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及其评价——《君主论》书评.doc
5页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及其评价 ——《君主论》读书笔记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西方乃至世界上的一部奇书,其奇就奇在她敢于在天主教居主导的世界中摒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追求,公开地向君主提出使用权谋、为了权力不择手段这些背离公众价值的“肮脏”的思想马基雅维利也是世界上较早把权力作为政治的核心进行研究的思想家,她的权力观使政治脱离了道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马基雅维利也被称为“近代政治学之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许多她对君主应当如何进行统治和维持权力的建议她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君主应当拥有的品质,并通过辩证的解释来论证君主的对的做法她主张君重要吝啬、要残忍、要像狐狸和狮子同样聪颖和凶恶、必要的时候可以背信弃义、可觉得恶、要让人民都畏惧她······这种种的主张都使马基雅维利显得极度的不道德但是,马基雅维利的这些主张均有自己的理由,她的一切理论的基本就是她的一种出名的主张“目的总是证明手段对的”,也就是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至于她的这一主张与否对的,我们暂且不管,但就马基雅维利论证的过程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严谨的她从正反两面预测了君主做法也许产生的后果,然后根据成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论证了非道德的合利益性,她的思维逻辑就是成果不小于过程。
那么,马基雅维利的这些主张究竟对不对呢?要判断一种主张是对的还是错误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措施,没有绝对对的的事物,只有符合实际的临时对的的事物根据这个思维,我更倾向于马基雅维利君主观的对的性理由有如下两点:(1) 目的的道德性既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是建立在“目的总是证明手段的对的”这个理论基本上的,那么她所谓的目的就成为了其君主观对的与否的核心马基雅维利在论述君主为什么要选择非道德行为的因素时,都是把道德、正义、理性作为最后目的的例如马基雅维利在论述君主应当残酷的时候时她说“为了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而残酷,比起那些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而不顾的所谓仁慈,其实是仁慈的多了君主也许想受人爱戴和令人敬畏两者兼备,但事实上很难做到如果必须在两者间作出取舍,则令人畏惧比受人爱戴安全得多可以看出,马基雅维利并不是排斥仁慈,而是对个别人的仁慈并不能带来大多数人的安全,这对于多数人是不仁慈的也就是说,马基雅维利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仁慈,是一种更宏观、更全面的仁慈观这种全局观不仅体目前仁慈的论证中,并且普遍的存在于她的整本《君主论》中在个人道德和全民道德中,马基雅维利毫不踌躇的选择了全民的道德。
虽然她的理论中也有君主自身的利益考虑,但是最后的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的从某种限度上来说,马基雅维利的主张是牺牲君主的个人声望来成就全民的安全、利益和道德的献身主义精神,这是需要极大勇气和忍受孤单的2) 现实的不可为性马基雅维利并不是一开始就主张君主的“非道德”的,如果条件容许的话,她是非常乐意用道德来实现道德的但是,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割据势力非常严重,各城邦国家之间彼此仇视和敌对,整个意大利四分五裂,备受西班牙、法国等国的蹂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马基雅维利主张建立一种统一的意大利,来抵御外部的侵略,实现意大利人民的安全和团结在当时,显然,一种优柔寡断的谦谦君子是不也许完毕统一意大利这个重任的,意大利需要的是一种强硬的有手段的君主在非常的状况下就要运用非常的手段”,从这一点上来说,马基雅维利是经济基本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的切实实践者马基雅维利觉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和仁慈是行不通的,只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才有也许真正的保卫人民她主张用军队和计谋和赢取战争,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在维持统治的方式上,马基雅维利也不主张过度的仁慈,由于君主的臣子们都是善用权谋、趋利避害的精明小人,因此,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要有狮子一般的权威和狐狸一般的睿智,这样才干掌控大局。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研究的是实然的问题,而不是应然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君主能做什么,而不是应当做什么这是一种务实不务虚的态度,或者可以说是摒弃了虚伪表面的“正人君子”但是,这并不是说她的理论就是对的无误的,她的理论还是有诸多缺陷和局限的一方面,君主的道德不一定是崇高的,君主之因此会按照马基雅维利的说法去做,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为了全民的利益,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和财富欲望,实现自己的利益,她们很也许会为了自己的享有,加倍的盘剥人民,因此,马基雅维利主义大多数时候会成为君主们掌握权力、攫取利益的工具;另一方面,马基雅维利公开地提出自己的这些非道德的主张,会在全社会产生一种恐惊和效仿作用,如果君主都选择成为一种“非道德”的人,那么,大臣、人民就会为了适应君主的“非道德”而做一种“非道德”的人,这样的话,全社会就会到处充斥着欺骗、愚弄和残暴的气息,这样国家是不也许存在长期的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出版就受到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但当我读到此书时,读出的是她变化国家状况的热情和不得不采用非正常手段的无奈她从对历史的观测和对现实的分析中找到了自己的救国救民的途径或许她在别人眼里不是一种好人,但至少她是一种爱国的人。
她的《君主论》也许不是一本好书,但至少它是公认的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