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庆市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1474289
  • 上传时间:2021-12-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重庆市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落实技术标准制度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项目经理部二0—七年四月1 •基本要求 12 •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13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23. 1基本要求 23. 2技术文件、资料积累与管理 2321施工日志管理 23.2.2施工技术交底资料管理 33.2.3测量、量测技术资料管理 43.2.4工程检验资料管理 43.2.5试验资料,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管理 43. 3施工中各类证据资料的收集 5落实技术标准制度1. 基本要求(1) 项冃开工前,组织项冃技术人员收集、了解与本工程有关的相关技术 标准,可以参照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地方要求以及总包指挥部要求等;(2) 项目部在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时,需将与本工序相关的技术标准 与及相关要求写入技术交底中,并进行培训;(3) 由项目质检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技术标准的检查和监督,重点检查现 场作业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作业结果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规定;(4) 检查、验证所需要的器具如钢卷尺、皮尺、锤球、水平尺、强度冋弹 仪等由质检工程师提出购置计划,物资部负责采购;(5) 质检工程师在日常检查过程中主要在施工队伍自检完成后进行检查, 检查时要以相关的技术标准为依据,确保检查项冃和频率符合要求,并做好检查 记录备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地方需重新进行改进后再进行检查,直到符合标准后, 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6) 对已完工程质量、结构尺寸、净空等进行检查,形成检查台账,对于 不合格的部位需建立不合格检测台账,并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指导整改责任人、 整改期限以及验证人。

      2. 隐蔽工程检査制度隐蔽工程是指工程竣工后不能外露的部分,隐蔽工程验收的主要项目有:地 基基础、主体结构各部位钢筋、结构预应力、现场结构焊接和防水工程等1) 隐蔽工程必须经检验合格并签认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 对于桩基磴施工、大体积碗施工、软基处理、预埋件、防水层施工等 关键工序必须执行旁站制度3) 凡隐蔽工程,由项日专业工程师或质检工程师、施工作业队长联合检 查,自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4) 对于隐蔽工程的签证,应由项冃部质检人员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共同 检查或复查;隐蔽工程覆盖前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重要的隐蔽工程还必 须通知项目总工,必要时请总包指挥部一同检查验收5)在隐蔽施工过程中不服从现场质检的,对提出存在质量问题不予整改或拖延整改期限6) 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时发现一般质量问题,当场口头通知相关负责人立 即整改,比较严重质量问题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同时按照质量管理规 定下达处罚通知;重大质量问题,必须由项目总工程师制定整改方案,现场按照 整改方案和限期进行整改7) 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必须及时上报项冃总工程师,组 织制定技术方案8) 隐蔽工程检查时现场及时填写相关记录,内容描述详尽、用词准确规 范、数据可靠、签字齐全。

      3.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3.1基本要求与项日施工相关的技术设计图、技术规范、总包指挥部提供的参考资料、施 工组织设计、方案及交底、质检资料、施工日志、技术书籍及期刊等技术资料, 分别建立台帐,单独分类存放,要求参阅人员在使用后放回原处,内业人员负责 对技术资料的保管和发放工作,及时更新台帐与施工相关的作废文件、资料、 废稿应做好记录,及时销毁处理3・2技术文件、资料积累与管理3・2・1施工日志管理(1) 施工日志由专业工程师或质检人员负责记录,根据单位工程划分单独 填写,作为原始资料的一部分,纸张要求统一,标准执行总包指挥部标准2) 施工日志记录要反映工程施工日期,各道工序的连续性、真实性及可 追朔性3) 记录所使用的语言应使用工程专用术语或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文字数 据说明为主,图表为辅书写工整,字迹清晰,采用黑色碳素笔记录4) 每页页头记录施工口期、气候情况、施工的分项工程名称、里程等 每日记录的页尾记录记录人的姓名5)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记录当日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地质、变更 情况、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劳动力投入、机械设备投入、原材料使用情况、施工 中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效果等,同时也应在记录中前期技术交底或施工安排落 实情况、效果等。

      6) 施工重大事件除在施工日志中形成记录外,还应单独形成记录(工程 大事记,分单位工程登记),重大事件含:1) 施工中遇到地下管线、软弱地层、基坑渗水、涌水突泥等特殊地质情况2) 工程质量事故3) 安全事故4) 复杂、难点工程中相关的研究方案5) 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台风、地震、洪灾等)对施工影响6) 上级领导检查情况7) 变更设计情况8) 总包指挥部的要求9) 现场技术交底情况7) 施工日志封面应写明建设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总包指挥部、监理单 位、施工单位、承包合同编号、施工起止里程、日期8) 施工日志记录、保管实行定岗专人负责,岗位变动应一同移交以保证 记录的连续性3.2.2施工技术交底资料管理(1) 施工技术交底资料应按单位工程项目分类建档管理,在工程施工工程 中、竣工验收前妥善保管,作为质量管理及计量支付的证据重要组成部分2) 施工技术交底原则上采用A4纸,采用统一的格式打印下发;若因图纸 图幅原因,可折叠成A4纸大小,封面列清所交图纸清单,装订成册下发;个别 手工书写的交底应套用标准格式,书写文字采用碳素笔3) 对现场施工交底除变更原因或其他特殊原因外,施工技术交底范围不 得超出设计范围;在设计中或分包合同中未含的工程项目的技术交底应列清工程 量,以免合同纠纷。

      4) 除项冃总工、副总工、技术质量部长或专业工程师之外,原则上其他 的各职能部门人员均无权下发施工技术交底;现场旁站人员也同样没有权利安排 工地进行施工交底以外的施工,必要时必须请示专业工程师,征得总工程师的同 意后方可下发交底书后施工3.2.3测量、量测技术资料管理(1) 公司控制测量资料,项目施工测量资料应保存至工程竣工验收后,会 同竣工资料归档管理2) 施工测量中记录表表头应注明单位工程的分项工程名称、里程、日期, 记录、司镜、司尺等人员3) 记录文字应工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严格执行复核制度;记录的数 据应真实、可靠、详细,能满足计量工作的需要4) 制定隧道或其他需要的工程的量测方案,严格按量测方案进行施工监 视分析,所有量测监视资料必须分类归档管理5) 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整理竣工测量资料,作为竣工文件的一部分归 档整理6) 所有测量、量测资料由测量主管或其指定的人员负责管理3.2.4工程检验资料管理(1) 隐蔽工程检查证必须于施工现场由责任人亲自签字,不得盖印章或代 签,签认的份数应满足总包指挥部要求份数要求,签认后单位工程划分建档保存2) 及时填写各分项、作业队、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及时找各责任人签 字,不得盖印章或代签,签认的份数应满足总包指挥部要求份数要求,签认后单 位工程划分建档保存。

      3) 各类质量报表单独建档整理保存,应具有可追朔性3.2.5试验资料,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管理(1) 试验资料包括各种试验记录(砂浆/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地基承载力、 围护桩桩身完整性试验报告等),钢材/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试验与检验报告、 外加剂试验与检验报告、施工设计配合比等记录;所有的资料应及时签认,由试 验室主任负责,分类建档归类保存,能够随时提供计量需要的资料2) 需收集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出厂合格证)包括所有构成工程实体 的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焊条、各类外加剂、沥青、土工布、无纺布、止水 条、土工格栅、碎石等;所有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必须是加盖红章的原件,物资 部门应负责每一批进场原材料出厂合格证的收集及分类归档保存3・3施工中各类证据资料的收集(1)与工程施工有关的证据含:各级部门的发文(通知/报告/命令等)、本单位的发文(通知/报告/命令等)、气象记录、旁站日常施工记录、施工现场各 类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原始相片、录影等2)各级部门的发文、报告要根据部门设立收文登记制度,分类建档管理, 定期装订成册备查3) 本部门的发文、报告等要相应的归类建档管理,定期装订成册备查4) 旁站施工员要实行交、接班制度,详实记录值班期间工程施工的情况, 含:施工进度、投入的劳动力/机械/设备/原材料情况、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工 程地质情况、发生的各类工程事故情况/技术方案情况、上级(含总包指挥部、 监理、各级领导等)指示及落实情况、前期工作安排落实情况等,字迹要求工整 清晰,不得出现同上字眼;每周定期上交技术质量部整理汇总。

      5) 与工程施工有关的相关人员都应该重视与工程施工有关的相片、录影等证据的收集,如:工程未开工前地地形/地貌、工程形象/进度/文明施工/环保 /特殊地质情况、地方关系处理、合同外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上级领导视察等, 并分类建档保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