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天贵福的启蒙教育与宫廷生活.doc
6页洪天贵福的启蒙教育与宫廷生活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王朝的兴衰存亡与皇位继承人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唐代诗人罗 隐《炀帝陵》有云:“君王忍将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便是慨叹隋炀帝杨广荒淫暴戾, 巡游无度,结果命丧江都(今江苏扬州) ,被草葬于城郊,使隋朝存世不到 40 年就寿终正 寝也正因为如此,历朝统治者均 10 分重视对下 1 代的培养以清代为例,皇子 6 岁便入 上书房读书,跟随专门的老师诵习 4 书 5 经 天王洪秀全所指定的接班人是自己的长子洪天贵福关于洪天贵福的启蒙教育与宫廷生 活,包括其登极后的命运,迄今尚未有专文论及洪天贵福的资质究竟如何?他在宫廷中 究竟接受了何种教育和训练?以幼天王的身份兵败被俘后,他的表现究竟如何?考察此类 问题不仅可以充实对洪天贵福其人其事的研究,还有助于从另 1 个侧面了解洪秀全的行为 和思想本文尝试结合近年来新近公布的洪天贵福被俘后的亲书自述等原始资料[①],就 上述问题作 1 尝试性的探讨 (1) 1849 年 11 月 23 日晨(清道光 2109 年 10 月初 9 日卯时[②]) ,洪天贵福出生在广东花 县官禄 村;生母名叫赖莲英[③],即后来太平天国文献中所说的“又正月宫”。
洪天贵福降 生时,恰好有群鸟栖息在其屋顶上,飞鸣数日不散后来,太平天国便将这种所谓的祥瑞 之兆写进了正式出版的书籍中,说“万鸟来朝,早征幼主降生之瑞”[④] 当时,洪秀全远在广西紫荆山区酝酿起义,具体家务均交给其族弟洪仁玕代为料理受 洪秀全的嘱托,洪仁玕代为婴儿取名他预先写了多张纸条放进筒内,此刻便用筷子钳起 1 张,得“天贵”两字,这便是洪秀全长子洪天贵 1 名的由来洪秀全 1 度将其长子的名字 改为洪贵福,后来又在其原名上添加 1 个“福”字,改称洪天贵福清方则把他的名字误传 为洪福瑱[⑤] 次年 6 月,即正式揭帜起义前夕,洪秀全特地派遣黄盛爵、侯昌伯两人潜赴花县,将自 己的家眷接到广西会合黄、侯两人是在晚上赶到的,据他们事后描述,当晚屋顶上发出 1 道红色圆光,远处乍 1 看以为是房屋在燃烧,走近后发觉光环逐渐升高褪散于是,太 平天国官书日后又据此加了 1 笔:“红光绕室,足验天启发迹之祥 ”[⑥]按照中国传统的计 算年龄的方法,这 1 年洪天贵福才 2 岁,实际年龄尚不足 8 个月 起义立国后,天王洪秀全随即册立洪天贵福为“幼主”,其身份相当于过去的皇太子[⑦]从时间上推算,洪秀全此时还没有别的儿子出世。
如此早早地立储,而不是等到时机 成熟之时,通过考察甄别,在所有的子嗣当中挑选 1 个最为中意的人选,这是太平天国不 同于清王朝的地方[⑧]就这样,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尚在牙牙学语的洪天贵 福被立为太平天国的储君、洪秀全未来的接班人,尽管太平军此时还只是 1 群“流寇”,尚 未占据 1 寸疆土 随后,士气高涨的太平军 1 举攻克了永安州城,接着突围北上,迭攻桂林、全州不久, 太平军又跳出广西,挥师湖南,沿长江顺流而下,1 路高歌猛进,直至于 1853 年春定都天 京(今南京) 洪天贵福正是随着这股铁流,从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来到了江天 1 色虎踞龙盘的金陵古 城,只是他此时年仅 5 岁,因而对这段辉煌的太平天国开国史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忆或印 象天朝宫殿(俗称“天王府”)建成后,洪天贵福便住了进去,从此便被高楼危墙与外界 隔绝开来直到 11 年后天京沦陷,他始终没有出过宫城之门[⑨] 儿时的洪天贵福任性顽劣,有关他的故事传到了宫外,乃至惊动了权倾 1 时的东王杨秀 清1853 年 12 月 25 日,杨秀清在向洪秀全抖落天父下凡的威风时,小题大做,干涉洪秀 全的家务事,其中便谈到了管束幼主洪天贵福的问题。
杨秀清先是以天父名义降旨说:“即 今幼主,我天父降生,虽性本善,然亦要及时教导,方不至性相近而为习相远也现今将 其初生本性顺机教导,使其炼得正正,为天下万国楷模,使天下万国皆为法则观其所言 所行,合乎天情者,则可任其所言所行;若有不合天情之处,便要节制,切不可任其率性 所为 ”接着,天父(杨)上门兴师问罪,下令杖责洪秀全 410,在洪秀全甘愿受杖和北王 韦昌辉等人苦苦哀求的情况下,方才收回成命天父下凡的闹剧结束后,双方恢复了君臣 名分,杨秀清又奏陈天王说:“天父圣旨,命 2 兄要将幼主时时教导,须要教得好好,使其 1 言 1 行,1 举 1 动,总要合乎准则,不可任其心意所向譬如天父降雨之时,幼主意欲出 去游玩,若任其意游玩,是(势)必雨淋身湿即此 1 事,就要节制,使其天晴之时方可游玩 ”[⑩]杨秀清话里话外,分明是在批评洪秀全教子无方,对洪天贵福过于娇宠 两天后,杨秀清在以臣下的身份拜谒天王时,又唠叨起了管教洪天贵福的话题他说: “……我主 2 兄曾经上过高天,得蒙天父亲自 11 教过,然后始差下凡,为天下万国真主, 今日尚且有错,还要劳天父下凡教导,何况我幼主年轻未知人性,尚属婴孩?今将天父所 赐景物戏弄破坏则可,至若既知人性,将来天父赐来宝物甚多,若是任其心性,把来故意 戏弄破烂则不可。
务要其体念物力维艰,为天下法则 ”[11]这等于捎带着把洪氏父子又数 落了 1 遍 (2)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居功自傲,权力欲日益膨胀,不时借天父下凡的名义羞辱洪秀全, 逼迫其就范不过,单就插手幼主教育问题 1 事而论,杨秀清虽有借题发挥之嫌,但其所 言却不无道理事隔不久,洪天贵福正式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这与杨秀清的干预似乎不无 关系 洪天贵福 6 岁开始读书因为内宫不允许有别的男性居住或出入,所以,洪天贵福最初 的启蒙老师是比他年长 10 岁的同父异母姐姐洪天姣[12]后来,出于对洪天贵福教育问题 的重视,洪秀全也亲自过问此事,只不过受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的左右,他向自己儿子所灌 输的东西颇为独特 上帝教教义是洪秀全对洪天贵福实施教育的核心内容太平天国以宗教起家,又以宗教 立国,因此,在洪秀全看来,既然洪天贵福日后是自己的接班人,那么,他首先就得继承 自己所手创的宗教学说 据洪天贵福后来自述,他在宫中先后读过太平天国刊行的《10 全大吉诗》 、 《3 字经》 、 《幼学诗》 、 《千字诏》 、 《醒世文》 、 《太平救世诏》 、 《太平救世诰》 、 《颁行诏书》 [13]那么, 这些书都讲了哪些具体内容呢? 《10 全大吉诗》又名《天父上帝言题皇诏》 ,1853 年刻印,内收假托为上帝所昭示的 10首诗,讲述洪秀全奉上帝之命下凡救世、众人须真心信实才能升天享福的道理。
《3 字经》 , 1853 年刊行,属启蒙读物,全书 3 字 1 句,共 352 句,讲述上帝的权能和天王奉命下凡救 世的使命,劝导幼童拜上帝,守天条,修好炼正 《幼学诗》 ,1851 年出版,共收 5 言诗 34 首,分别以敬上帝、敬耶稣、敬肉亲和朝廷、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道等为题 《千字 诏》即《御制千字诏》 ,1854 年刻印,同样也是幼学读本,4 字 1 句,共 276 句,讲述上帝 创造天地万物、耶稣救世赎罪的神迹故事和洪秀全奉命下凡起义立国的历史 《醒世文》 , 1858 年刊行,分别告诫官、兵、民和敌军,阐明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政策 《太平救世诏》1 书不见于太平天国书目,不知何指,恐系洪天贵福误记 《太平救世诰》初刻于 1853 年, 起初叫《太平救世歌》 ,次年改为现名,因以东王杨秀清名义颁行的文献称“诰”(“诰谕”之 省称)而得名,内收假托杨秀清撰写的诗文,阐述上帝的权能、东王本人的使命和君臣兄 弟之道 《颁行诏书》 ,1852 年刊行,辑录杨秀清、萧朝贵会衔发布的 3 篇檄文,阐述太平 天国的政治和宗教思想 不过,洪天贵福所开列的这份书目并不完整1 个有益的线索是,为了推行教化,洪秀 全曾给自己的后宫(即“娘娘”)订立了 1 个读书计划,规定“每日读书 1 章,轮读诗 1 首, 礼拜日加读天条。
……每日先读书 1 章,后读诗 1 首1 日读旧遗 1 章,1 日读新遗 1 章” [14]文中的“旧遗”、 “新遗”分别指太平天国根据基督教《圣经》修订出版的《旧遗诏圣书》 (《旧约》 ) 、 《新遗诏圣书》 (《新约》 ) ,1853 年印行;“诗”指洪秀全专为后宫撰写的宗教 伦理诗,1857 年合辑出版,取名为《天父诗》 ;“天条”指《天条书》 ,初版于 1852 年,内 收 10 款天条、赞美经和各式祷告上帝的奏章上述上帝教典籍,包括后来陆续出版的《天 父圣旨》 、 《天兄圣旨》 、 《太平天日》等书,洪天贵福照理也应当读过 洪天贵福的日常生活也同宗教密不可分每天就餐之前,他照例要祷告上帝,口中念叨 “感谢上帝,祝福有衣有食,无灾无难,魂得升天”每逢举行 7 日礼拜仪式,他还要念诵 赞美经: 赞美上帝圣神为天帝父, 赞美基督为救世天圣主 真道岂与,世道相同, 能救人灵,享福无穷 智者踊跃,接之为福, 愚者省悟,天堂路通 天父鸿恩,广大无边, 不惜太子,遣降凡间, 捐命代赎,吾侪罪孽, 人知悔改,魂得升天[15] 洪秀全所手创的宗教是 1 个中西合璧的宗教,其源头来自西方基督教在起义初期,上 帝教极大地迎合了下层民众的心理,成为太平军将士征伐江山的巨大精神源泉。
然而,随 着时间的流逝,上帝教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从而逐渐失去其原先的感召力,既无力继续 充当太平天国的精神支柱,也无法阻遏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人心离散等现象的出现 [16]洪仁玕于 1859 年总理朝政后,很快就意识到了这 1 日益蔓延的信仰危机,认为“天朝 初以天父真道蓄万心如 1 心,故众弟只知有天父兄,不怕有妖魔鬼”,而“今因人心冷淡, 故锐气减半耳”[17]为了重新收拾人心,洪秀全 1 味强化上帝信仰但是,洪秀全后期的 宗教实践已不再像前期那样含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很难寻觅到什么足以真正振奋人心的内 容,而是动辄便说“爷哥朕幼”(指天父、天兄、天王本人、幼主) ,沉溺于渲染自己作为真 命天子的权威,甚至 1 度将国号改为“上帝天国”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洪秀全为构建宗教 理论殚精竭虑,但他的 1 切努力终究流于迂阔,不切实际,故而与事无补忠王李秀成便 对此举抱有抵触情绪,在其“自述”中再 3 批评天王“1 味靠天”、 “言天说地”以洪秀全这样 偏执虚诞的心态,辅以空洞乏味的宗教说教,很难想象能对洪天贵福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下述事例正说明了这 1 点曾有 1 位名叫熊万泉的清朝降官投其所好,特意训练了 1 只 青鹦鹉进献给洪秀全。
这只鹦鹉会说话,每天都说“亚父山河,永永崽坐,永永阔阔扶崽坐” “亚父”指上帝, “崽”指洪秀全和他的子孙洪秀全大喜过望,在宫中用银笼将鹦鹉圈养起 来1861 年 6 月 19 日(天历辛酉 101 年 5 月初 9 日) ,他还郑重其事地专门就此颁布 1 道 诏旨,说这只鹦鹉是上帝恩赐的“瑞鸟”,所讲的话是“上帝圣旨”[18]时年 13 岁的洪天贵 福正是在鹦鹉之语的伴随下成长的在被俘后的亲笔自述中,他先后两次提到这只青鹦鹉 会讲什么话[19]可见这 1 细枝末节在洪天贵福的宫廷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之重,以至于使 他刻骨铭心 除宗教教义外,洪天贵福还接受了 1 些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孝亲观念便是其中之 1 在儒家眼里,孝道与治道原本是相通的, 《论语·学而》便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 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也就是说,倘若人人都能成为孝子,自 然也就不会有人犯上作乱了历代封建王朝之所以标榜以孝治天下,其中的奥妙也就在此 太平天国 1 脉相承,同样 10 分重视孝亲观念,强调“人伦有 5,孝弟为先”,宣称“孝友既 尽,出仕事君,移孝作忠,能致其身”[20]10 款天条系从《旧约·出埃及记》中的摩西 10 诫演变而来,既是上帝教的宗教诫律,同时又是太平天国的法律准绳,其第 5 天条的内容 便是“孝顺父母”,严申“凡忤逆父母者是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