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知识要点!.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17382568
  • 上传时间:2023-1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2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知识要点!一、舌诊的方法 1.诊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伸舌姿势: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 2.诊舌的方法:观察的一般顺序是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先看舌体的色质,再看舌苔 二、正常舌象 1.特征: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干湿适中 2.意义: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 望舌体: 一、舌色 1.淡红舌: 特征--舌体淡红而润泽 意义--正常人气血调和的征象;外感病初起,病情较轻浅,尚未伤及气血、脏腑 2.淡、白舌: 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多红少,称为淡舌; 舌色白,全无血色,称为枯白舌 意义--主气血两虚,主阳虚 3.红、绛舌: 特征——舌色较正常红,呈鲜红色者,称为红舌; 较红舌更深或略带暗红色者,称为绛舌 意义——主热证舌色愈红,热势愈甚绛舌比红舌热深 成因--邪热亢盛;热入营血;阴虚火旺 主病规律——红绛有苔--实热证 红绛无苔或少苔--虚热证 4.青、紫舌: 特征—— 全舌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在舌色中泛现青紫色,称为青紫舌。

      舌淡而泛现青紫色,称为淡青紫舌; 红绛舌泛现青紫色,称为紫红或绛紫舌; 舌面局部见青紫色斑点,不高于舌面,称为“瘀斑舌”或“瘀点舌” 意义——主气血运行不畅 成因——阴寒阳虚;热入营血;气滞或气虚;暴力外伤 主病规律: 舌色淡紫或紫暗而湿润——阳虚阴盛或气虚气滞 舌紫绛苔少而干——营血热甚 青紫肿大——中毒 舌色青 —— 寒凝血瘀 二、舌体的形质 1.荣、枯:是估计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依据 荣舌——舌质滋润,红活鲜明为有神,主病吉 枯舌——舌质干枯,色泽晦暗,缺少血色属无神,主病凶 2.老、嫩:是判断虚实的标志之一 老舌——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或皱缩,舌色较暗 嫩舌——舌体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淡 3.胖、瘦: 胖舌 特征——舌体比正常人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胖大舌; 意义——多属水湿停滞 主病规律: 舌胖色淡白——气虚、阳虚 舌胖色红—— 里热 舌胖色紫暗 ——中毒 瘦舌 特征——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 意义——舌失濡养 主病规律: 舌瘦色淡白——气血两虚 舌瘦色红绛,舌干少苔或无苔 ——阴虚火旺 齿痕舌 胖大舌常伴有齿痕。

      若舌质嫩而不胖,有齿痕者,多属气血亏虚 4.点、刺 特征——点是指蕈状乳头增大,数目增多,乳头内充血水肿; 刺是指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尖锋,形如芒刺 意义——脏腑阳热亢盛,血分热甚 结合点刺的部位还可推测热在何脏 5.裂纹 特征——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深浅不一,多少不等,统称为裂纹舌性裂纹舌沟裂中无舌苔覆盖;先天性裂纹舌沟裂中有舌苔覆盖 意义——由舌体失养所致,是全身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 主病规律:舌色浅淡而裂——血虚; 舌色红绛而裂 ——阴津耗损 三、舌的动态 1.痿软 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 意义——伤阴;气血俱虚 主病规律 舌痿软而红绛少——外感热病后期,邪热伤阴; 内伤久病,阴虚火旺 舌痿软而枯白无华——久病气血虚衰 2.强硬 特征——舌体失其柔和,卷伸不利,或板硬强直,不能转动 意义——主热入心包;或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 3.歪斜 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 意义——肝风夹痰,或痰瘀阻滞经络 4.颤动 特征——舌体不自主地颤动,动摇不宁 意义——动风的表现之一 主病规律 病理 舌色淡白而颤动 --气血两虚。

      舌红少苔而颤动 --阴虚 舌绛紫而颤动 --热盛动风; 5.吐弄 特征——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 伸舌即回缩如蛇舐,或反复舐口唇四周者,称为弄舌 意义——心脾有热 主病规律: 病危而吐舌,多为心气已绝 弄舌多为热甚动风先兆或先天愚型患儿 6.短缩 特征——舌体卷缩、紧缩,不能伸长、严重者舌不抵齿 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主病规律: 舌短缩,色淡或青紫而湿润 --寒凝筋脉或气血虚衰 舌短缩,色红绛而干 -一热病伤津 舌短缩而舌体胖大 --风痰阻络 绊舌 -- 指先天性舌系带过短,无辩证意义 四、舌下络脉 1.分布、形色: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管径小于2.7mm,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五分之三,颜色为淡紫色 2.意义: 舌下络脉细而短,色淡红,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和舌下粘膜色偏淡 ——气血不足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紫红、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状;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瘀血结节——血瘀 望舌苔: 一、苔质 1.薄、厚苔: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 薄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苔,又称见底苔见于正常人或表证。

      厚苔——透过舌苔见不到舌体的苔,又称不见底苔见于里证 2.润、燥苔:主要反映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润苔: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见于正常舌苔;或疾病过程中津液未伤 滑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主寒、主湿 燥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 津液耗损;湿浊内阻,津液不能上承 糙苔:苔质粗糙 热盛伤津之重症秽浊之邪盘踞中焦 3.腻、腐苔 特征 1)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中间厚边周薄,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易脱落 垢腻苔--苔腻而垢浊 滑腻苔--苔腻而湿润滑利 燥腻苔--苔腻而干燥少津 粘腻苔--腻苔上罩一层白色或透明的稠厚粘液 2)腐苔:苔质颗粒粗大而根底松浮,如豆腐渣堆铺于舌面,边中皆厚,揩之易脱,舌底光滑. 松苔--苔质疏松,颗粒明显常见于腻苔、厚苔的欲化阶段 脓腐苔--腐苔上粘厚一层,有如疮脓 霉苔--舌上有糜点如凝乳或饭粒,揩之即去,旋即复生,揩去处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 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 腐苔--主胃气衰败,湿浊上泛 松苔--湿浊之邪欲解 霉苔--气阴两虚,湿热秽浊之邪泛滥 4.剥苔、类剥苔 特征 剥苔:指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

      根据剥落的部位和范围不同,剥苔又分为前剥苔、中剥苦、根剥苔、花剥苔和镜面舌 类剥苔:是指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可见 地图舌:指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剥落部位时时移动者 意义 主胃气匾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 主病规律: 舌红苔剥——阴虚 舌淡苔剥或类剥苔——血虚,或气血两虚 镜面舌,舌色红——胃阴干涸 舌色白光白如镜——营血大亏,阳气将绝 花剥苔,苔腻滑 ——正气已虚,湿浊未化 二、苔色 1.白苔 特征——苔色白,透过舌苔可以见到舌体者为薄白苔;苔色白,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体者为厚白苔 意义——主表证、寒证须结合苔质、舌质等情况综合分析 主病规律: 舌苔薄白而润——正常舌象;表证初起;里证轻证;阳虚内寒 舌苔薄白而干——风热表证 舌苔薄白而滑——外感寒湿,或水湿内停 舌苔白厚腻 ——湿浊、痰饮、食积内停 舌苔白厚腻而干 ——湿浊中阻,津不上承 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温病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 苔白而燥裂,扪之粗糙——燥热伤津 2.黄苔 特征 淡黄苔:在薄白苔上出现均匀的浅黄色; 深黄苔:苔色黄而略深厚; 焦黄苔:正黄色中夹有灰褐色苔,如烧焦的锅巴。

      糙苔:苔黄干燥糙硬 黄瓣苔:苔黄干涩中有裂纹如花瓣形 黄滑苔:苔黄润滑 意义 主热证、里征淡黄苔为热轻;深黄苔为热重;焦黄苔为热极 主病规律: 薄黄苔 ——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 黄白相兼苔 ——表证处于化热入里、表里相兼阶段 黄腻苔 ——湿热蕴结、痰饮化热,或食积热腐 黄糙苔、黄瓣苔、焦黄苔——均主邪热伤津,燥结腑实之证 黄滑苔 ——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阳虚之体感受湿热之邪 3.灰黑苔 特征——灰苔与黑苔同类,灰苔即浅黑苔 意义——主里热或里寒的重证 主病规律: 灰黑苔,舌面湿润,舌质淡白胖嫩, ——阳虚寒湿、痰饮内停 黄腻灰黑苔 ——湿热内蕴,日久不化 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热极津枯 霉酱苔——宿食湿浊久积化热上熏;血瘀气滞;湿热夹痰 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 一、舌象分析的要点 1.察舌的神气:主要反映在舌色和舌体运动方面 有神气——舌色红活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 无神气 ——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便 2.胃气盛衰在舌象上主要表现为舌苔的生长情况 有根苔 ——有胃气的征象 ①舌苔中厚边薄,紧贴于舌面,苔底牢着; ②舌苔松厚,刮之舌面仍有苔迹; ③厚苔脱落,有苔能逐生之象。

      无根苔 --无胃气的征象 ①舌苔似有似无,甚则光剥如镜; ②苔苔松腐,刮之即去,舌面光滑,舌苔不易复生 3.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 疾病是邪正斗争的综合反映,舌体与舌苔是从不同角度反映病理变化 舌体与舌苔必须进行综合分析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邪正盛衰 2.区别病邪性质 3.分析病位与病势 4.估计病情预后 诊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的影响 2. 饮食或药物的影响 染苔:饮服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着色,称为染苔 特征——短暂出现;不均匀分布;可经揩舌除去;与病情不相符 3.口腔情况的影响 4.伸舌姿势、伸舌时间的影响 二、舌象的生理变异: 1.年龄因素:儿童舌质多淡嫩,舌苔少或剥;老年人舌色较暗红或紫暗 2.体质、禀赋因素:正常生理变异的舌象可以有先天性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等,多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较弱者 3.性别因素:女性月经期可见舌质偏红,或舌尖边有红刺 4.气候、环境因素:如夏季暑湿盛,舌苔多厚,或有淡黄色;秋季燥气当令,苔多薄而干;冬季严寒,舌常湿润 属于生理变异的舌象,往往长期不变,且无其他临床症状,与病变前期的病态舌象不同 三、舌体与舌苔综合分析的原则: 1.舌苔与舌体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之综合。

      如: 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主实热证 舌体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 舌体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热极津伤 青紫舌,白腻苔--气血瘀阻,痰湿内阻 2.舌苔与舌体变化不一致,则应综合分析二者的病因病机及其相互关系如: 淡白舌黄腻苔--虚寒之体感受湿热之邪 红绛舌白滑腻苔--外感热病营分有热,气分有湿;或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或饮食积滞 四、舌苔厚薄变化的临床意义: 反映邪正相争的过程,以逐渐转变为佳 1.舌苔由薄变厚 --邪气渐盛,为病进 2.舌苔由厚渐化,舌上复生薄白新苔 --正气胜邪,为病退 3.薄苔突然增厚 --邪气极盛,迅速入里 4.厚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薄苔 -- 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五、舌苔润燥转化的临床意义: 1.舌苦由润变燥 --热重津伤;律失输市 2.舌首由燥转润 -- 热退津复;饮邪始化;热入营血 六、舌苔有无、消长及剥落情况的临床意义: 能测知胃气、胃阴的存亡 反映邪正盛衰的变化,判断疾病的预后正气渐衰舌苔剥落后,复生薄白之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