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银黄颗粒工艺验证方案.docx

29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45640605
  • 上传时间:2022-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7.36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件编号银黄颗粒工艺验证方案分发号TS-ZL-211T总页数执行日期25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目录1 目的 ……………………………………………………………………42 范围 ……………………………………………………………………43 职责 ……………………………………………………………………43.1验证委员会 43.2工程部 43.3质量部 53.4生产部 54 有关背景材料…………………………………………………………54.1产品概况 54.2背景 54.2.1 各工序岗位的操作规程…………………………………………..54.2.2 质量检验操作规程………………………………………………..5423工艺中关键设备验证文件. 54.2.4产品中所涉及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 64.2.5产品生产中所涉及的主要设备的操作、清洁、维护程序...64.2.6 生产用计量器具校正情况 64.3 生产工艺 64.3.1 工艺流程图 75 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标准 85.1 人员 85.1.1 培训 85.1.2健康检查 85.2生产环境 95.2.1 操作间温度和相对湿度 95.2.2操作间悬浮粒子数 95.2.3 操作间空气微生物计数 95.2.4操作间、设备、操作人员表面微生物计数. . . . . . . . .105.2.5 操作间压差 105.2.6 操作间清洁、清场 105.3 公用介质 115.3.1 纯水 115.4原辅料、包装材料 115.4.1 质量 115.4.2贮存条件 125.4.3 设备清洁 125.4.4设备维护保养和运行状况 125.5工艺文件 135.5.1工艺文件的正确性 135.5.2操作指令的明确性 135.5.3生产指令的正确性 146. 进度安排 146.1验证批次 146.2时间安排 147. 工艺验证: 147.1 验证方法: …………………………………………………………..147.2三批产品生产记录 47.3三批产品检验记录 158. 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 159.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151. 目的:为评价银黄颗粒生产艺规程(草案)的可行性和重现性,以及生产系统要素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生产工艺变化因 素,特根据GMP要求制定本验证方案,对其整个生产过程进行验证, 以按保证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质量合格、均一、稳定的银黄 颗粒。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 变更时,报验证委员会批准2.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方案指定的厂房、设施、设备、工艺条件下 银黄颗粒的生产,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3.职责:3.1 验证委员会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2.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批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5.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6.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3.2 工程部1. 负责组织试验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2. 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3. 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3.3 质量部1. 负责拟订验证方案2. 负责取样及对样品的检验3.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 验证报告,报验证委员会3.4 生产部1.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2.负责设备的操作4. 有关背景材料4.1 产品概况:银黄颗粒为本公司原有生产品种,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62020020,执行标准为: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规格:每袋装4g4.2 背景在对银黄颗粒工艺进行验证前,用于生产该品种的厂房设施如: 空气净化系统、纯化水系统,主要生产设备如:热风循环干燥箱、混 合机、颗粒分装机等均进行了验证。

      空气净化调节系统、工艺用水处 理系统、主要生产设备均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4.2.1 各工序岗位的操作规程(见表1) 4.2.2质量检验操作规程(该品种涉及的原料、辅料、中间体、包装 材料、成品,均要列出检验操作规程)见表2 4.2.3工艺中关键设备验证文件(净化空调系统,制水系统及主要设 备的验证文件名称、编号等)见表34.2.4 产品中所涉及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见表44.2.5产品生产中所涉及的主要设备的操作清洁,维护标准操作程序,见表54.2.6 生产用计量器具校正情况(见表6)4.3 生产工艺银黄颗粒是按照下述工艺文件进行生产的4.3.1 工艺流程图(见下页)5. 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标准5.1 人员列出参加生产操作及检验的所有人员的名单,评价其培训及健康检查情况是否符合GMP及操作的要求见表7)5.1.1 培训1. 评价方法:查阅培训档案,确认是否对有关操作者进行了一年一度的相关培训,包括:GMP及药品管理法培训安全防护规程微生物基础知识及微生物污染的防范培训 所在岗位相关设备的操作、清洗、维修保养规程 进出生产控制区更衣技术培训岗位操作培训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培训2.标准:上岗位操作人员已经接受了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培训及考核均在有效期内。

      (见表7 )5.1.2 健康检查1. 评价方法:查阅生产操作人员健康档案,考察参加生产操作的所有人员是否进行了健康检查,身体健康2. 标准:参加生产操作的人员均进行了规定项目的健康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身体健康,健康检查结果在有效期内(一年内)见表75.2 生产环境5.2.1操作间温度和相对湿度1.目的: 确认操作间温湿度控制符合产品工艺要求2. 评价方法: 在每批产品的生产的过程中,每班记录温湿度一次3.标准:温度和湿度应在要求限度之内见生产记录)温度:18〜26°C,相对湿度:45〜65%5.2.2操作间悬浮粒子数1.目的: 确认操作间环境控制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2.评价方法: 按《洁净室悬浮粒子监测规程》检测操作间的悬浮粒子数3.标准: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见悬浮粒子数检测记录)5.2.3 操作间空气微生物计数1.目的: 确认操作间环境控制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2.评价方法: 按《洁净室沉降菌监测规程》规定的取样方案及检验方法,检测空气中沉降菌3.标准: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应符合相应洁净区标准的要求见沉降菌测试 报告5.2.4 操作间、设备、操作人员表面微生物计数1.目的: 确认操作间、设备、操作人员表面微生物数负荷标准规定的要求 2.评价方法: 按《洁净室操作人员微生物监测规程》规定的取样方案及无菌擦 拭试验法取样检查操作间、设备、设施、操作人员表面的微生物数。

      3.标准: 各种表面的微生物数应符合相应的微生物限度要求见表 8)5.2.5 操作间压差1.目的:确认操作间压差控制符合GMP及标准规定的要求2.评价方法:生产过程中,每班读取并记录一次洁净区的压差3.标准: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控制区应始终对一般生产区域保持相对正 压,产尘工序对其它洁净产保持相对负压见洁净区压差检测记录 5.2.6操作间清洁、清场1. 目的:确认操作间的清洁清场能够有效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2. 评价方法:在每批产品生产操作前,按照《生产区清洁场检查程序》检查相 应更衣室、气闸、操作间等的清场,清洁情况3.标准: 所有相关房间内应清洁、干燥、无无关的任何物料与文件以及前 一批产品的残余物见生产记录5.3 公用介质5.3.1 纯水1.目的:确认纯化水质量符合标准的要求2. 评价方法:审查并记录下述各使用点的纯化水质量(理化检验与微生物学检验):3.标准:开始验证连续 5 周中的检验结果符合纯化水质量标准要求,纯化水质量稳定并无逐渐接近不合格限度的趋势5.4 原辅料、包装材料5.4.1 质量1.目的:确认验证生产所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且对 主要原辅料的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进行了评价。

      2.评价方法:检查银黄颗粒使用的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是否有既定的质量标准,能否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进行质量控制3.标准: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均有符合法定要求质量标准,并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进行了质量体系评价(见表10)5.4.2 贮存条件1.目的:确认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贮存条件符合规定的要求2.评价方法:检查各种物料特别是原辅料、内包装材料的贮存条件,是否按各自要求的条件贮存3.标准:各种物料按正确的条件贮存设备5.4.3 设备清洁1.目的:确认设备清洁状况能够有效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2.评价方法:每批产品开始操作前,检查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容器、用具的清洁状况并记录3.标准:所有设备、容器、用具等清洁干燥,无前一批产品的残余物5.4.4 设备维护保养和运行状况1. 目的:确认设备维护保养状况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运行状况良好2.评价方法:每批产品开始操作前,检查所使用的各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及维 护保养记录3.标准:设备维护保养状况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运行状况良好5.5 工艺文件5.5.1 工艺文件的正确性1.目的:确认工艺文件的正确性2.评价方法: 核对主处方、生产规程是否是现行批准的文件,并已正确签发(核 对批号)。

      3.标准: 主处方及生产规程是现行批准的文件,并已正确签发5.5.2 操作指令的明确性1.目的:确认生产指令的明确性2.评价方法: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对照操作者的实际操作检查各项操作规程是否 清楚、明确和充分3.标准:已载入操作规程的指令清楚、明确、充分,操作人员能够如实地遵 守5.5.3 生产指令的正确性1.目的:确认生产指令的正确性2.评价方法:审核主处方、操作规程的指令内容,以保证其执行过程不会引起偏 差或影响产品质量3.标准:主处方、操作规程中的指令正确不易引起误操作6. 进度安排6.1 验证批次本验证试验应连续进行3 批6.2 时间安排项目负责人进度要求备注7. 工艺验证:7.1 验证方法在以上六项方案检查合格的情况下,依据该产品工艺规程连续生 产三批产品按半成品及成品质量标准进行检验以验证该工艺规程 是否能稳定的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且质量稳定的产品三批产品工艺检验证情况7.2 三批产品生产记录附件:7.3 三批产品检验记录附件:8. 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 质量部负责根据工艺验证情况,起草验证报告,拟订再验证周期 报验证委员会审核9.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质量部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根据验证、试验结果 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委员会。

      验证委员会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发放 验证证书(附表),确认再验证周期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 1.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验证记录是否完整?1. 验证过程中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 批准?2. 验证试验结果是不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