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资源整合.docx
7页一、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的复习大纲1. 资源整合是指把现有的资源加以利用,实现转换或二次分配,使得资源发挥超过本身价值的成效2. 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3. 资源整合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的特点4. 行政资源的配置要素包括配置目标、配置原则、配置主体、存量增量、时空要素5. 行政资源配置的配置原则包括民本原则、高效原则、公平公正原则与制度化、法治化原则6. 政府等行政资源配置主体在对行政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民众的根本利益,这表达了行政资源配置的民本原则7. 公平、公正是人们评价政治、社会文明的尺度,其内涵极其丰富在行政资源配置中,它包括起点或条件的公平、分配过程或形式的公平、结果的公平等,人人遵循公平、公正的配置原则,在获得行政资源的时机和权利上平等,等量的行政资源投入能得到等量的回报8. 所有行政资源配置行为都必须依法进展,这表达了行政资源配置的制度化、法制化原则9. 行政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为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开展提供有效支持的物质性因素和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行政资源包括物质性行政资源和非物质性行政资源两大类10. 权力资源和制度资源属于非物质性行政资源11. 行政资源具有稀缺性、有效性、政治性、流动性、可配置性五大特点。
12. 行政资源在行政系统内由统治阶级掌握,为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而为行政资源配置主体调动和利用这表达了行政资源的政治性特点13. 行政资源并非一成不变的,如果缺乏对行政资源的保护意识,不注意及时开发和保护,很容易流失浪费这表达了行政资源的流动性特点14. 时空要素是行政资源配置的重点要素,是指行政资源在合理配置过程中必须注意时间上的有效性及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15. 在行政资源整合上,社会组织与政府相比更具有灵活性、高效率、低本钱、满足社会多元化的优势16. 行政资源整合的前提是目标一致和资源互补17. 政府属于社会的第一部门;企业属于社会的第二部门;社会组织属于社会的第三部门18. 社会组织属于社会的第三部门,通过志愿机制为公民提供公共物品和效劳19. 与政府实行社会管理的功能不同,社会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社会自我管理20. 现阶段,多元配置主体型的配置模式具备了良好的开展契机多元配置主体型包括了政府、公民、社会组织三种主体21. 目前社会和谐和经济开展是我国政府的核心价值观22. 政府主导模式和社会组织主导模式模式是竞争与合作理论模式中的两种极端的模式23.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吉德伦、克莱默和萨拉蒙等学者在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研究中提出了竞争与合作的理论模式,该理论以资金提供者和效劳提供者两个重要维度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分为了四种模式24. 整合与别离的互动关系理论以沟通与交往和财务与控制两项指标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分为了别离依附型、别离自主型、整合依附型、整合自主型四种模式。
25. 沟通交往和财务控制是社会组织与政府整合与别离关系理论里的两项重要指标26. 目标与策略手段模式把社会组织和政府间的互动关系分为了合作、笼络、互补和对抗四种模式27. 在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四种理论模式中,用不同的手段追求相似目标是目标与策略手段理论模式中的互补形式28. 在目标与策略手段的理论中,用相似的手段追求不同的目标指的是笼络模式29. 合作模式是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开展的主要趋势30. 合作模式包括了合作伙伴和共销两种模式31. 社会组织在共销模式中的自主性较少,而在合作伙伴关系模式中自主性较大32. 我国目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共同实施对社会组织的管理33. 社会组织的行政人员属于组织资源34. "社会组织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这表达了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的限制分支原则35. "同一地域内不得成立两家或以上业务范围一样或类似的社会组织〞这表达了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的非竞争性原则36. 协商参与、委托授权和效劳购置等三种方式是社会组织行政资源整合的主要实现路径37. 共青团、工商联、工会属于官办社会组织38. 协商参与是官办社会组织行政资源整合的实现路径协商参与包括了党内合作、人大合作、政协合作与政府合作渠道。
39. 共青团、工商联、工会属于官办社会组织40. 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原则包括知己知彼、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持续改良原则41. 合作双方都成认和尊重彼此的利益,并在合作的过程中合理分配成果这表达了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的互惠互利原则42. 通过合作,合作的参与者获得对方的优势资源以弥补自己的短缺资源这表达了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的优势互补原则43. 效劳购置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重要途径,指政府将公共效劳以合同的形式,交给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来承当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效劳购置方式包括竞争性外包和伙伴性外包方式44. 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也包括社会的需求45. 寻找合作途径、表达合作意向、展示合作能力等措施属于社会组织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阶段的措施46. 在社会组织和政府开展合作的阶段包括工程设计、合作分工、组织协调和合作监视措施47. 合作分工策略是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过程中开展合作阶段的措施48. 政府掌握的资源包括资金、组织体系、官方媒体、登记注册、活动许可、影响决策的时机、政府领导人等49. 官方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和舆论传播手段,因其时效性和放大性而能广泛地影响公众舆论和公众意识。
50. 社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必须获得政府的活动许可二、论述题复习大纲1、试述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的四大原则和十大策略答: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的四大原则为知己知彼原则、优势互补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和持续改良原则:〔1〕知己知彼原则 知己知彼是指社会组织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双方在目标、利益、各自的优劣势等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合作双方在目标和利益上的一致性说明了合作具有可能性,而能力或者彼此优劣势的差异则说明了合作的必要性〔2〕优势互补原则所谓合作就是合作双方之间的资源交换,而资源交换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优势互补,即通过合作,合作的参与者获得对方的优势资源以弥补自己的短缺资源〔3〕互惠互利原则互惠互利的前提是双方都成认和尊重彼此的利益,并在合作的过程中合理分配成果这种合作关系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而是1+1>2 的双赢甚至多赢关系独立、平等并自愿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是互惠互利原则的根源所在〔4〕持续改良原则持续改良是指合作双方能够在合作过程中或一次合作完毕后能够对合作进展及时反思,吸取经历教训,以便更好地持续改良合作持续改良原则是对以上三个原则的补充和连接,它能使合作超越一次性的瓶颈而进入持续的良性循环状态。
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的十大措施为:〔1〕 了解合作的外部环境〔2〕 寻找双方的利益结点〔3〕 多方寻找合作突破口〔4〕 表达合作意向〔5〕 获取合作方信任〔6〕 精心设计工程〔7〕 合理分工〔8〕 踏实做事〔9〕 分享合作成果〔10〕完善合作关系2、请利用SWOT分析法对社会组织行政资源整合进展分析答:优势:〔1〕社会组织存在的根底是社会的评价,这使社会组织更有动力参与公共效劳〔2〕政府部门层级较多、工作统一,而社会组织具备多样灵活、平等参与式的机制,组织运行的方式具有很大的适应性,能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的对组织活动和工作方式作出调整,对公众的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响,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与软性需求〔3〕社会组织与政府相比,公共效劳的供应效率高,供应方式灵活多变〔4〕社会组织代表了社会公平,更能够关注被无视群体如边缘阶层、弱势群体等的需求,这是政府部门所不能做到的〔5〕社会组织拥有专业的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和社工,能够提供专业的公共效劳〔6〕社会组织吸纳了大量的志愿者,带动了志愿效劳与参与劣势:〔1〕结合我国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很多社会组织在职能发挥上属于政府的衍生机构,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社会组织自主性的发挥,使得资源整合的效果也会降低。
〔2〕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经费来源是依靠政府、企业及基金会的捐助,资金来源不稳定,经常会面临工程与经费的不同步,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开展时机:〔1〕政策支持政府逐渐把一局部政府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来处理,同时社会组织对公共效劳的奉献证明了其存在的重要价值,政府逐渐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制,从法律上给予其合法地位〔2〕我国日愈重视公利,公众的政治参与时机越来越来多,公的诉求日益增长,这需要更多能代表公利、社会正义和公平的社会组织〔3〕社会组织在开展过程中日益重视组织的专业化,组织自身的不断开展能为更多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公众提供效劳威胁:〔1〕对于社会组织来说,信誉危机是组织开展的最大阻碍,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效劳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造成信誉危机〔2〕随着公的扩大,代表这局部权利的社会组织在权利诉求的过程中会与政府部门发生矛盾甚至是抗衡,这就会影响组织的生存〔3〕社会组织之间也存在竞争,社会组织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的同时,也要保证在同类型组织间的竞争优势〔4〕社会组织可能会面临转型的问题,如果脱离了政府的支持,资金便会成为社会组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试述社会组织与政府竞争与合作互动关系理论,并画出该理论图示。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模式功能 政府支配模式 双重模式 合作模式 社会组织支配模式资金筹措 政府 政府与社会组织 政府 社会组织效劳提供 政府 政府与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1〕政府支配模式此模式的最根本特征是政府在资金筹措和效劳配送中拥有着支配性地位也就是说,政府通过税收制度来筹集资金,扮演着公共效劳主要财政提供者的角色;同时,政府通过自己的雇员来提供需要的效劳,扮演着公共效劳主要提供者的角色〔2〕双重模式此模式的根本特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参与到资金筹措和效劳提供当中,但它们的参与都局限在各自界定的领域里具体来说,这种模式可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社会组织通过为政府未能效劳到的顾客提供效劳,补充国家力量;二是社会组织通过提供政府未能提供的效劳,来弥补政府职能在这两种情况下,最显著的特征都是存在两个相当大的、但相对自治的关于效劳的资金筹措和配送体系所以,这种模式是处于政府支配模式和社会组织支配模式之间的一种模式〔3〕合作模式此模式的根本特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彼此合作,共同开展公共效劳常见的情况是由政府提供资金,由社会组织提供效劳合作模式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合作的伙伴关系〞模式:社会组织拥有大量的自治和决策的权利,在工程管理上也更具发言权。
二是"合作的卖者〞模式:社会组织仅是作为政府工程管理的代理人出现,拥有较少的处理权或讨价还价的权力〔4〕社会组织支配模式此模式的根本特征是社会组织在资金筹措和效劳配送中具有支配性的作用社会组织既是公共效劳的主要财政提供者,也是公共效劳的主要提供者导致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可能是出于意识形态或**的原因,对政府提供公共效劳有一种强烈的反对情绪;也有可能是由于这些地区对社会效劳还没有普遍需求4、请利用SWOT分析法对政府行政资源整合进展分析答:优势:政府部门作为社会资源的分配者和社会权力的持有者,能最大限度的对社会资源进展配置政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对政策支持的工程和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都享有绝对优势,能够凭借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