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桥梁施工技术指导.doc

10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50496978
  • 上传时间:2022-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MB
  • / 10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桥梁水下灌注桩总则1.目的为了加强对郑西铁路水下灌注桩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切实有效地实施高性能混凝土强制性工艺工序、标准特制订郑西铁路水下灌注桩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为郑西铁路水下灌注桩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郑西铁路客运专线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水下灌注桩高性能混凝土施工3.说明本作业指导书是水下灌注桩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指导文件,作业指导书中的指标参数、不齐全或与设计、规范、验标不一致时应以设计、规范、验标文件为准一、 原材料1.1水泥1.1.1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混合材宜为粉煤灰或矿渣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也可选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早强水泥1.1.2 水泥的技术要求除应满足国家标准GB17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表1.1.2的规定表1.1.2 水泥的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备注1比表面积≤350m2/kg(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按GB/T8074检验280μm方孔筛筛余≤10%(普通硅酸盐水泥)按GB/T1345检验3游离氧化钙含量≤1%按GB/T176检验4碱含量≤0.8%5熟料中C3A含量≤8%(非氯盐环境下)≤10%按GB8076检验6CL~含量不宜大于0.1%按JC/T420检验注:当骨料具有碱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

      1.2 矿物掺和料1.2.1 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其品种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1.2.2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2.2的规定表1.2.2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备注1细度,%≤20按GB/T1596检验2CL~含量,%不宜大于0.02按JC/T420检验3需水量比,%≤105按GB/T1596检验4烧失量,%≤5.0①按GB/T176检验5含水率,%≤1.0(对干排灰而言)按GB/T1596检验6SO3含量,%≤3按GB/T176检验7CaO含量,%≤10(硫酸盐侵蚀环境)8游离CaO含量,%F类粉煤灰:≤1.0; C类粉煤灰:≤4.09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mmC类粉煤灰:≤5.0注:①因条件所限当烧失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时,在其他指标符合表中要求的情况下,经试验证明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烧失量指标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8%F类粉煤灰: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C类粉煤灰:由褐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1.3 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3的规定表1.3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备注1MgO含量,%≤14按GB/T176检验2SO3含量,%≤43烧失量,%≤34CL~含量,%不宜大于0.02按JC/T420检验5比表面积,m2/kg350~500按GB/T8074检验6需水量比,%≤100按GB/T18736检验7含水率,%≤1.0按GB/T18046检验8活性指数,%(28d)≤95按GB/T18046检验1.4 硅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3的规定。

      1.5 细骨料1.5.1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级配和粒径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不得使用海砂1.5.2 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累计筛余百分率)应满足表1.5.2的规定表1.4硅灰的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备注1烧失量,%≤6按GB/T176检验2CL~含量,%不宜大于0.02按JC/T420检验3SiO2含量,%≥85按GB/T18736检验4比表面积,m2/kg350~5005需水量比,%≤1006含水率,%≤1.0按GB/T176检验7活性指数,%(28d)≤95按GB/T18736检验表1.5.2细骨料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级配区筛余尺寸,mmⅠ区Ⅱ区Ⅲ区10.00005.0010~010~010~02.5035~525~015~01.2565~3550~1025~00.6385~7170~4140~160.31595~8092~7085~550.160100~90100~90100~901.5.3 细骨料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3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砂 3.7~3.1 中砂 3.0~2.3 细砂 2.2~1.6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级细骨料。

      当采用粗级细骨粒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细级配细骨料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对于泵送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细级骨料1.5.4 细骨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2%,细骨料的坚硬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检验,经5次循环后试样的质量损失率应不超过8%1.5.5 采用天然砂配制混凝土时,砂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表1.5.5的规定如发现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其能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表1.5.5砂中有害物质含量限值项 目质量指标<C30C30~C45含泥量,%≤3.0≤2.5泥块含量,%≤0.5云母含量,%≤0.5轻物质含量,%≤0.5CL-含量,%≤0.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02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1.5.6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进行检验,然后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按要求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不得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母岩生产的机制砂1.5.7 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应小于25%经亚甲蓝试验判定后,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1.5.7的规定表1.5.7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限值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0~C45石粉含量(%)MB<1.4≤10.0≤7.0MB≥1.4≤5.0≤3.01.5.8 细骨料的检验方法按照如下规定:(1)细度模数、吸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按JGJ52—92进行2)人工砂或混合砂的石粉含量、压碎指标按GB/T14684—2001进行3)碱活性采用TB/T2922.1—1998和TB/T2922.4—19981.6 粗骨料1.6.1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膨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1.6.2 粗骨料的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1/2),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1.6.3 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宜小于40%,吸水率应小于2%(用于干湿交替冻融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

      1.6.4 当骨粗料为碎石时,碎石的强度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且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施工过程中碎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且应符合表1.6.4的规定对于压碎指标值不符合表1.6.4规定的碎石,应通过试验,建立岩石抗压强度与压碎指标值的对应关系,确认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小于1.5且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表1.6.4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0岩石种类沉积岩(水成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火成岩碎石≤16≤20≤30≤10≤12≤13卵石≤16≤12注:沉积岩(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石等1.6.5 粗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进行检验经5次循环后,试样的质量损失率应不大于8%1.6.6 粗骨料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6.6的规定1.6.7粗骨料的碱活性首先应采用岩相法进行检验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按要求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不得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表1.6.6砂中有害物质含量限值项目强度等级<C30C30~C45含泥量,%≤1.0泥块含量,%≤0.25针片状颗粒总含量,%≤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CL-含量,%≤0.02卵石中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1.6.8 粗骨料的检验方法按照如下规定:(1)松散堆积密度、紧密空隙率、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吸水率、压碎指标、坚固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岩石抗压强度按JGJ53—92进行2)氯离子含量按GB/T14685—2001进行3)碱活性首先采用TB/T2922.1—1998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碱活性矿物类型进行检验若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5—2002对骨料的碱—硅酸盐反应膨胀率进行试验;若骨料含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4—1998对骨料的碱—碳酸盐反应膨胀率进行试验1.7 外加剂1.7.1 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质量稳定产品。

      外加剂与水泥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外加剂须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1.7.2 外加剂的性能应满足表1.7.2的要求1.8 水1.8.1 混凝土拌和用水应满足表1.8.1的规定1.8.2 用拌和用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表1.7.2外加剂的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备注1水泥净浆流动度,mm≥240按GB/T8077—2000检验2硫酸钠含量,%≤10.03氯离子含量,%≤0.24碱含量(Na2O+0.658K2O),%≤10.05减水率,%≥20按GB8076—1997检验6含气量,%非抗冻混凝土≥3.0抗冻混凝土≥4.57坍落度保留值(泵送混凝土),mm30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