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智能终端设备采购项目.docx
22页配电自动化智能终端设备采购项目 第一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要求 2第二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性能指标 3第三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要求 6第四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要求 8第五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可靠性要求 10第六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13第七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安装及维护要求 15第八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质保期要求 17第九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价格要求 19第十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供货方式要求 20第一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要求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要求1. 数据采集功能智能终端设备应具备多种数据采集功能,包括:* 电气参数采集:采集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电气参数 环境参数采集:采集温度、湿度、烟雾、气体等环境参数 状态信息采集:采集开关状态、继电器状态、断路器状态等状态信息 事件信息采集:采集故障事件、报警事件、操作事件等事件信息2. 数据传输功能智能终端设备应具备多种数据传输功能,包括:* 有线通信:支持RS-232、RS-485、以太网等有线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支持GPRS、3G、4G等无线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支持光纤通信方式。
3. 数据存储功能智能终端设备应具备数据存储功能,以便在通信中断或故障时存储数据,待通信恢复或故障排除后上传数据4. 控制功能智能终端设备应具备多种控制功能,包括:* 开关控制:控制开关的开合状态 继电器控制:控制继电器的开合状态 断路器控制:控制断路器的开合状态 参数设置:设置智能终端设备的各种参数,如通信参数、采集参数、控制参数等5. 告警功能智能终端设备应具备告警功能,以便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发出告警信号6. 自诊断功能智能终端设备应具备自诊断功能,以便及时发现自身的故障或异常情况7. 其他功能智能终端设备还应具备其他功能,如:* 时间同步功能:支持与上位机的时间同步 网络安全功能:支持各种网络安全措施,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 远程维护功能:支持远程维护和管理第二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性能指标智能终端设备的性能指标1. 基本性能指标* 额定电压等级:智能终端设备应满足配电网络的额定电压等级要求 额定电流等级:智能终端设备应满足配电网络的额定电流等级要求 额定短路电流等级:智能终端设备应满足配电网络的额定短路电流等级要求 额定绝缘电压等级:智能终端设备应满足配电网络的额定绝缘电压等级要求。
频率范围:智能终端设备应满足配电网络的频率范围要求 功率因数范围:智能终端设备应满足配电网络的功率因数范围要求 谐波含量:智能终端设备应满足配电网络的谐波含量要求 温升:智能终端设备在额定运行条件下的温升应满足要求 噪音:智能终端设备在额定运行条件下的噪音应满足要求 振动:智能终端设备在额定运行条件下的振动应满足要求2. 保护功能指标* 过压保护: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过压保护功能,并可调节保护动作值和延时时间 欠压保护: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欠压保护功能,并可调节保护动作值和延时时间 过流保护: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并可调节保护动作值和延时时间 短路保护: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并可调节保护动作值和延时时间 漏电保护: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并可调节保护动作值和延时时间 接地故障保护: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接地故障保护功能,并可调节保护动作值和延时时间 过负荷保护: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过负荷保护功能,并可调节保护动作值和延时时间 谐波保护: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谐波保护功能,并可调节保护动作值和延时时间3. 测量功能指标* 电压测量: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电压测量功能,并可显示电压的相位、幅值和频率。
电流测量: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电流测量功能,并可显示电流的相位、幅值和频率 功率测量: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功率测量功能,并可显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电能测量: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电能测量功能,并可显示有功电能、无功电能和视在电能 谐波测量: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谐波测量功能,并可显示谐波的次数、幅值和相位4. 通信功能指标* 通信方式:智能终端设备应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RS-232、RS-485、以太网等 通信速率:智能终端设备应支持多种通信速率,如9600 bps、19200 bps、38400 bps等 通信协议:智能终端设备应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Modbus、IEC 61850等5. 其他功能指标* 事件记录: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事件记录功能,并可存储一定数量的事件记录 故障诊断: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故障诊断功能,并可显示故障信息 参数设置:智能终端设备应允许用户设置各种参数,如保护动作值、延时时间、通信参数等 自检功能: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自检功能,并可自动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第三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要求# 《配电自动化智能终端设备采购项目》智能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要求 1. 通信协议概述通信协议是智能终端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规则和格式,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智能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要求主要包括:* 协议类型:通信协议可以分为串行通信协议、并行通信协议和无线通信协议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类型包括: - 串行通信协议:RS-232、RS-485、Modbus RTU等 - 并行通信协议:IEEE-488、GPIB等 - 无线通信协议:ZigBee、WiFi、蓝牙等* 通信速率:通信速率是指通信线路上传输数据的速率,单位为比特/秒(bps)常见的通信速率有:1200 bps、2400 bps、4800 bps、9600 bps、19200 bps、38400 bps、115200 bps等 数据格式:数据格式是指通信线路上传输数据的格式,包括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常见的通信协议的数据格式有: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等 帧结构:帧结构是指通信协议中一个数据包的格式,包括帧头、帧数据和帧尾常见的通信协议的帧结构有:起始比特、数据区、奇偶校验位、停止比特等 2. 智能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要求* 协议类型:智能终端设备应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包括串行通信协议(如RS-232、RS-485、Modbus RTU等)、并行通信协议(如IEEE-488、GPIB等)和无线通信协议(如ZigBee、WiFi、蓝牙等)。
通信速率:智能终端设备应支持多种通信速率,包括1200 bps、2400 bps、4800 bps、9600 bps、19200 bps、38400 bps、115200 bps等 数据格式:智能终端设备应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包括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等 帧结构:智能终端设备应支持多种帧结构,包括起始比特、数据区、奇偶校验位、停止比特等 数据透明性:智能终端设备应支持数据透明性,即允许在通信协议中传输任何类型的数据,而不受通信协议的限制 错误检测和纠正:智能终端设备应支持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以确保通信数据的准确性 3. 智能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选型智能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选型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 系统规模:系统规模是指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智能终端设备的数量如果系统规模较小,可以选择使用简单的通信协议,如RS-232或RS-485如果系统规模较大,则应选择使用更复杂的通信协议,如Modbus TCP或IEC 61850 通信距离:通信距离是指智能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距离如果通信距离较短,可以选择使用串行通信协议如果通信距离较长,则应选择使用无线通信协议 通信环境:通信环境是指智能终端设备所处的环境。
如果通信环境比较恶劣,如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则应选择抗干扰能力较强的通信协议 系统安全性:系统安全性是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如果系统安全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通信协议 兼容性:兼容性是指智能终端设备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如果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则应选择与这些设备兼容的通信协议第四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要求 智能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要求1. 物理安全 * 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防范非法物理访问的措施,包括: * 外壳应坚固耐用,防止非法拆卸或篡改 * 应具有防止非法连接或断开连接的措施 * 应具有防止非法读取或窃听数据的措施 * 应具有防止非法写入或修改数据的措施 * 应具有防止非法破坏或删除数据的措施2. 网络安全 * 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防范非法网络访问的措施,包括: * 网络接口应具有访问控制功能,防止非法访问设备 * 网络接口应具有数据加密功能,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或篡改 * 网络接口应具有防火墙功能,防止非法访问设备或网络 * 网络接口应具有入侵检测功能,检测非法访问或攻击行为 * 网络接口应具有病毒防护功能,防止病毒感染设备或网络。
3. 数据安全 * 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防范非法数据访问的措施,包括: * 应具有数据加密功能,防止数据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被窃听或篡改 * 应具有数据备份功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 应具有数据恢复功能,允许在数据丢失或损坏后恢复数据4. 系统安全 * 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防范非法系统访问的措施,包括: * 应具有操作系统安全加固措施,防止操作系统被非法访问或篡改 * 应具有应用程序安全加固措施,防止应用程序被非法访问或篡改 * 应具有系统日志审计功能,记录系统操作日志,以便进行安全分析5. 安全管理 * 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安全管理功能,以便对设备的安全进行管理,包括: * 应具有安全配置管理功能,允许管理员配置设备的安全参数 * 应具有安全日志审计功能,记录设备的安全操作日志,以便进行安全分析 * 应具有安全事件告警功能,当设备发生安全事件时,向管理员发出告警 * 应具有安全更新管理功能,允许管理员安装设备的安全更新第五部分 智能终端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智能终端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智能终端设备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在智能终端设备的采购中,应严格把控设备的可靠性要求1.可靠性指标要求智能终端设备的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指设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MTBF越高,设备的可靠性越好 故障率(λ):指单位时间内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λ越小,设备的可靠性越好 平均修复时间(MTTR):指设备发生故障后,从故障开始到故障排除所花费的平均时间MTTR越短,设备的可靠性越好2.设计可靠性要求智能终端设备应具有可靠的设计,以确保其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设计可靠性要求主要包括:* 抗电磁干扰能力:设备应能够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 抗雷击能力:设备应能够承受雷击而不损坏,并继续正常工作 防尘防水能力:设备应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能够在粉尘、潮湿的环境中正常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