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巨人贝多芬》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doc
7页《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课堂是教师事业的殿堂他们在这里绽放智慧、指点迷津、引领成长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天地,他们在这里撷取知识、分享交流、学习长大课堂上,教师是舵手、是向导、是服务员,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像以前那样大包大揽,酣畅淋漓地大唱主角,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他们可能会飞得更远下面我以此为出发点,把我曾经深入研究过也实践过的成功课例《音乐巨人贝多芬》整理成教学设计,与大家共同分享教研成果 内容说明:《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介绍名人贝多芬的作品,作品选取了贝多芬的一个生活片段,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贝多芬的精神风貌对缺乏相应知识积累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样的作品未免有种断章取义的尴尬,加之课文语言比较深奥,学生接受起来有相当难度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为了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学习理念,我突破了既定的课时教学,将课前准备、课堂学习与课外延伸融为一体,采用一系列主题活动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开放的语文课堂,并且彻底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习字词,品味语言2)通过人物生平经历的课文相关描写方法,深入理解人物精神品质,全面把握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运用资料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评价人物,表述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学习伟人百折不挠的精神,自觉砺志,勇于进取 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走进贝多芬的世界这是学习的起始阶段在教师的引导和监控下,要求学生投入一系列准备活动中活动时间:课前一周内活动方式: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活动目的:多方位、多角度了解贝多芬,为文本学习设立一个大背景活动内容:1.围绕“不幸的贝多芬,苦恼的贝多芬”“狂徒的贝多芬,叛逆的贝多芬”“坚强的贝多芬,天才的贝多芬”三个话题,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1)阅读关于贝多芬的传记类作品,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的《贝多芬传》部分、《约翰·克利斯朵夫》;(2)查阅书报和电脑资料,搜集整理有关信息;(3)做好读书笔记2.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如《命运》《英雄》等,感受名人精神魅力活动成果展示(部分):1.不幸的贝多芬,苦恼的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母亲早逝,父亲粗暴愚蠢,自己的长相也不惹人喜欢音乐的天赋本可弥补缺憾,他却于28岁时罹患耳疾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傅雷)所以后来他在写给一好友的信上沮丧地说:“我所宝贵的耳今已听不出大部分声音了,这是何等可悲的人生!我所亲爱的一切事物已离我去了……我的青春已经长逝,青年时代理想的实现,艺术上铭记的完成,在我都已不可能。
我只得悲极而放弃我的一生了现实的经济困难也困扰着他: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他曾写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着日常生活并不艰难的神气与此同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2.狂徒的贝多芬,叛逆的贝多芬贝多芬对于人情世故疏忽得很,又往往专横独断,藐视一世,表面看来简直是一个狂徒,所以,除十分理解原谅他的人外,贝多芬没有知交的朋友他姿态极为丑陋,头大身短,面上不易有笑容,动作又极拙劣对于寓居旅社的主人常常冲突,至于激烈,一年中必迁居数次,好象是“独自生活在无人的荒岛上,而突然被带到欧洲的文明社会里的人”3.坚强的贝多芬,天才的贝多芬贝多芬堪称音乐神童他4岁时,竟能把父亲弹过的曲调,照样弹奏出来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2岁开始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从此负起了养家责任他在17岁时就使莫扎特惊叹:“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莫扎特的预言不到十年便应验了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震撼世界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使我屈服正是在这种顽强毅力的支配下,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
贝多芬在他耳朵全聋的最后十年里,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美好愿望 二. 课堂学习:走进贝多芬的心灵这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在这一阶段,我安排了四项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解读人物精神,全面理解人物形象主题活动一:七嘴八舌话名人即交流课前准备所得主题活动二:为贝多芬画像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外貌,领略人物精神品质问题设计:成功的画像不仅要求形似,还要求传神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想怎样为贝多芬画像?明确:画全身轮廓——五英寸高的身材,极宽的两肩,体现他勇挑命运重荷的坚强;画特写镜头——有力的大手,体现他的刚毅;画局部细节——不整洁的衣服,体现他生活的窘迫和不拘小节的性格;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体现他的刚毅、坚强、沉郁、执着主题活动三:倾听名人心声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透过人物语言,走进人物心灵世界问题设计:假如你是一位来访的客人,你会如何解读贝多芬的倾诉?明确:“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对客人和女佣的行为感到吃惊.“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极度的孤独和无人企及的心灵震撼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树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你可能想得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决心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主题活动四:我心中的贝多芬活动目的:梳理课前所得与课堂所悟,全面把握人物形象,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问题设计:请围绕“凡人贝多芬”和“巨人贝多芬”两个话题,说说你心中的贝多芬是个什么样子明确:不幸的童年、耳聋的折磨、苦恼的灵魂、叛逆的性格,展示了贝多芬“凡人”的一面;坚毅的品格、不屈的抗争、天才的创作,展示了贝多芬“巨人”的本质三. 课外延伸:弘扬贝多芬精神活动目的:巩固课内外所学,将感性的认识、理性的感悟升华为更深沉的思考,将巨人的精神活化为学生生命中的血肉,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写作素材活动内容:从下面题组任选一至二项,于一周内完成:1. 用贝多芬的事迹证明一个观点2. 为贝多芬写一篇短评。
3. 以《在贝多芬精神感召下》为题写一篇作文交流方式:组内交流,墙报张贴附:曾使用过的教师示范作品(贝多芬短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如果你相信命运,那么,贝多芬就是遭遇命运百般捉弄的不幸者 他有一个艰涩的童年: 庸碌、嗜酒的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音乐神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从他4岁开始,就用打骂的方法强迫他整天没完没了地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他有一个苦涩的青少年时代:他备受生括折磨的母亲在他17岁时便去世了,自此他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生活的凄风苦雨没有扼杀他生命的活力,孤独和痛苦也没有遏制他超凡的音乐才华,八岁时,贝多芬就能够上台演出后来他在莫扎特、海顿等大师的引导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可是,正当他的音乐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却罹患了耳疾,直至完全失聪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耳聋无疑是他“整个世界的死灭”,他痛苦,他愤怒,他彷徨可是,经历了一番灵魂的痛苦挣扎后,他向世界宣誓:“不,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从此,他的日子在跳跃的黑白琴键上缓缓流逝,他用自己的不幸,铸成世间最欢乐的乐章:《英雄》、《命运》、《田园》……这就是贝多芬:生活的弃儿,音乐的宠儿,命运的叛逆儿他的沧桑人生,让我们深情缅怀;他的不屈精神,令我们万世景仰;他不朽的音乐作品,将永远在时间里、在我们的心灵中流淌。
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