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提问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行动研究.doc
5页基于有效提问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摘要:本文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行动研究方法, 在对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基础上,探究教 师应该如何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提问策略形成高效课堂,为初 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依据,以提高初中语文阅 读的教学质量关键词:有效教学行动研究初中语文阅读一、 行动研究背景“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是教师促进 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 制手段它决定着课堂教学过程能否成为学生主体积极参 与、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有效提问是 实现师生对话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这种对话和交流,可以最 大限度的完成教学目标而且促成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调动学 习的积极性二、 问题的提出本研究问题是:1.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即“提问的 原则”2. 在哪些文本部分可以进行有效提问,即“提问的内容三、有效提问的概念综述(一) 有效提问包括主问题和追问主问题是经过提炼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 其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与引导学 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 都能形成和支持较长时间的教学活动。
二) 追问又叫做散点提问,包括两类1.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预设的零散提问,作用在于串联课 堂,拓展深化,活跃气氛等2. 根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和产生的小问题,其作用 在于过渡教学环节,为深度探究做铺垫,将课内学习适当迁 移到学生的课外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路,或者是对主问题 的补充三)有效提问的标准是:1. 提问要与教学重点难点结合2. 提问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匹配使学生能 “跳一跳够到桃子”;提问需激发学生“愤” “悱”的心理状态对于主问题的设计可以(1)从文章题目入手,(2) 从文章的结构着眼;3. 从文章的语言开始;4. 从作家的“创作谈”和其他作家对该作品的评析方面入手;5. 从文章的连接点着手;6. 从文章的空白点开始(余映潮,2006)四、行动研究实施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指教师针对教学活动中的 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制定问题解决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在 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行动方案,收集数据,分析和评 价效果,从而改进教学实践,从而是教学过程、反思意识、 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共同发展和提高(王蔷,2002)根据前期对本校初中各年级的随机课堂观察初步调查 结果显示,当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是:问题 过小或过于抽象;问题较为直白,缺乏启发性,例如“对不 对” “好不好” “是不是”表面看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 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没有促进学生思考,对引导学生关 注课文是毫无益处的;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面对少数优等 生,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问题;教师提问时教态严 肃,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教师对于无法回答或者回答错误的 学生缺乏进一步引导。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作者、文本、读者的对话过程,也 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主动思维加 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为了使学生全面准确的了 解课文内容,教师应该从作者、课文内容、读者三方面设计 有效问题例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前教师有必要介 绍作家的生活背景即作者年少时生活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及写作背景,以方便学生正确的把握文本的主旨和内涵,形 成读者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可以设置“《朝花 夕拾》这本书的含义”为题眼,使学生明白作者对于年少求 学生活充满留恋的感情在设置课文内容问题中,教师通过 设置“段中使用哪些修饰词?这些词组有什么特点?为 什么要用这些来修饰景物?”引导学生从关注词的使用到 这些词的特点和功能,以及作者的意图在留恋的感情基调 下,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在三味书屋里的快乐事情,进一步了 解作者对于美好回忆的眷恋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 过对课文内容的字词句的理解,逐步提高自身的感受和赏析 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对作者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认识,积累语 言,掌握布局谋篇的能力,在设置针对体现作品思路的关节 点的问题时,教师需要设计主问题,以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 效率。
在教授《最后一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小弗朗 士的情感变化使学生注意到作者如何推进文章进程通过重 点划出表现心理情感的动词“怕”、“诧异”、“难过”、“懊悔”并以此展开,让学生关注引起这些心理变化的外在 环境由此学生把握了小弗朗士从害怕到认真学习从讨厌学习到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的变化过程五、成效反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指向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内 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揣摩到课文中难于 领会的问题,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意图,课 堂的有效教学需要落实于有效提问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问 题内容取向为提问提供科学的基点可以推动教学活动有效:开,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学习情绪高,注意力集中和思维活跃,真正实现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研究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对于初中语文课改和素质 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长远发展有积极 的意义参考文献:[1]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2.[2] 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之说说主问题的设计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