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docx
3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教学目标: 1、 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2、 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3、 熟读背诵诗歌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忠而获罪的愤慨 2、 叙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三、教学设想: 1、 以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感情 一课时一、 激情导入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马说》吗?我们一起来背几句这一课中作者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内心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韩愈,走近他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二、 解题你能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吗?左迁:降职远调 示:告知陆游《示儿》蓝关:蓝田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 湘:韩愈之侄,韩湘试着给题目断句,齐读诗题三、 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指名朗读,教师纠正字音)(如果读的很准确,教师说你能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吗?)看着你们激情的朗读,老师也想试一下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大家觉得老师读的怎么样?(好)好在哪里?(有感情)那是因为我们还不理解诗歌的意思,现在同学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借助课下注释,解决字词障碍,疏通文意要求: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四、 解读诗歌1、谁能迅速找出诗中表示地点的词语?潮阳、蓝关、秦岭、京城教师提问:①这个路线是从哪儿到哪儿? ②诗人为什么由京城被贬至潮阳?找出具体的诗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这里有一对反义词是什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2、诗人上奏的目的是什么?除弊事(解释除弊事)教师过渡:为人臣应该为皇帝献美策、献良言,况且这又是为国为民的正义之事,诗人遭受如此不白之冤,怎能不让人悲愤呢?诗中哪一句话表达出作者的悲愤之情?肯将衰朽惜残年(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作者的情感)五、解读形象1、落此下场诗人有没有后悔?诗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韩愈?刚正不阿、坚定不屈、一身正气(指导朗读,坚定的语气,短促有力)此时的韩愈不只是坚定的,一起看大屏幕插入韩愈的资料)2、重点品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①从这句话可以读出作者的那些情感?重读:家何在?马不前-----迷茫留念②、“何”为什么重读?你从“何”中读出作者怎样的心态? 迷茫、留念的③、重点品析“横”“拥”④、作者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借助于什么景物来表现的?(以读促讲)请男生读描写云的句子,女生读描写雪的句子体会诗歌借助景物来表达情感的特点 诗人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这是他的终点吗?不,前方还有更凶险的路更加凶险,为什么这么说呢?请根据文章回答。
教师过渡:这么一个忠心耿耿、刚正不阿的老人是悲更是壮(板书) 齐读出这种悲壮读韩愈的文我们感受了他的抑郁之情,读韩愈的诗,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不平之鸣 最后齐读全诗,再次感受诗人的悲壮,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不平之鸣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背一背最后让我们怀着感动和崇敬的心情,全体起立,齐背全诗五、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诗;课外搜集韩愈其它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