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ppt课件(全).ppt
60页本章重点、难点•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难点 )第第8 8章章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8.1 财务分析概述一、财务分析的目的一、财务分析的目的(一)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运用一定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剖析和评价,以期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决策和实现增值提供财务信息8.1 财务分析概述(二)财务分析的目的1、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揭示企业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策略,改善企业状况2、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保全状况进行监督3、债权人:考察企业的有效支付能力,选择最佳信贷政策4、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从宏观管理角度考核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情况 8.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二、财务分析的内容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和综合分析三、财务分析的意义三、财务分析的意义1、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状况和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2、财务分析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3、财务分析是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8.2财务分析的方法 8.2.1 基本分析方法8.2.2 综合分析方法基本分析方法 8.2.1 基本分析方法:1.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两个和两个以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数量差异,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主要有三种运用形式 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揭示企业业绩完成情况同一指标纵向对比—揭示企业财务发展趋势同一指标横向对比—揭示企业在同行业的地位 [先进(落后)程度]基本分析方法 2.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它是通过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全部的比率,可以了解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相关比率它是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来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如流动比率效率比率效率比率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之间的比例,反映了投入与产出关系 * 采用比率分析法应注意以下几点:采用比率分析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比口径的一致性2)衡量标准的科学性基本分析方法 3.因素分析法:(一)、连环替代法连环替代法是从数量上来确定一个综合经济指标所包含的各项因素的变动对该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二)、差额计算法(二)、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方法4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通过连续若干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的对比,来揭示各期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比较个别项目的趋势)•根据不同的比较基础具体又分为:定基动态比率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环比动态比率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2)会计报表的比较(比较各项目的趋势)(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以2为基础发展的)趋势分析法的不足:只是就同项目的金额在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却忽略了某些相互关联的财务关系,而那些被忽略的财务关系有时却是极为关键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1)主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主要指标间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成数 =主营业务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权益成数 主营业务净利率主营业务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1-资产负债率)综合财务分析方法 2.沃尔比重分析方法沃尔比重分析方法(1)基本步骤选择评价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对各项评价指标计分并计算综合分数 形成评价结果(2)评价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8.38.3财务分析指标财务分析指标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依据:主要分析依据:财务报告(主要指三大主表)、企业背景资料及其他资料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本金和利息的能力。
包括长期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短期偿债能力一、短期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其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一)流动比率(一)流动比率1、概念: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2、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 意义:表明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来保证偿还4、评价: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5、标准:经验表明,流动比率在2:1左右比较合适,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是企业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未能有效加以利用,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过低的流动比率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二)速动比率(二)速动比率1、概念: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2、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3、意义:表明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来保证偿还4、评价: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则反之。
5、标准: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过高或过低的速动比率都不好,原因同流动比率特殊: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行业,几乎没有应收账款,大大低于1的速动比率则是很正常的;而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三)现金比率(三)现金比率1、概念:现金比率是现金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2、公式:速动比率=现金资产÷流动负债3、意义:表明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资产来保证偿还4、评价: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现金类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越大,偿债能力越强;但持有过多现金,会增加机会成本,同时盈利能力降低一般1:2认为是较好状态5、标准:一般认为1:2认为是较好状态(一)资产负债率(一)资产负债率1、概念:又叫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2、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3、意义:表明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4、评价:该比率越小,资产中来自于负债的比重越小,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同时说明管理当局比较保守,对前途信心不足;反之则相反(二)股东权益比率(二)股东权益比率1、概念:股东权益比率是企业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2、公式: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3、意义: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来自于股东投入,可以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4、评价:该比率越小,资产中来自于权益的比重越小,来自于负债的比重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反之则反之5、关系式:股东权益比率=1-资产负债率(三)权益乘数(三)权益乘数1、概念:权益乘数是股东权益比率的倒数,反映企业资产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2、公式:权益乘数=1÷(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1÷﹝(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1÷ (1-资产负债率)3、评价:该比率越大,股东权益比率越小,资产中来权益资金的比重越小,来自于负债的比重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四)产权比率(四)产权比率1、概念:产权比率又称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或资本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2、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3、意义:该指标反映企业在偿还债务时股东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4、评价: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财务风险越小,是低风险、低收益的财务结构;反之则反之。
5、投资者观点: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过低的产权比率会影响其每股利润的扩增能力(五)有形净值负债率(五)有形净值负债率1、概念:有形净值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的比率2、公式:有形净值负债率=负债总额÷有形净值 其中:有形净值=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即股东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的净值3、意义:有形净值负债率是产权比率的延伸,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资本受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4、评价: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有形净值对债权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则反之(六)利息保障倍数(六)利息保障倍数1、概念: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2、公式: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注注: :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资本化的利息;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3、意义:该指标反映了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4、评价: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差;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就难以偿付债务及利息。
例8-1:某建筑施工企业2007年度资料如下,试分析其偿债能力(仅做指标计算).资产资产年末数年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年末数年末数流动资产流动资产: : 货币资金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 存货存货 待摊费用待摊费用 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合计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无形资产80080010001000120012004040400040006060710071004004001200012000500500流动负债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流动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负债合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2000200010001000300300100100340034002000200054005400120001200016001600100010001460014600合计20000合计20000单位单位: :万元万元利 润 表 编制单位:××公司 2007 年 (单位:万元) 项目本期金额一、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加:投资收益 (损失以“-”号填列)二、营业利润(亏损以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减:营业外支出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号填列)减:所得税费用减:所得税费用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号填列)1158 981 2938 71 36757512121111767624245252解:流动比率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负债=7100 =7100 ÷ 3400=2.09÷ 3400=2.09速动比率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负债= =((800+1000+1200 800+1000+1200 )) ÷3400=0.88 ÷3400=0.88现金比率现金比率= =现金现金÷÷流动负债流动负债= =((800+1000800+1000)) ÷ 3400=0.53 ÷ 3400=0.53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总额=5400 ÷ 20000=0.27=5400 ÷ 20000=0.27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资产总额资产总额=14600 ÷ 20000=0.73=14600 ÷ 20000=0.73权益乘数权益乘数=1÷ (1-=1÷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1 ÷)=1 ÷((1-0.271-0.27))=1.37=1.37产权比率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负债总额÷ ÷ 股东权益股东权益=5400 ÷ 14600=0.37=5400 ÷ 14600=0.37有形净值负债率有形净值负债率= =负债总额负债总额÷÷有形净值有形净值= 5400÷= 5400÷((14600-50014600-500))=0.38=0.38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 = 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76+7176+71)) ÷ 71=2.07 ÷ 71=2.07营运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又叫资产管理能力,是指企业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
营运能力分析,主要考察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如:存货的积压状况、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资产结构是否合理等在财务管理实务中,企业主要通过分析与销售活动有关的资产状况,来考察企业的该项能力一、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分析一、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分析(一)应收账款周转率(一)应收账款周转率1 1、概念: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概念: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次数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次数2 2、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赊销净额赊销净额= =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折扣、折让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折扣、折让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余额是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净应收账款余额是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净额合计3 3、评价: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评价: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该比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水平越该比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水平越高;反之则反之但过高或过低则暗示企业在应收账款管高;反之则反之。
但过高或过低则暗示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理方面存在问题(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概念: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应收账款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也叫平均收账期2、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评价: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率成反比例关系,应比照应收账款周转率的相关内容来评价二、存货管理能力分析二、存货管理能力分析(一)存货周转率1、概念: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反映了存货在一定时期(360天)周转的次数2、公式:存货周转率(次数)= 平均存货余额=3、评价: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指标,该指标越高,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管理水平越高,企业生产销售能力越强;反之则反之但该比率过高或过低都说明企业在存货管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二)存货周转天数 1、概念:存货周转天数是指存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2、公式:存货周转天数= = 3、评价:存货周转天数与存货周转率成反比关系,应比照存货周转率的相关内容来评价。
三、流动资产管理能力分析三、流动资产管理能力分析(一)流动资产周转率1、概念: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净额与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360天)的周转次数2、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3、评价: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该指标越高,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反之则反之(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1、概念: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是流动资产周转一次需要的天数 2、公式: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3、评价: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与流动资产周转率成反比关系,应比照流动资产周转率的相关内容来评价三、流动资产管理能力分析三、流动资产管理能力分析(一)流动资产周转率1、概念: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净额与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360天)的周转次数2、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3、评价: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该指标越高,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反之则反之。
(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1、概念: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是流动资产周转一次需要的天数 2、公式: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3、评价: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与流动资产周转率成反比关系,应比照流动资产周转率的相关内容来评价四、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四、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一)固定资产周转率 1、概念:固定资产周转率是销售净额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360天)的周转次数2、公式: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评价:该比率是反映固定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投资得当,结构合理,能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则反之(二)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1、概念:固定资产周转期反映固定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2、公式:固定资产周转期= =3、评价:固定资产周转天数与固定资产周转率成反比关系,应比照固定资产周转率的相关内容来评价五、总资产管理能力分析五、总资产管理能力分析(一)总资产周转率1、概念:总资产周转率是销售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2、公式:总资产周转率(次数)=★ 平均资产总额=3、评价:总资产周转率反映总资产周转速度,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应该采取措施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置资产,以提高总资产利用率 (二)总资产周转天数1、概念:总资产周转天数是指总资产周转一次需要的天数2、公式:总资产周转天数= = 3、评价:总资产周转天数与总资产周转率成反比,比照总周转率的评价去评价 例8-2某公司当年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摘录如下,该公司的全部账户都在表中,表中打问号的项目数字可能需利用表中的其他数据及补充资料计算得出利用表中的其他数据及补充资料计算得出资产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货币资金货币资金50005000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净额??应交税费应交税费50005000存货存货??长期负债长期负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5880058800实收资本实收资本6000060000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总计总计8640086400总计总计??例题补充资料:(1) 年末流动比率1.5(2) 产权比率0.8(3) 以销售额和年末存货计算的存货周转率15次(4) 以销货成本和年末存货计算的存货周转率10.5次(5) 本年毛利(销售额减去销货成本)63000元要求:(1)计算存货账户余额(2)计算应付账款账户余额(3)计算未分配利润账户余额 解:(1) 销售收入-销货成本=63000 (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存货=15-10.5=4.5存货=63000÷4.5=14000(2)应收账款净额=86400-58800-14000-5000=8600流动负债=(5000+8600+14000)/1.5=27600/1.5=18400应付账款=流动负债-应交税金=18400-500=13400(3)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0.8所有者权益=86400-负债总额=86400-0.8×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负债总额=86400所有者权益=48000未分配利润=48000-60000=-12000例8-3 某公司××年度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公司 ××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货币资金50应付账款 100应收账款 长期负债 存货 实收资本 100固定资产 留存收益 100合计合计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 0.5(2)销售毛利率 10%(3)存货周转率(存货按年末数计算) 9次(4)平均收现期(应收账款按年末数计算)18天(5)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按年末数计算) 2.5次要求:利用上述资料,填充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空白 部分(写出计算过程)。
•解:所有者权益=100+100=200 长期负债=200×0.5=1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200+100+100=400 资产合计=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400•销售收入=2.5×400=1000 应收账款=1000÷(360÷18)=50•(1000-销售成本)/销售成本=10%,所以销售成本=900•存货=900/9=100•固定资产=400-50-50-100=200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一、一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一、一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获利能力越强•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 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获利能力越强思考:如何提高营业利润率?•3.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5.5.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当大于100% 所有者权益增加 1.从外部增加 (1)发股票 (2)吸收直接投资 2.从内部留存 (年初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二、上市公司特殊财务比率(一)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收益1)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 (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例:甲公司2006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10000万股,2006年3月1日新发行4500万股,12月1日回购1500万股,2006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要求确定基本每股收益。
•解: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000+4500×(10/12)-1500×(1/12)=13625基本每股收益=5000/13625=0.37(元) (2)稀释每股收益含义: 稀释每股收益是指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以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为基础,在分母中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同时对分子也作相应的调整分子的调整:第一:当期已经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第二: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第三:相关所得税的影响• 分母的调整:调整为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股数 稀释潜在普通股的含义和常见种类: 稀释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目前常见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票期权等 •例题:乙公司2006年1月1日发行票面利率为4%的可转换债券,面值800万元,规定每100元面值的债券可转换为1元面值普通股90股2006年净利润4500万元,2006年发行在外普通股4000万股,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 •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4500÷4000=1.125(元) 稀释的每股收益: 净利润的增加=800×4%×(1-33%)=21.44(万元) 普通股股数的增加=(800/100)×90=720(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4500+21.44)/(4000+720)=0.96(元/股) 净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率)=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利息×(1-所得税率),由此可知,利息对净利润的影响额=利息×(1-所得税率)。
•评价:(1)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获利水平的指标,该指标越高,公司获利能力越强,但分红多少则取决于公司股利分配政策;(2)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3)比较公司间每股收益时,要注意其可比性(二)每股股利(二)每股股利1、公式: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 股利总额是指用于分配普通股现金股利的总额2、评价:(1)每股股利越高,说明每一股普通股所获得的现金股利越高,但公司当年的获利水平及股利政策会直接影响每股股利的高低;(2)每股股利偏低,说明企业积累资金以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将来获利水平有望提高;反之,说明企业收益大部分用来支付股息,虽然目前收益水平高,但将来没有新的利润增长点,后劲不大;(3)每股股利与每股收益比较可以看出企业的股利政策(三)市盈率(三)市盈率1、概念: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利润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愿意支付的价格 2、 公式: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评价:(1)市盈率越高,表明市场对企业未来越看好,投资风险越大;市盈率越低,表明市场对企业前景信心不足,投资风险越小(2)当市价确定时,每股利润与市盈率呈反比例关系;当每股利润确定时,市盈率与每股市价呈正比例关系。
3)市盈率指标可比性差,一般成熟行业市盈率较低,而新兴行业市盈率较高三、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三、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一)社会贡献率1、公式:社会贡献率=★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款、附加及福利等2、评价: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占用社会经济资源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小,是社会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依据(二)社会积累率1、公式:社会积累率=★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企业依法向财政交纳的各项税款,如增值税、所得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税款等2、评价:该指标反映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占企业社会贡献总额的比重该指标越高,则社会积累率越高;否则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