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讲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doc
8页2008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3讲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1)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2)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知识讲解]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3)矿产资源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2、海洋渔业生产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布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利用方式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 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交通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此运动区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服务区域称为腹地,除要有码头、装卸设备等设施外,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鹿特丹港的建设:发展早,开通北海运河促进发展,利用中转货物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中继贸易带动近代工业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围海造陆:荷兰、澳门等值得注意的几个海峡:丹麦海峡(格凌兰岛、冰岛之间)、卡特加特海峡(北海、波罗的海之间)、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南美大陆之间)。
二、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1、海洋环境保护 概念: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海洋污染 污染物来源: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废弃物,核电站和工厂冷却水;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偶发性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我国海洋污染: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会减弱太阳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赤潮:含N、P等营养元素的废水流入近海,引起海水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水体缺氧,鱼虾死亡多发生在轻工业发达,生活排污太多,较封闭的海湾如:我国的珠江入海口、杭州湾、渤海海洋生态破坏:生产活动围垦、滥捕等及自然环境变化引起 2、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污染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清污方式: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除污船 3、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订: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权限:12海里领海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不足:在封闭、半封闭海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存在重叠等 琼州海峡、渤海为我国内海的原因:渤海出口有庙岛群岛,两岸距离不超过24海里[能力训练]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读图,回答1-5题:1.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 :①岛屿沉降 ②海水膨胀 ③暴雨泛滥成灾 ④两极冰盖融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按成因,图瓦卢的岛屿属于 A.大陆岛 B.冲积岛 C.火山岛 D.珊瑚岛3.风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图瓦卢5月份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4、下列因素:①大量砍伐森林②大量燃烧矿石燃料③海水体积膨胀④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是: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A、调整生产结构,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6、气候对海岸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海岸带变宽 B、土地利用减少 C、浅海渔场增多 D、海岸生态变化7、下列有关红海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陆上淡水注入极少 B、红海海域较为封闭C、地处副热带海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D、海域内有暖流经过8、由海底火山喷发引起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A、风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啸9、中世纪时,麦哲伦船队由东向西穿越麦哲伦海峡时,下列情形与其相吻合的是: A、先顺风顺流,后逆风逆流 B、一路顺风顺流 C、一路逆风逆流 D、先逆风顺流,后顺风逆流10、目前,人类开发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是: A、海洋滩涂养殖 B、海港码头 C、海底通讯电缆铺设 D、海洋公园11、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 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 D、风浪小12、秦山核电站污染近岸水域,主要是因为排放:A、含重金属的污水 B、热水 C、含核废料的污水 D、生活污水海洋13、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处表层的海域B、①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和沙矿C、③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D、④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陆地14、一艘轮船由世界最大港口驶往我国最大港口的途中,走最短的航线,经过的海上“咽喉要道”有:①直布罗陀海峡②好望角③苏伊士运河④曼德海峡⑤马六甲海峡⑥望加锡海峡⑦巴拿马运河⑧麦哲伦海峡⑨台湾海峡 A、①②⑤⑥⑨ B、①⑦⑧⑨ C、①③④⑤⑨ D、②⑦⑨15、读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的宽度为12海里 B、b的宽度为200海里 C、a区域享有和该国领土一样的管辖权D、b区域自然资源所属国享有勘探、利用、保护、管理的主权16.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来自: A.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B.海岸活动 C.海轮泄漏 D.生活污水排放17.1953年-1970年间,发生在日本九州岛的水俣湾事件,造成这次事件的污染物是:A.铅污染 B.镉污染 C砷污染 D.汞污染18.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围海造田,有可能引起海岸侵蚀 B.过度开采海滨砂矿,会减少人工养殖海产品场所 C.对鱼类过度捕捞,有助于减少生物对海洋造成的压力 D.海产品受污染,可影响人体健康19.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 ①某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尽科学、合理 ②潮汐现象 ③人类对海洋生物过度捕捞 ④波浪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20.核电站对海洋的主要污染是: A.放射性燃料产生的辐射杀害海洋生物 B.含有铀等重金属的污水进人海洋,破坏生物生长环境 C.排放的冷却水温度较高,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D.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有害微粒,影响海洋生物21.读(一)大潮和小潮图、(二)月相变化图,回答 (1)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洋流、 三种。
(2)潮汐是海水在 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称为潮 (3)图(一)中,A点出现大潮的原因是 ,出现大潮的农历日期可能为 图(二)中,A点出现小潮的原因是 ,出现小潮时所见月相可能为图(二)中的 (填字母) (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 ) A.二次 B.一次 C.四次 D.三次22.读大陆架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D三处, 处理藏着丰富的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处广泛分布着锰结核C箭头含义: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 处海域,因为① ,② (3)目前,地质学家通常利用 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4)B上覆海域海水上泛,其原因主要有:①洋流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