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自然观浅析.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7362539
  • 上传时间:2018-07-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8.4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自然观浅析路 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24)摘 要:人与自然特别协调,人对自然非常亲和——这是日本民族自然观的最大特征平和丰饶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亲和自然的感情,它是形成日本人独特自然观的重要条件 日本人的自然观在两个领域中表现得最明显:一个是文学艺术、一个是宗教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日本人的自然观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从文化的角度看,又有其狭隘性我们还应该注意日本自然观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延伸,经济上像日本对外贸易的“绿色效应”;政治上像日本政府在世界环保问题上的某种积极姿态,被认为是日本为实现“大国梦”而抛出的一张“环保牌” 关键词:协调 亲和 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一人生活在自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人与自然有对立或对抗的一面,又有协调融合的一面,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民族中,倾重的方面和程度不同而已绝对对立的,可以说,没有相对协调的呢,世界上倒有一个,那就是日本人与自然特别协调,人对自然非常亲和——这正是日本民族自然观的最大特征 日本人自古就认为,人和自然(天、地、日、月、山、水、草、木、鸟、兽等)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人和自然没有明显的区别,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种类,应与自然亲善地共生共存,人不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相反地,应该顺从自然,热爱自然。

      与自然交往,与自然对话,回归自然,在日本,是令人愉悦的事情,是高雅的情趣,甚至被视为一种美德在岛国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接触最多的是树木他们赞美树木强大的生命力,感激树木给人的恩惠,食物、住房、船只、衣服等几乎都是树木提供原料 近代以来,日本工业高速发展,耕地面积扩大,城市化步伐加快,但现在全国仍覆盖着67%的森林,而且其中54%是天然林这与日本人的自然观不无关系对自然的亲和感情,风土气候特征,加之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使日本人产生很强的季节感,对四季循环变化有着极其纤细而敏锐的感受,这是日本人自然观另一重要特征日本没有荒漠,山岭绵延,河流交错,地面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日本地形是狭长的南北走向,两端虽然存在着寒带和热带的很大差异,但主要部位处在温带,所以整体来说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基本上没有受到经常性的大自然的严酷压抑可以说,平和丰饶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亲和自然的感情,它是形成日本人独特自然观的重要条件大自然有时也会给日本带来灾难,特别是突发性的台风、大地震等,但日本人却认为那是自己有错有罪激怒了神,或是神“充满慈爱”的考验日本人对自然岂止是爱好、亲和,实际上已经达到崇拜乃至神化的程度。

      日本人的自然观和他们的宗教观是一致的二日本人的自然观在两个领域中表现得最明显:一个是文学艺术;一个是宗教或者说,日本人的自然观跟文学艺术和宗教联系特别密切先说文学艺术在日本文学中,人与自然的融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将自我投入自然之中,叫做“投入自然”;一是将自然吸收到自我之中,叫做“吸收自然” 无论哪一类,都是将人与自然一体化,即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统一,也就是所谓1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总第120期)“天人合一” 日本人自然观的重木情缘在文学中有种种 体现据日本学者统计,《万叶集》 写的149种草 木中,木就占66种他们也十分尊重与木相连的其他植物,特别是花 《古今和歌集》 到《新古今 和歌集》的歌素材,几乎都与植物联系一起通 览这个时代创作的数千首诗歌,就可以想象出当 时的植物分布情况 一位日本学者说:“日本文化 形态是由植物的美学支撑的 ” 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四季自然美占有突 出位置自古以来,日本文学家以自然为友,很 了解自然的心,即自然的灵性他们能敏感地掌 握四季时令变化的微妙之处,抚摸到自然生命的 律动季节感在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就明 显地表现出来,并影响到其后整个日本文学的发 展。

      20卷的《古今和歌集》,关于四季的诗就占6卷日本文学有效地利用季节变化中的自然 美,加深作品内涵和丰富人物的思想 《源氏物 语》 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和草木的千姿百态,并以四季的推移和自然景物的变化 来反映主人公源氏的感情波澜、 众多人物的神态 心理、盛衰荣辱的人世变迁和歌艺术美的源泉 之一就是摄取自然景物及其在四季中的变化 一些和歌集完全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分类,许多歌 纯粹是季节歌俳句更是“无季不成句” 日本的散文世界更是与四季自然风物分不 开其中,平安时代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和镰 仓时代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被公认为日本散文的双璧,他们对四季自然变化表现了极其纤细和 多彩的感受性 日本的建筑讲究自然形态,如出云大社、伊 势神宫等有悠久历史的神社的神殿,几乎不用色 彩和装饰,而仅仅利用直线形白色原木来显示其 结构美和自然美 日本的园林艺术也很能体现他们的自然观 就庭院来看,并不像西方那样显示征服自然的意 志这种庭院非常讲究自然情趣,如京都的龙安 寺,那里有山,有海,有神的世界,有人的世界, 有生,有死,是世界本身的象征性的表现,换言 之,它就是微观的大自然 接下来,再看看表现在宗教上的日本自然观。

      日本的自然,与其说是人改造的对象,不如说首先是敬畏和信仰的神 日本人崇拜自然与崇拜祖先神相结合,将自然神化,将自然和神一体化古代日本民族的信仰以自然崇拜为基础,以原始神道为主,以万物有灵为中心思想如果追根溯源,神道不过是自然崇拜的泛灵论在日本,神社总是和树林在一起神社里有神殿其实日本的神道本来是没有神殿的,因为原来认为树林本身就是神,或者认为神是降落在林中的大树上的 日本的神社还有据说是神的使者的动物,如稻荷神社里有狐狸,三轮神社里有蛇,天神神社里有牛等等,这说明动物本身也是神日本神道信仰的先祖神,首先就是太阳神和树神日本佛教有一句口号:“山川草木悉皆成佛”,它的意思是,佛性不仅人有,也不仅众生有,就连山、川、草、木都有;众生乃至无生命的山川都可以成佛这就是泛灵论对佛教的影响正是这种影响,使佛教产生了巨大变化,原来以人为中心的佛教,到此变成了以自然为中心也正是由于这种影响,佛教才在日本扎下了根建立在泛灵论基础上的宗教观念有明显的平等趋向这种平等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也在人与动植物之间作为大自然一员的人,并不认为他们周围的动物、植物与自己是不同的,而是认为动植物乃至山川都和人一样有着灵魂 它们本来是和人一样的,只不过是偶然以动植物或山川的面貌出现在现世,当然也都要返回彼世。

      也就是说,人、动物、植物都在彼世和现世之间反复不断地来回循环本来佛陀说,众生即有生命的东西,悉有佛性,而日本佛教把众生从生物扩大到没有生命的东西日本禅宗的开山祖道元,更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这个经典性的话,解释为一切皆是佛性,认为一粒米、一滴水都是活着的佛陀的生命,因此不能随便处理这种自然信仰或宗教观念,古代中国也有,即所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把存在天地间的生物与无生命的东西,都视为一体日本佛教使其更彻底,特别是道元之说,简直把人、神和自然的统一发挥到了极致三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日本人的自然观是有积极意义的环境破坏是21世纪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2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总第120期)把征服自然无条件地视为善的思想,曾经长期地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国 征服自然的技术飞跃发展着,人能够从自然中获取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巨大财富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大发展的代价,破坏自然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而且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地球的沙漠化、热带雨林的破坏、森林的毁灭,其中任何一个现象都足以威胁人类的生存 这是一个严重的危机,它不是人类某一局部文明的破坏,而是人类整个文明崩溃的危机。

      要想把人类从这种危机中解放出来,需要采取有力的对策,需要科学的措施,同时也必须深入考虑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认识上、思想观念上做出重大调整和改变历史研究表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既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也不是作为产业革命的后果而表现出来的,应该说从1万年前就开始了只是当时从地球的整体来看还是局部问题,还不足以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 那时整个地球除了一部分沙漠地带外,都覆盖着青翠的森林而在农耕畜牧文明开始以来约1万年期间,平地上的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逐步建立起来的城市文明,特别是近代产业革命,又大大加快了对自然的破坏,终于出现了现在这种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从环保的立场出发,对有些人的思想也不妨重新评价苏格拉底、耶酥、释迦、孔子被称为世界的四大圣人他们都是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人,基本上是属于同时代的思想家但是他们的伟大思想是建立在农耕畜牧文明之上的,那就必然是肯定人对自然的统治 由此而产生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再往后,认为人具有其他一切动物所无的神的理性,因而人统治包括其他动物在内的自然乃是天经地义这种思想在欧洲特别强烈一端放着作为自我的人,另一端放着作为物质的自然,这样的人愈是从科学上来认识自然,就愈能统治自然;对自然的统治就是文明的方向——这就是近代的主流文明观。

      福泽谕吉也吸收了这种思想现在,我们还要继续沿用这些思想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作为我们自然观的基础吗?把人看作是自然中特殊的存在,接着又把自己摆在世界的中心地位,一味地征服自然,破坏自然,最后要失去自己所生存的世界,这绝不是当今人类聪明的态度和做法聪明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与此相对或相反的另外一种,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日本人的自然观,看到它在环境保护上的积极意义不过,从文化的角度看,日本人的自然观,有 其局限性、狭隘性日语中本来没有“自然”这 个词,它的概念也并不与中国的“自然”或欧洲的“NA TURE” 相对应在最能体现日本人自然 观的神道教中,“自然” 的最大范围仅仅是“大八 洲”这一范围这反映了日本人世界观的一个显 著特点,即在思维方式上,日本人缺乏超越性 他 们所谓的 “自然”,多是自己周围的事物、 自然物、具体的东西、与自己休戚相关的狭小的自然,而 不是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的把握,不是一个含有哲 学意蕴的概念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日本人的许 多作为了比如,日本对国外的资源利用再比 如,日本在国外的一些环保行为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日本人“大八洲”自然观的扩展,是由最早 的保护自己的村落“自然”到保护日本的“自 然”,再发展到保护近邻国家的“自然”,避免使 自己受到损害。

      日本人的自然观,还可以从经济和政治的延伸上去看 “环保”是日本的“名牌”,日本出口 的工业、农副、食品、化妆、服饰等产品,对外 “援助” 和贷款项目以及旅游业等,大多涂上一层 “绿色” 从经济效益考虑,日本也需要宣扬甚至 夸张这种源于自然的色彩,发挥“绿色效应” 当这里出现问题时,企业或政府是要认真对待的 据说日本产业的公害现在几乎都能克服,但是环 境的治理、保护,远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经济 和消费规模的大幅增长,废气、废水、垃圾等也 大量增加,各种公害仍日益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形象 所以,日本政府在以往环保立法的基础上, 又通过《环境白皮书》,提出了“环境立国” 的新 战略,把21世纪定位为“环境世纪” 不过,这 方面,也出现一些说怪不怪的现象,例如日本公 然藐视国际捕鲸委员会的禁令,每年捕杀数百鲸鱼,理由是进行“科学研究”,还有所谓“文化意 义” 日本捕鲸协会主席中岛桂一称,“鲸鱼肉是 大海的礼物,数百年来(下转第89页)3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总第120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接第83页)一直是日本人的日常食物。

      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 尝到鲸鱼肉,了解日本的文化传统 ”但世界环保组织指出,日本政府所谓的“研究”计划,实 际用意是绕过商业捕鲸禁令,借科研之名来掩饰 商业行为事实上,日本“科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大洲和大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地图的阅读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海陆变迁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经纬网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气候(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2025-2026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地理】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土地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水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交通运输+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多样的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农业第一课时导学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