分类D、第二节手术前病人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现病史2、既往史以下用一个真实的病历来讲述病人健康史内容入院记录姓名:袁籍贯:山东省济南市性别:男现住址:本市黄河路 8071 号年龄:33 岁工作单位:济南机床铸造厂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10 年 5 月 3 日 23:00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0 年 5 月 4 日 11:00主诉:左小腿跌伤 3 小时现病史:患者今晚 20:00 因工作不慎,双足误踏在快速转动的机器皮带上,被绊倒于地。
当即感到左小腿剧烈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继而局部肿胀被人救起后,未作任何处理, 即用车送来院急诊 患者伤后意识始终清楚, 无恶心、 呕吐等现象,除左小腿痛外无其他不适左小腿伤处皮肤无破损,左足能自主活动本院急诊室32备备课课笔笔记记第页经检查并摄 X 线片后,以“左胫、腓骨骨折”的诊断收治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20 岁时曾患“黄疸型肝炎” ,治疗 3 个月痊愈否认其他传染病史无关节肿胀、其他外伤史、手术史个人史:患者生于本地,19961997 年期间曾短期去过广东省怀集县,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烟酒嗜好,无食生鱼、生肉史2005 年结婚,妻健在,尚未生育家族史父 12 年前患“肝病”去世,母健在,弟妹身体均健康二)身体状况1.主要器官及系统功能状况2.辅助检查3.手术耐受力(三)心理-社会状况二、护理措施(一)心理准备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心理支持和疏导3.认知干预4.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二)一般准备与护理1.饮食和休息2.适应性训练3.输血和补液4.协助完成术前检查5.预防术后感染预防性抗生素适用于:涉及感染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开放性创伤、创面已污染、清创时间长、难以彻底清创者;操作时间长、创面大的手术;胃肠道手术;癌肿手术;涉及大血管的手术;植人人工制品的手术;器官移植术。
6.胃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 812 小时,禁饮 4 小时,以防麻醉或术中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术前一般不限制饮食种类, 消化道手术者, 术前 12 日进食流质饮食;术前一般无需放置胃管,但消化道手术或某些特殊疾病,应放置胃管;一般于术前 1 日晚行清洁灌肠,使术中肠腔处于空虚状态以减少并发感染的机会;肠道手术前 3 日开始做肠道准备;幽门梗阻者,术前洗胃7.手术区皮肤准备(1)洗浴(2)备皮手术前皮肤准备新进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传统的术前 1 日剃毛备皮是外科领域的一个误区,因为剃毛后细菌会在表皮创面上定植,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机会;近来研究认为毛发稀疏部位可采用先乙醇后碘酒再乙醇消毒的方法进行皮肤准备 在毛发稠密区可以先剪毛或用电动剃刀去毛必须剃刀剃毛时,应在手术室内术前即时剃毛与传统剃毛相比,不剃毛或术前即时剃毛有利于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来源: 外科护理新进展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及卫生经济学分析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及卫生经济学分析皮肤表面存在着大量细菌, 术前须进行皮肤准备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风险虽然剃毛备皮法作为传统方法沿用至今,但其备皮效果及安全性缺乏足够的循33备备课课笔笔记记第页证支持,近年来围绕备皮方法、备皮时间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目的是为寻求一种患者更安全、更舒适,护理人员更省时、省力的备皮方法。
通过综述可以看出,如果要去除毛发,剪毛和脱毛剂备皮法导致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更低;术前 1d 备皮与手术当天相比,切口感染率并无统计学差异;从长远效益来看,脱毛剂备皮及剪毛备皮的成本要低于剃毛备皮法李香风护理学杂志2012 年 3 月第 27 卷第 6 期8.术日晨的护理(三)特殊准备与护理1.急症手术2.营养不良3.高血压4.心脏病5.呼吸功能障碍6.肝脏病7.肾脏病8.糖尿病9.妊娠10.凝血药物E、第三节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一)术中情况(二)身体状况(三)心理-社会状况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三、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二)术后不适的护理(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四)心理护理(五)健康教育F、讲述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的学习目标识记:1.列举外科感染的类型,陈述外科感染的特点、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陈述全身性外科感染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陈述破伤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原则理解:比较破伤风与气性坏疽的临床特点运用:1.识别常见浅表组织化脓性感染及手部感染2.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外科感染病人制定护理计划3.根据破伤风、气性坏疽的相关知识,开展健康教育G、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的各节内容及教学安排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由于本节临床已少见安排自学)第四节全身性外科感染第五节特异性感染H、第一节概述一、感染(infection)的定义:是由病原菌侵入人体内生长繁殖所导致的局部或34备备课课笔笔记记第页全身性炎症反应。
顺此定义讲解炎症的知识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s ) :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等并发的感染二、外科感染的特点: 常为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大部分感染的局部症状和体征明显突出,严重时可有全身表现; 感染常集中在局部,发展后引起化脓、坏死,常需外科处理三、分类(一)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1.非特异性感染(nonspeoific infection)2.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tion)(二)按病程进程分类1.急性感染:3W 以内2.慢性感染: 2 个月3.亚急性感染四、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菌的致病因素(二)机体的易感性1.局部因素2.全身因素五、病理生理(一)炎症反应1.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2.全身:发热、白细胞增多(二)感染的结局1.炎症消退2.炎症局限3.炎症扩散3.转为慢性炎症六、临床表现1 .局部表现2 .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3 .全身症状4 .特殊表现七、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WBC、N%增高2.生化检查3.细菌学检查(二)影像学检查:B 超、X 片、CT、MRI八、处理原则1.局部处理2.全身治疗I、第二节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一、疖定义: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35备备课课笔笔记记第页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部位: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面、颈、腋部处理原则早期促使炎症消退,局部化脓时及早使脓液排出,并及时消除全身炎症反应如已出现脓肿,则因切开排脓抗菌素治疗护理措施保持疖周围皮肤清洁,防止扩散避免挤压“危险三角区” 及时换药全身症状者,应用抗菌素,酌情手术二、痈定义:相邻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发生与皮肤厚而韧的部位,如颈背部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因处理原则1.全身治疗:抗生素、酌情休息、加强营养2.局部处理:50%MgSO4 湿敷、切开排脓三、急性蜂窝织炎定义: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病因临床表现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2.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3.新生儿皮下坏疽4.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处理原则1.全身治疗2.局部治疗:制动抬高,理疗,外敷药物切开引流和清除坏死组织四、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临床表现急性淋巴管炎:(1 )网状淋巴管炎:丹毒(2 )管状淋巴管炎:浅层 病灶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 红线” ,沿红线可有红斑、压痛、硬结;深层 无表面红线,但患肢肿胀,有压痛治疗原则1.局部:热敷;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2.全身:抗生素J、第四节全身性外科感染脓毒症(sepsis) :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有明显改变者。
菌血症(bacteremia) :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一、病因36备备课课笔笔记记第页常见致病菌包括:1.革兰阴性杆菌2.革兰阳性球菌3.无芽孢厌氧菌4.真菌二、危险因素机体抵抗力低下糖尿病、尿毒症长期静脉留置导管局部病灶处理不当使用广谱抗生素三、临床表现突发寒战高热(40-41)或体温不升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昏迷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肝脾肿大、黄疸、皮下出血或瘀斑原发感染病灶的表现四、治疗原则局部处理应用抗生素支持治疗五、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2.营养支持3.并发症的观察与防治(1)感染性休克的防治(2)水电平衡的防治K、第五节特异性感染一、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肉痉挛的特异性感染病因破伤风梭菌系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杆菌,由于其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