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大学生旅游行为及市场开发策略.doc
27页第1章大学生心理的特点1.1年龄特点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 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 未成熟对大学生而言,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口益成熟,以便成 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可以说: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人的成熟,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身体的长成以个体生理成熟为标志大学生一般都已具备这种条件 第二是心理发展完善即形成了完善的自我概念,形成了稳定的个性第三是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人的社会成熟为标志,即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小 所处的角色及所扌II负的社会责任有正确的认识1.2自我概念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H我概念是指人对H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它是认识、情 感、意志的综合体,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H我概念从童年期就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快 的时期,它使人心理的各个方而都发生着深刻血广泛的变化;它使一•个人能反省 口身,有明确的自我存在感,从而以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周I韦I世界;它使人的 心理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和丰富自我概念的发展不仅与年龄有关,而且与人的知识水平有关。
一个人的文化 素质越高,其口我意识就可能越强从这两点来看,大学吋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 时期注意内省,注重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图理解自己情感、心理变化, 口觉地从各方面了解口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大学校园这种特 殊的环境,又是十分强调独立、注重自我确立的地方,许多大学生在较大的程度 丄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同吋,由于大学生 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层次及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对社会丄的事有着口己的见 解,他们看问题的视野可能与一般人有所不同,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心 愿一方面,他们关心社会发展,这种关心是抛开切身利益,以大视角来进行的, 注重的是整个社会的提高与进步他们热衷参与社会,对社会舆论愿意独立思考 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 使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吋,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 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 面地认识问题这种不足与他们极强的口我概念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可能会一 直困扰着他们1.3概念丰富而不稳定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其内心体验极其细 腻微妙。
他们对与自身有关的事物往往体察得细致入微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和 牛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急剧延伸,必然导致其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由于大学生心理内部的需要结构发生变化,大学生的追求有其独特性,而他 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吋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其心理成熟又落后于 生理成熟,因而大学牛的情感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 的影响,心境变化快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等变化会引起情绪的波动,容易 偏激、冲动,情绪冲突也较多1.4智力发展达到高峰大学生一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通过专业训练、系统学习,抽象逻辑思 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智力水平大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 智力层次含有较多的社会性和理论色彩,这一显著特点,使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内 容得到极大的丰富1.5社会需求迫切为了接受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大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期限比同龄人长,这 使他们与社会有一定距离也止因为如此,他们渴望加入社会的愿望更为迫切在校园里,他们关注着社会,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并希望口己加入进去, 按照口己的想法去改变各种令人不满意的现象,把口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 体现口己的力量,实现口身的价值。
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与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价 值观相互作用,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拯这一心理特点,支配、指 导着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对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以丄条件中,生理成熟是心理成熟的物质基础和依据,社会成熟是心理成 熟的必要条件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取决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大学生 在校学习时间长,与社会生活有着某种程度的隔离他们身在校园,对真正的社 会生活并没有直接的、深刻的了解,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比较表面和肤浅因而, 大学生的社会成熟期较长,在整个大学吋代,他们都要为这种社会成熟的完成而 付出努力因此,他们渴望通过旅游来解决这些矛盾第2章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态度2.1旅游行为动机分析我们可以把大学生旅游动机划分为六利啖型,即从众与购物型动机、缓压与 归属型动机、娱乐与情感型动机、实践与访友型动机、交友与追星型动机和探险 与猎奇型动机大学生的缓床与归属型动机、娱乐与情感型动机也成为大学生旅 游动机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出游,除了增长知识方面的需 求外,更多的还体现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即缓解精神丿玉力和寻求集体的归属感, 以上对于深入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2.2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态度大学生对旅游持有非常肯定的态度据以前的一•份问卷调查,有96. 8%的人 回答完全赞成或条件允许的话为然赞成,只有2.0%的人认为旅游对大学生来说 可有可无,持不赞成或反对态度的仅有1・2%即使是尚未外出旅游的大学生, 他们对旅游的态度也是非常肯定的,有91.60%的人回答准备在大学期间外出旅 游这再次证明了大学生这个旅游群体强烈的出游欲望再深入地探讨一下曾外出旅游过的大学生对H后旅游的看法仅有7. 4%的 人不准备在以后的大学期间外出旅游,而且作如此回答的主要是2006级即将毕 业的大学生尽管如此仍有85.9%的大四生说打算再外岀旅游,这与大四生除毕 业论文外无过多课程负担、吋间较充裕有关当问及是否会重游同-•旅游地约有 36. 20%的人希望能重游同一个地方,30. 5%的人表示不确定,另有33. 30%的人肯 定地表示不会重游同一地方希望重游同一旅游地的人由于丄一次旅游为时间或 经济等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尽兴游览;或者上一次旅游收集到的-•些事实满足了 他的求知需要后,激发了高一•层次的求解需要,从而促使他重游当地不愿重游 的人则主要受经济、吋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期望每次旅游都能获得不同的体验, 换取身心的最大满足。
第3章大学生旅游行为分析3.1大学生旅游行为的选择分析3.1.1大学生出游方式、交通方式的选择分析外出旅游的方式随年级不同呈现特点上的过渡,在大四与大一之间作比较, 有明显不同,大一•学生依赖性较强,大四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提高,集体和与家 人同游方式所占比例大一高于大四,而自由结伴和单独形式比例上大四则高与大 一(见图一);总体來讲,大学生个性强,不愿受集体约束,自由结伴的比例最高, 但他们又要有一定的归属感,单独旅游的比例最少在“出游方式选择”的选项 中,占样本86%的320人选择“和好朋友在一起”这说明大学生出游有明显的 小群体特征而选择“参加旅行社组团”的貝有13人占3. 5%,独行者39人占 10. 5%o大学生较少参加旅行社组团出游,一•方面是受经济条件限制,另一方面 是旅行社不重视大学生旅游市场,推出的产站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出游需求根据 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通状况和地理条件,有53. 1%的大学生选择火车作为交通工具 出游,选择汽车的占38. 2%,貝有小部分同学选择飞机,另外还有部分同学选择 徒步或骑自行车旅行据了解,在大学期间,不少同学都有骑自行车环游城市的 经历80%60%40%20%—•—大四 一•—大一5中独丨•■— ■ — — ■ — ■】集体与家人同游自由结伴——大四12%21%26%71%1- ■—大一_ 7% J一 __28%_ _ 5%64%图3. 1. 1大一大四出游方式比较资料来源:甘朝有,《旅游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833.1.2大学生出游时间段选择分析大学生外出旅游在吋间选择丄呈现以下特点:暑假和周末较多,分别占71% 和49%,而寒假偏少(27%),随着两个假日黄金周的出现,五一节(41%)、国庆节 (38%)期]可的旅游逐渐热起来,由于多数人还习惯于过春节吋要合家团圆,所以 春节外出旅游的比重较小(12%)(见图二)。
调查显示,在以往出游时间段上选择 “十一”和暑假的偏高,分别占21.7%和44.4%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十一” 期间秋高气爽,适合出游;其二是“十一”离开学不久,大学生手头还比较宽裕, 经济丄具有可行性大部分学校暑假要长于寒假,暑假出游吋间充裕,而来自于 南方的同学更喜欢暑假出游,因为暑期止是草原最美的季节仍然首选暑假,这 也是造成7、8刀份旅游旺季市场压力的-•个原因在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我们发 现,大学生旅游出行吋间长短与他们月生活费标准有较强的相关性生活费处于 400 一 500元的出游者多选择出游3 — 5天;300 — 400元的(占33. 1%) 一般出游 1 一 2天;而选择“一周以上”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500元所以经济条件是大学生出游的一大限制因索口亲列1 I图3.1.2大学生出游时问段比较 资料来源:新学子调杳课题组3. 1.3大学生出游目的地的选择分析大学生的旅游n的大多还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方面(74%);由于他们的生活 环境较单一,对“象牙塔”外面的世界渴望了解,因此风土人情类也备受青睐(59%); 而倾向于文物古迹和宗教文化的则偏少(分别为10%和7%),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受 现代化都市环境的影响很犬,对老文化的鉴赏力不够或根本不感兴趣(见图三)。
由此可见,自然旅游资源在大学生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应占重要地位对旅 游H的地的选择倾向,反映了大学生的旅游需求与动机另外,我们在调查中发 现,青年对传统旅游地兴趣减弱,更多地转向探奇探险、挑战口然、求新、求杲、 求知的旅游项并且注重H的地的个性与参与性在人文旅游资源中,大学生 对宗教圣地、圣所兴趣不大,而偏爱博物馆、科技文化馆、动物园等场所□系列】图3.1.3大学生旅游兴趣调杳资料来源:甘朝有,《旅游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833.2大学生出游的优势分析3.2.1较强的旅游动机上面提到,大学生群体年龄段在18 — 24岁作为年轻人,追求新鲜、追求 刺激、探索精神强,不甘于墨守成规,易接受新事物,而旅游作为新的生活方式 更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大多数年轻人出游,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等心理需要, 更是因为求知欲的促使属于探求新知、培养兴趣的旅游活动,也往往会得到学 校和家长的支持据内蒙古民族大学对大学牛的旅游动机进行的调查分析发现, 文化或精神动机是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主要动机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旅游动机使 人学生旅游市场有很强的针对性,把握这种心理特征和动机有利于开发特色鲜明 的旅游产品。
3.2.2较高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成正比受教育状况不同的游客,对旅游景 观的审美体验不同,获得的旅游体验也不同在校人学生正在接受专科以上的教 育,口身素质、修养高于大众游客的平均水平因此在开展旅游活动中,大学生 会自觉保护环境,学生团队也较易于管理3.2.3较多的闲暇时间大学生的假期有五一、十一、寒假、暑假,充裕的吋间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 要条件,这也是大学生旅游较Z大众旅游的最大优势大学生避开五一、十一、 春节高峰期出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压力另外,在校大 学生一般在校住宿,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双休日也可以轻松地开展短途旅游3.2.4具有出游潜力的消费结构前面我们谈到过,大学生在经济上没有创收能力,这是开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