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物理《密度》说课稿.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八年级上物理《密度》说课稿 文章来源教师范文吧.Jsfw8.coM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密度这一节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密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试验理解密度的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积一致的不同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不等,说明物质在这方面的性质上存在差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探究利用探究结果让学生思考,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其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这反映了物质的一种性质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二、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2.过程与方法(1)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2)初步把握通过试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勉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四、教学方法边探讨、边试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学准备:天平和砝码三套、边长为1CM的正方体木块、铁块、铝块各一个,10m3、20m3、30m3的正方体木块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从生活经验上对知识有一定的感知,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但对密度的相关知识十分的陌生本节课让学生亲自进行试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的试验操作能力,(三)教法、学法教法:试验法、讲解法等学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等(四)教学过程程设计第一环节:引入,提出问题问题:体积一致的木块、铁块、铝块,它们的质量一致吗?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其次环节:试验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天平和正方体木块、铁块、铝块各一个,并告诉学生三种物体的边长分别为2CM请三个组的学生利用天平称出三种物质的质量另外三个组的学生根据边长计算出这三个物体的体积2、引导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得出:体积一致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是不一致的3、再出示体积为10m3、20m3、30m3的正方体木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如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也会增加到原来的2倍吗?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吗?(1)引导学生进行猜想,(2)设计试验: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交流,设计试验步骤。
3)试验验证:请各个组的学生合作试验进行探究,试验中同学们要认真观测思考,及时提出试验中不足和需要考前须知,并根据试验数据,在教材坐标图上描点4)归纳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试验数据,学生自行探讨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第三环节:学习新知1、在试验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体积一致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这个比值的不同就是每一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我们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2、教师引导学生从运用比值定义法推导出密度的定义再根据密度的定义引导得出密度公式:ρ=m/v及引导学生写出变形公式:m=ρv和v=m/ρ3、引导学生学习符号的意义及单位单位换算:1g/m3=1×103Kg/m34、让学生自己在密度表中找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譬如:冰、蜡、铜、铁、煤油、酒精、水等物质的密度并根据密度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譬如水的密度1.0×103Kg/m3的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在说意义时着重强调:“某种物质〞和“质量的单位〞,学生很简单把后面的质量单位说成密度单位。
并要求学生牢记水的密度,在做题时作为已知条件应用第四环节:课堂小结1、在试验探究时大家应当注意什么?2、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文章来源教师范文吧.Jsfw8.coM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