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实验十 水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测定(二).ppt
15页实验十 水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测定(二)四、多管发酵法来测定水样中的大肠菌群实验包括三个部分:1.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初发酵,2.2.伊红伊红美兰美兰培养基培养基(EMB)(EMB)平板分离平板分离,,3.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复发酵伊红美蓝培养基(1000mL):蛋白胨 10g,乳糖 10g,磷酸氢二钾 2g,琼脂 20~30g,2%伊红水溶液 20mL,0.5%美蓝水溶液 13mL四、多管发酵法来测定水样中的大肠菌群2、伊红美兰培养基(EMB)平板分离:将初发酵管培养物划线接种于伊红美兰平板上(分区划线法),37℃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 大肠菌群能够分解乳糖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在低pH值条件下,两种染料结合生成沉淀,可起产酸指示剂的作用阳性结果的标准:1.深紫黑色、有金属光泽;2.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3.淡紫红色,中心颜色较深四、多管发酵法来测定水样中的大肠菌群3、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复发酵:从伊红美蓝平板上将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菌落接种于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7度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阳性结果的标准:发酵液变为黄色、杜氏小管内有气泡4、革兰氏染色观察:将阳性结果的菌落取部分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结果。
阳性结果的标准:革兰氏阴性,且无芽孢 实验结果1、拍照记录伊红美兰培养基(EMB)平板分离的结果;2、拍照记录革兰氏染色的结果;3、拍照记录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复发酵的结果实验十二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血清学检验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凝集实验的原理;2.学习并掌握大肠菌群血清学检验的方法实验原理 抗体和抗血清:抗体(antibody)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血清(antiserum)是一种含有多克隆抗体的血清实验原理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凝集团块的现象在细菌总菌落数计数和大肠菌群计数基础上,运用血清学检验,能更好地将样品中的细菌进行鉴定实验步骤一、菌悬液的制备用无菌枪头从伊红美兰平板上挑取1个带金属光泽的典型阳性菌落,在100微升生理盐水的小管中打散均匀,标记为菌1同样方法,挑选一个阴性菌落制备悬浊液,标记为菌2二、抗原性检测在两块干净载玻片分别做上标记,并分别滴加取大肠杆菌抗血清和沙门氏菌抗血清三滴,各20uL然后,分别加入大肠杆菌、生理盐水、待测菌悬液各20uL。
将玻片放置于空培养皿中,于37℃保温10-20分钟,检查是否有颗粒状沉淀,并对照阳性、阴性组,判断分析待测菌的种类1、革兰氏(Gram)染色法染色1. 1. 涂片:涂片:在一片载玻片上依次涂金黄色在一片载玻片上依次涂金黄色葡萄球菌、待测菌和大肠杆菌,并固定葡萄球菌、待测菌和大肠杆菌,并固定2. 2. 初染:初染:在做好的涂面上滴加草酸铵结在做好的涂面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晶紫染液,染1 1分钟分钟,倾去染液,流水冲,倾去染液,流水冲洗至无紫色洗至无紫色3. 3. 媒染:媒染:先用新配的路哥氏碘液冲去残先用新配的路哥氏碘液冲去残水,而后用其覆盖涂面水,而后用其覆盖涂面1 1分钟分钟,后水洗4. 4. 脱色:脱色:除去残水后,滴加除去残水后,滴加95%95%酒精进行酒精进行脱色约脱色约15-2015-20秒秒,后立即用流水冲洗后立即用流水冲洗5. 5. 复染:复染:滴加番红染色液,染滴加番红染色液,染3-53-5分钟分钟,,水洗后用吸水纸吸干水洗后用吸水纸吸干 6.6. 镜检:镜检:观察染色结果并观察染色结果并拍照拍照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实验结果1、拍照记录抗原性检测结果;2、根据本模块实验结果,以老师提供的《水质微生物学检验报告》为模板,完成检验报告,并提交。
微生物实验课到此全部结束谢谢大家参与!祝大家期末考试顺利身体健康 学业有成。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