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塑造及借鉴-2019年文档.doc
11页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塑造及借鉴收稿日期: 2014-12-11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3KJB560017); 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编号: YKJ201222);江苏省博士后基金(编号: 1401008C)1 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功能与特征 绿化景观可以有效保护校园环境, 改善小气候, 降低城市噪 音,并可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结合户外活动设施的设计,可提 供一个晨读、 放松心情的好场所 大学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为师生提供回归、 亲近自然的学习场所 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 绿化景观与历史建筑形成了宁静而清幽的自然环境 (图 1、图 2) 国外大学绿化景观的特点是开敞自由, 尺度较大 界面是靠自然 地貌和树木来围合与界定, 树木或其他植物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 构成自然边界 绿地营造采用大规模的观赏绿地, 有露天和遮阴 的不同区域, 不仅能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对比, 而且能为使用 者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创造出不同的小环境 草坪周边所植的 尺度适宜的树木增添了空间的围合感 户外草坪的规划注意自由 式、规整式等的搭配,以满足师生密切接触自然的心理需求绿 化对增加空间层次中尤为重要,以各种高度、密度的植被为主, 以景观和部分的设施配套,包括草地、灌木带、林带和花圃等。
滨水区绿化是校园空间的重要方面, 在设计中常结合沿岸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化开放空间,滨水绿化带也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西蒙兹说过: “理解人类自身, 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 重需求和体验要求, 是景观设计的基础 ”校园绿化景观通过植 物间色彩、形态、层次的合理配置,形成绿地景观的组织绿地 空间形态经过巧妙的组织或加以人工修饰, 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 观效果 它的生态和景观效应体现了“与自然共融”的品质 校 园绿化景观有多重属性和相对应的功能,如晨读、聊天、沉思的 多功能空间常有游憩、交往、文化、教育的功能;而陶冶人情操 的自由性空间有多义模糊性等 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 境的最佳组合 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作为衡量居住成败以及居者适 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 [2] 2 绿化景观场所性塑造2.1 多样化的空间形态及其划分 大学校园生活需要多种聚合与交往空间, 国外大学除了建筑 物围合的空间外,绿化是重要元素在设计中只有均衡分布、比 例合理,以不同的形态、 密度和组合, 才能构成多样的空间层次 如空间划分可使本来单调的空间分隔成不同空间层次, 丰富了空 间形态又满足了多种活动要求; 空间依托感的形成是在大面积绿 地中设置高大的树木,使人们愿意向其接近,产生依托感、领域 感,起到无形的聚合作用;此外还通过构筑“灰”空间的方式, 如利用攀援植物形成廊架, 创造有文化意味的景观点, 区分交往 活动空间、学习思考空间、纪念性空间等,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
空间导向作用通过带状绿化来实现 空间围合运用植物围合 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给人以较强的领域感; 美国圣达菲社区学院 的设计中,建筑师 John Greer 把新校园规划成相互连接的建筑 群,它限定和包围了校园主要的开放空间 建筑群围绕的中央景 观,包括草坪、树林以及现代雕塑,其中树木和草坪是美国校园 设计的传统要素, 剩下的区域保持了自然状态, 建筑与绿化景观 融合在一起,校园设计洋溢着智慧和美学价值(图 3)[3] 华盛顿大学的绿化景观丰富, 同时为师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其丰 富的植物景观随着外形、 质感、 色彩的变化达到了高层次的设计 品质和美感(图 4、图 5)[3] 2.2 绿化景观的个性化特色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绿洲, 景观设计要满足绿化、 美化校园的 目的,更要强调校园环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大学校园的 景观设计需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水系、植被等,营造别具特色 的校园景观 [4] 绿化空间要充分利用环境、建筑及小品、自然 条件等创造出清幽宁静的自然环境, 以满足师生在课后和闲暇之 余休憩和畅谈, 生活区设计适当休息区和阅读空间满足学生的各 种需求,结合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小型园林,创造出典雅、安静、 优美的空间。
植物设计以浓阴的乔木配以季相变化, 丰富的花灌 木以及花台、坐凳、连廊、花架等附属设施,以营建文化气息浓 郁、环境清新、朝气蓬勃的景观空间2.3 道路系统与绿化景观 大学校园具有阵发性大规模人流活动的特点, 校内绿化空间 则要充分考虑方便交通,尊重人的行为规律,使路线短捷,在方 便人行走的同时也有效保护绿化空间 某些国外大学的科学实验 园结合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配置,结合周围适当的水源如池塘、 小河等,便于浇灌、排水及布置水景,并自然栽种花灌木还有 采用庭院、 组团、滨河绿带和道路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 形成点、 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绿化系统 2.4 建筑与绿化景观的 关系在校园中心区空间体系中, 绿化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主要 体现在以下 3 种形式:2.4.1 绿化与建筑的面积配置从大学校园主楼前方的绿化草 地和建筑间的关系看, 绿地虽面积上远大于建筑, 但建筑仍占有 主体地位隔着绿树掩映,草地延伸至远方,绿地仿佛直接导引 向建筑 如弗吉尼亚大学广场就是以绿地作为衬托, 营造出别具 一格的景观(图 6)2.4.2 绿化与建筑的布局结合绿化与建筑、道路系统规划密 切配合, 即考虑绿化空间对街景变化、 校园轮廓线“对景”的作 用,把绿地和建筑群有机组织在一起。
还可用绿色庭院形成组团 的方式,用连廊连接融入绿色景观的建筑单体等形成空间特色 此外利用水体、植物、雕塑等元素,使校园生活情趣怡然而生2.4.3 绿化与建筑的风格统一绿化与建筑主体构成整体,注重创造美的意境,为师生提供富有亲和性和实用性的室内外空 间 Humphry Reptor 认为哥特式建筑要配以圆形树,帕拉第奥 式建筑要配以尖形树, 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结构感, 形成较好的美 学匹配,艺术化地展示绿地优美而自然的效果(图 7)3 大学校园绿化景观丰富的表达形式3.1 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Charleszo Klauder 等提出了树木选择方面的实用主义标 准,如树木要能抵御暴风雨而不受损害,如挪威枫树、云杉、针 叶橡树不具备这一要求,就不要选用而悬铃木(无花果树)、 马栗树容易落叶,会使草坪和步行道难保整洁 John Edward Jefferies 建议,树木可按其高度、形状、木质、颜色、果实和 花来栽种,或视地形、季节变化、树的寿命及保养难易程度来安 排[5] 设计是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的设计原理, 以植物造景为主, 因地制宜地丰富绿地景观绿地分布合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条件下, 遵循原有地形地貌并适当改造, 体现 校园环境在时空上的连续。
校区因建筑密集且绿地面积不足, 需 充分利用边角地、道路旁空地,设置绿带、绿岛等,在创造师生 游憩场地的同时美化校区的貌(图 8)此外种植灌木和树篱可 以围合出块状的区域, 爬满藤蔓植物的花架可以起到遮盖棚顶的 作用并在地面上形成漂亮的阴影图案, 所以植物不是简单地填补 剩余空间,种植位置和品种选择应解决设计难题为目标来安排 植物景观的多样和丰富被认为是一种生态财富, 也是视觉品质的 重要组成校园的规划、 设计、 管理的绿色理念要求最大限度保护校园 环境,把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校园,加强校园景观的优 化和保护,增加校园物种的多样性,加强师生的低碳环保教育, 实现文化、资源、环境、生态等的可持续发展在校园园林绿地 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 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形成 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群间相互补充,既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又形成优美的景观, 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 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 的标准 [6] 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壮成长,要对土壤、光照、排水 等生态因子认真分析,做到适地种树同时以乡土树种为主,突 出植物的地域特色,兼顾近期和远期的效果 [7] 。
大学校园绿化 空间中的植物群落组合不是简单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藤本 植物的配置, 而要从适宜生长的本土群落中去寻找稳定、 健康的 植物组合,构建丰富的结构乔木能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 小生境条件并改善群落内部环境; 下层灌木或地被可增添林下景 致,弥补地形不足及保持水土 丰富的结构群落能形成多样的小 生态环境,为动物、微生物提供生存场所,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 环和持续稳定发展 [8] (图 9)绿化景观的设计应以地域条件 为基础, 配置符合地域特点的类型, 塑造可促进植物更替的环境 条件,满足生态功能并形成自身特色从图 10 可以看出,不同类型植物的吸碳释氧能力,其中常绿乔木的年均吸收CO2量和年均释放02量最高,乔灌木混合其 次绿化景观可促进碳氧平衡、吸收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还 有较强的吸滞尘埃的能力 大学校园的生态环保功能要在掌握植 物观赏特性和生态学属性的基础上, 合理加以利用并最大限度地 发挥植物的效益, 包括空间构筑、 美学观赏及直接或间接的经济 效益 [9] 植物根据单位叶面积蒸腾量分为多种类型,而通过蒸 腾作用可消耗大量辐射能,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发挥其增湿、 降温 和调节环境小气候的功能 [10] 。
3.2 屋顶花园的设计 屋顶花园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不但降温隔热效果好,还 能丰富建筑的第五立面, 能补偿建筑占用的绿化地面, 提高绿化 覆盖率, 是值得推广的大学屋面形式 东京庆应义塾大学新教学 楼上的现代屋顶花园, 保持了早先由日本的野口勇在同一地址上 设计的庭院精神, 尺度也与野口勇设想的接近并汲取其“自然再 现”的理论 设计用计算机来进行底板的构图创作, 形成多孔洞 的平台, 其中自然生长高杆草灌和树木 屋顶花园将一连串不断 变化的平面和路径连续融合在一起, 使人们自然地参与其中, 在 增加师生活动空间的同时,改善了局部小气候(图 11)[11] 屋顶花园对于开拓绿化空间、 建设绿色校园以及对美化大学校园 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屋顶绿化种植土的厚 度为 35、50、100、150、200 mm 等的绿化模式薄层土壤人工 基盘绿化采用的植物基本以防止土壤飞散的品种, 常绿或在植物地上部分枯干而土壤收缩力尚能保存的品种, 并且抑制土壤中水 分的蒸发,需选择植株不太高、 密集地覆盖在绿化地表面的品种 薄层土壤基盘的人工绿化所用的植物要在耐干性、 耐湿性、 抗风 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12] 。
3.3 垂直绿化设计低层和多层建筑墙壁栽种攀缘植物, 进行垂直绿化, 能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夏季暴晒及骤雨造成建筑物表面的温差变化, 使绝 大部分辐射热不致进入建筑围护结构向室内传递, 从而改善建筑 室内外的热环境, 以此发挥出多层次景观绿化种植的最大生态效 益,给使用者带来舒适感 [13] 垂直绿化不仅可拓宽绿化空间和 丰富绿化层次, 增加绿化总量, 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 建筑物立面更富有艺术表现力 美国芝加哥大学绿化空间使用攀 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造景, 有益于改善校园环境, 塑造校园和建 筑的形象(图 12)而埃及卢克索大学的新综合科学大楼的垂 直绿化生态墙, 24.38 m 高的墙面拥有众多的植物,可以帮助该 建筑的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 同时使校园环境更加怡人和舒适 [14] 随着现代种植技术的提高,墙面造型基盘绿化也 在大学进行尝试,如嵌板型:把植物种在嵌板状基盘上,经养护 后安装到现场,安装种植槽可直接在墙面安装;现场施工型:在 墙面上直接施工种植土, 用纤维网状物等材料压住种植土, 然后 再种植此外以墙面本身作为种植基盘直接种植植物也是形式之o4 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借鉴4.1 亚空间设计与可参与性亚空间是对功能分区设计的细化, 通过景观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