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数及其比较讲解.ppt
24页§3 基数及其比较 在抽象地研究集合时,最根本的是考虑集合的“大 小”,而集合中元素的性质是可以不加考虑的 对给定的集合A和B,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哪 一个集合元素“较多”? 对于有限集合来说,集合的“大小”就是集合中元素 的个数,称为集合的基数 基数越大的集合所含元素的个数越多,也就是说这 个集合越大 但对于无穷集合来说,元素的“个数”这个概念是 没有意义的因为按通常的理解它是指一个有限数, 而不是无限数 至于一个无限数比另一个无限数大,更是不可思 意的了 但凭着我们的直觉与前面的定理可知,这种说法 是符合我们的看法的,只不过是现在说不清楚,之所 以说不清楚,是因为这里面有几个概念未加定义 于是,我们下面就要把有限集合个数的概念推广 ,使它对无穷集合也有精确的定义,这就是无穷集合 基数的概念;然后确定比较两个集合基数大小的方法 3.1基数的本质 由于我们已经定义了有限集合的基数的概念,即 集合中所含元素的个数,现在便从此进行分析和推广 有限集合的基数是一个具体的数,可是这个数又 是什么呢?实际上,数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给一个 具体的数只不过是对这个概念的一种符号表示 例如:对于“5”这个数。
世界上有“5”这个事物吗?没有 有的只是具体的5个事物,如5个人,5只笔,5张 桌子等等,而这个“5”无非就是一个符号,它表明具 有5个事物所形成的集合的共性 它们的共性就是它们相互对等,即它们的元素之 间可以建立起一一对应 于是, “5”这个符号就是赋给每个含有五个元 素的集合的一个记号,即若与含有五个元素的集对等 ,则都赋以相同的记号“5” 实际上,这就是“5”的本质 3.2 无穷集合的基数 定义1 集合A的基数是一个符号,凡与集合A对等的 每个集,对应着同一个符号 定义2(等价定义) 所有与集合A对等的集形成的集族 (的共性)称为集合A的基数,记为|A| 说明: (1) 现在已经把有限集合元素个数的概念推广到无穷 集合上了,于是,无穷集合元素个数的概念也有了明 确的定义,这就是基数的概念 (2) 这两个定义实质上等价的从定义1可知,凡与A 对等的各个集合基数也都是|A|,于是有: 定义3 集合A与集合B的基数相等A~B 3.3无穷集合基数的比较 例:教室里人多还是椅子多? 定义1 设A、B为任意两个集合,则 (1) 若存在从A到B的单射,则称A的基数小于或等于 B的基数,记为|A|≤|B|; (2) 若存在从A到B的单射,但不存在一一对应,则称 A的基数小于B的基数,记为|A||B|, |A||B|,三者中恰有一个成立。
定理3 (Bernstein) 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若 |A|≤|B|且|B|≤|A|,则|A|=|B| 说明:(1) 这个定理提供了证明两个基数相等的有效 方法,而且也比较简单 若能构造一个单射f:A→B,用来证明|A|≤|B|, 再构造另一个单射g:B→A,用来证明|B|≤|A|,则由 定理可知|A|=|B| (2)在这里,f与g不必是满射,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 于是,定理3等价于“若存在从A到B和从B到A的单 射,则存在从A到B的双射” (3)构造这样的两个单射是比构造双射要容易得多 例1 证明: |(0,1)|=|[0,1]| (4) 若用a表示可数集合的基数,用c表示连续统的基数 ,则有限集A,可数集和连续集基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设A是任意的有限集合,则|A|ac 例2 证明: |A|ac 3.4最大集合是否存在? 前面讨论了无穷集合中最小集合—可数集,然后又 讨论了连续统集的存在并且ac现在要问: 1.是否存在最大的集合? 2.是否有比c还大的集合? 3.是否存在一个基数b,使得abc 定理4(Cantor)设A是任意一个集合,则|A||2A| 说明: (1) Cantor定理告诉我们:对任意的集合A,总存在 比基数|A|更大的集合,也就是说:不存在最大的集合 。
例:构造可数个无穷基数的集合:N,2N,22N…且 |N||2N||22N|… 其中左面的不等式表示 |N|=a2N,以后每一个都大于前面的一个,因此,没 有最大集合 (2)当A为可数集时,|2A|~ |2N|=c (3)确实有比c还大的基数因为|N|=a2a22a…,把 大于c的这样的集合都称为无穷不可数集合而不去研 究它 (4) 这个定理说明:自然数N有多少个子集?就是 [0,1]上有多少个实数,也就是实数一共有多少个,或 者直线上一共有多少个实数,或平面上有多少个实数 3.5连续统假设 由于ac,a是“最小”无穷集合-可数集合的基数 ,现在要问: 问题:在a和c之间有没有其它的基数呢? 有没有这样的基数b,使得abc?换句话说就是: 是否存一个集合S,S不是可数集,但S有一个可数 真子集,并且S不与[0,1]对等却能与[0,1]的一个不 可数真子集对等? 连续统假设: 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在一百多年前就认为 没有这样的无穷集合这就是著名的康托的“连续统假 设” 对于这个问题,数学家们做了多年的努力,企图证 明连续统假设成立,或证明它不成立现在,这个问题 已解决到这样的程度: 1938年哥德尔(1906-1978)证明了连续统假设与 集合论的公理是无矛盾的,即承认连续统假设,绝不会 引出矛盾。
就是说,在集合论的公理下,根本不会证明 连续统假设是错的 但这并不等于证明了它是正确的 1963年柯亨(1934-)证明了连续统假设对集合论 中的常用公理是独立的这又表明,从集合论的常用 公理出发,根本不可能证明连续统假设是正确的因 此,1966年柯亨获得菲尔兹奖于是,a与c间是否有 基数存在的问题,回答是: 不知道 不过,大多数数学家承认这个假设,即认为a与c 之间没有其它基数 无限数有无穷多个,没有最大的这些工作都归 功于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在康托之前,不同的无穷 集合所含的元素的个数多少没有明确区别,均含有无 穷多个现在就能区分它们之间哪一个含有更多或是 否含有同样多的元素 §5 集合的悖论 5.1什么是悖论 “这句话是错的”―就是一个悖论 上面所介绍的内容是属于Cantor开创的朴素集合论 早在上世纪末已有一些数学家反对Cantor集合论中 所研究的无穷集,怀疑其中的推理过程,但是又找不 出什么毛病1895年Contor本人也已经觉察到了这一 点,他和其它的一些数学家一起举出了不少例子说明 朴素集合论将导致矛盾,这种矛盾被称为悖论 所谓悖论是指一个命题P,若P为真可推出P为假 ,又从P为假推出P为真,则说命题P是一个悖论;显 然,若从命题Q引出一个命题P,而P是一个悖论,则 Q也是一个悖论。
下面介绍最有名的两个悖论,即罗素悖论和Cantor 悖论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于 1901年提出有名的Russell悖论在未给出Russell 悖论之前,先介绍两个通俗两有趣的悖论:说谎悖 论和理发师悖论 虽然它们和集合论没有明显的联系,但能够帮助 我们理解罗素悖论 例1 说谎悖论是古代的一个通俗的悖论,有一个人在 断言“我正在说谎”要问,这个人是在说谎还是在 讲真话? 若他在说谎,这表明他的断言“我正在说谎”是谎 话,也就是说他在讲真话,所以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 论,若他是说谎,那么他是讲真话(即没有说谎) 另一方面,若他讲真话,这表明他的断言“我正在 说谎”是真话,也就是说他在说谎,所以我们又得出 结论:若他是讲真话,那么他在说谎(即没有讲真话 ) 通过以上分析使我们看到,以命题出现的断言“我 正在说谎”就是一个悖论,我们无法断言它的真假 例2 理发师悖论是Russell在1918年给出的,一个乡村 理发师公开宣布他不给村子中所有自己替自己理发的 人理发,但却给所有自己不替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一天他发生了疑问,他是否应当给自己理发 如果他自己替自己理发,那么按他声言的前半部分 ,他就不应当给自己理发; 如果他的头由另外的人给他理,那么按照他的规定 ,他又必须给自己理发。
理发师的头应由谁来理呢?这个理发师陷入了逻辑 的窘境 Russell悖论是相当简单的,一点也用不到集合论的专 门知识 例3 Russell仔细地分析了Contor给集合下定义: “把一些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可以是直观的对象, 也可以是思维的对象——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称为集” ,他发现集合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集合A本身不是A的一个元素,即AA; 第二种是集合A本身是A的一个元素,即A∈A 于是,可以看出:对任意的一个集A,不是第一种 就是第二种,两种集彼此可以明确识别,所以由 Cantor的定义,令 S={A|AA}, 也就是说S是由满足条件“AA”的那些A组成的 一个新的集合,现在我们要问: 集S是第一种集还是第二种集?即AA ,还是A∈A 若S是第一种集,即SS; 因为S是由所有满足条件的AA组成的,而SS ,知S当然就在S中,也就是说S∈S而S∈S,表明 S是第二种集,从而产生矛盾 若S是第二种集,即S∈S;因为对S中任一元素A,都 有AA,而S∈S,知S是S中的元素,也就是SS 而SS,表明S是第一种集,从面产生矛盾 这样,S既不是第一种集也不是第二种集,即S 既不是SS,也不是S∈S。
这个矛盾就是Russell所发现的“集合论是自相 矛盾的”,即 著名的Russell悖论 例4 Cantor最大基数悖论 Cantor在1899年给出的悖论,现叙述如下: 集合是具有某些性质的元素组成,因此也可以假设 集合S是由所有集合所组成的集合现在要问: S与2S的基数哪一个基数更大 这个悖论称为Contor最大基数悖论 一方面,由Cantor定理可知,|S||2S| 但另一方面,因为S是所有集合所组成的集合,而 2S中每个元素都是S的一个子集,从而2S是集合,所以 2S⊆S,即|2S||S|于是产生了矛盾 但是,Cantor的最大基数悖论并未引起人们多大的 注意,因为它涉及的概念较多: 集,子集,基数,基数之间的大小比较等 人们认为可能是由于某些中间环节技术处理得不 恰当所引起的当时Cantor想对集合加以区分,借以 排除他的悖论,但他的悖论尚未排除, Russell悖论 又出现了,而Russell悖论是从集合论的基本概念着手 的,它是那样的那初等,那样清晰明白不容辩驳,人 们不得不承认,集合论自相矛盾 5.2悖论的所在 现在我们要问问题的毛病出在哪里呢? 由Russell悖论可以得出,问题就出在Cantor对 集合概念的定义上。
这个定义蕴含着矛盾,蕴含着 循环定义 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在集合还未形成时怎能以 一个实体出现充当自己元素呢?这不正是含有循环 定义吗? 因此,在对集合概念描述时,曾强调不能说 “所有集合的集合” 这样一类话的原因 5.3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集合论的悖论,为了解决集合论中自身 的问题,一些著名数学家在本世纪初开始了集合论公 理化方面的研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和各种不同 的公理系统,解决了悖论问题,大大推进了集合论的 发展,有关集合论公理化方面的内容,本书作为自学 介绍,有兴趣读者请参看有关文献 本书是以朴素的观点来介绍集合论的,因此未给 出公理系统,但对于计算机科学的一般问题以及大多 数数学问题及其应用,这已足够了 总 结 可数集合、连续统、无穷集合 基数、基数的比较 对角线法的应用 定理 { [0,1]不可数 ;|A||2A|} 第四章 无穷集合及其基数习题1 1.设A为由序列a1,a2,…,an,…的所有项组成的集合, 则A是否是可数的?为什么? 2.证明:直线上互不相交的开区间的全体所构成的集 合至多可数 3.证明:单调函数的不连续点的集合至多可数 4.任一可数集A的所有有限子集构成的集族是可数集合 。
5.判断下列命题之真伪: (1)若f:XY且f是满射,则只要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