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化气管理制度15篇.docx
16页液化气管理制度15篇 目录 1.液化气管理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2.液化气管理制度重要性 3.液化气管理制度方案 4.液化气管理制度15篇 液化气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液化气的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储存管理:规定液化气储存设施的标准、维护与检查程序,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2. 运输管理:涵盖液化气罐车的定期检验、驾驶员及押运员的培训、运输路线规划和应急预案 3. 使用管理:规定液化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废弃处理,以及用户的安全教育 4. 应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包括事故报告、现场控制和后续处理流程 5. 安全监督: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6. 法规遵守: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要求 包括哪些方面 1. 设施标准:明确液化气储存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应遵循的技术标准 2. 培训教育:为员工提供液化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定期考核和更新。
3.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执行步骤和安全规定 4. 风险评估: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制定预防措施 5. 合同管理:对供应商和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查,签订包含安全条款的合同 6. 安全文化:营造重视安全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重要性 液化气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安全、员工的生命安全以及环境的保护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维护企业声誉,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此外,良好的液化气管理还能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方案 1. 建立全面的液化气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度文件、操作手册和应急预案,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 实施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员工培训,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 4. 与合格的供应商合作,确保液化气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同时对运输过程进行监控,防止意外发生 5. 利用数字化工具,如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液化气设施的状态,预警潜在风险。
6. 不断完善制度,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新的法规要求,定期修订和更新管理制度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能够构建一个高效、安全、合规的液化气管理环境,保障企业稳定运营,保护员工安全,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液化气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美居市场液化气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美居中心液化气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保安值班人员应提早15分钟准时到岗,准时上岗,禁止抽烟、睡觉、擅离岗位 二、岗位主管责任制: 1、检查该岗位人员到位情况,每天到液化气房查看; 2、中班当值班主管,应在稻香源停止营业时,检查所有煤气阀是否关闭; 3、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并同时上报; 三、岗位值班人员职责: 1、禁止闲杂人员进入煤气储备房,工作人员进入时,应注意其工作状况; 2、整个房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和使用通信系统; 3、通道不能堆放杂物; 4、必须设置并保持3kgco24支; 5、每天检查煤气泄漏报警系统的性能,并利用嗅觉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有泄漏; 6、对每天送来的煤气罐检查是否为固定气瓶(固定气瓶需经检测站定期检测,并附检测报告); 7、岗位应设置在离煤气房安全距离位置。
8、值班人员必须做好工作记录(进入煤气房人员记录) 四、如何处理煤气泄漏: 1、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设法截断煤气来源; 2、如果嗅觉到浓烈的煤气味可采取: a、关闭煤气罐总阀; b、打开所有的窗户通风; c、熄灭一切火种,切断电源禁止用电; d、通知消防中心、工程部到现场处理; e、禁止使用火柴或火机查寻漏气位置; 3、如果嗅到轻微煤气味,应采取: a、立即关闭总阀,检查气味来源; b、若仍有煤气味,马上通知消防中心、工程部人员到现场检查,切勿自行修理; 五、与使用单位负责人做好沟通工作,密切与我方值班人员合作; 六、工程部主管安排人员每天定时到煤气房检查,不少于四次; 七、消防主任每天到煤气房定时检查; 八、煤气值班岗设检查签到本 第2篇 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区域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公私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风电场食堂使用液化气的区域 3. 职责 3.1 风电场是食堂的安全管理监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制度并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监督检查; 3.2 厨师负责液化气的维护保养和每日安全检查工作; 4. 管理规定 4.1 注意事项 4.1.1液化气罐房应保持通风、干燥;要防止潮湿或飞油的盐分、油类腐蚀钢瓶,保持钢瓶的清洁; 4.1.2、液化气罐严防曝晒、严禁靠近明火或温度较高的地方。
因为气瓶内的压力是随温度增加而上升的,一旦造成瓶内的压力异常上升,就会发生危险 4.1.3、液化气罐要直立使用、严禁倒立或卧倒使用; 4.1.4、不管是实瓶或空瓶都严禁摔、踢、滚和撞击因为轻则损坏油漆,重则气瓶变形报废, 甚至会使气瓶破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1.5、不准用开水浇和火烤钢瓶去强行气化; 4.1.6、不能自倒液化气罐残液; 4.1.7、安装、使用液化气管道、液化气设施的房间,要保持通风换气,严禁住人,并配备足量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其附近应设置消防栓,以防燃气事故发生 4.1.8、使用、存储液化气的房间内,不准使用柴、煤炉及其他灶具,以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4.1.9、使用电子点炉具,如连续三下不能点燃时,应稍候,待燃气散开后再点火; 4.1.10、严禁私自过气,气瓶过气是指用户私自将一气瓶中的液化气倒灌进另一气瓶; 4.1.11、灶具使用时,人不要远离,以免沸汤溢出扑灭或被风吹灭火焰,造成漏气 4.1.12、炉灶使用完毕,注意关好炉灶具开关,做到人走火灭同时将表前阀门关闭,确 保安全 4.1.13、如气罐(瓶)存在质量问题,不能自行拆卸检查和修理,应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检修。
4.2 定期检查炉具、液化气管线正常怀疑液化气管(管线)有漏气时,不可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测试,应以肥皂泡检查有无泄漏仔细地检查一下,灶具、热水器等燃气用具是否与供应的液化气相符合,与灶具的连接管两端卡子是否安装固定好,所有阀门是否关好 4.3 送气时,应做好检查: (1)检查钢瓶请注意检验期限,并附有检验合格标识; (2)钢瓶请直立,且避免受猛烈震动; (3)放置于通风良好且避免日晒场所; (4)不可将钢瓶放倒使用; (5)钢瓶上不可放置物品,以免引燃; (6)食堂贮存液化气不得超过四瓶(最大储存量≤4瓶),将贮存液化气降到最低,确保安全 4.4 检查和维护 4.4.1 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堂液化气管理制度,并填写《食堂液化气检查记录表》; 4.4.2 液化气使用人在每次使用液化气后要进行确认签字,并记录液化气的使用时间段; 4.4.3 当晚食堂要保证至少对液化气进行一次复查确认,并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措施,如遇液化气阀门忘记关闭,迅速关闭液化气阀门并进行通风如遇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请立即离开(禁止在发现液化气泄漏的情况下开启电气设备开关或在附近拨打,以免火花引爆液化气),并上报风电场值班人员。
4.4.4 风电场当值值长负责食堂液化气的监督检查工作 4.5 液化气泄漏应急方法: 4.5.1 立即关闭液化气开关,停止使用液化气; 4.5.2 杜绝一切火种,禁止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开关; 4.5.3 轻轻的打开所有门窗加强通风并迅速逃出户外; 4.5.4 报警处理(禁止在附近拨打) 4.5.5 用肥皂液涂抹法,查找漏气部位 (1)将肥皂或洗衣粉加水调成泡和溶液 (2)用毛刷等将肥皂液涂抹在怀疑漏气的部位 (3)发现泡沫或气泡增大,即表明该处是漏气点 4.5.6 查出漏气部位可暂用胶布包扎,并及时报告液化气公司,请求修理 第3篇 厨房液化气灶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厨房液化气灶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 液化气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学习,掌握安全操作液化气灶的基本知识 2. 每次操作前应检查灶具的完好情况检查灶具是否有漏气情况,如发现漏气不准进行操作,不准开启电器开关,应及时报修 3. 员工进入厨房前应打开防爆排风扇,以便清除积沉于室内的液化气 4. 点火时,必须执行火等气的原则,千万不可气等火,即先点燃火柴,再打开点火棒供气开关,点燃点火棒后,将点棒靠近灶具燃烧器,最后打开燃烧器供气开关,点燃燃烧器。
5. 各种液化气灶具开关,必须用手开闭,不准用其他器具敲击开闭 6.灶具每次用气完毕后,要立即将供气开关关闭,每餐结束后,值班人员要认真检查每只供气开关是否关闭好,每天工作结束后要先关闭厨房总供气阀门,再关闭各灶具阀门,然后通知供气室关闭气源总阀门 7. 经常做好灶具的清洁保养工作及时清除烟罩内的油污,以便确保安全使用液化气灶具 8. 无关人员不得动用液化气灶具,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和安全部门,并及时关闭供气总阀门 9. 掌握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4篇 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指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其他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直到各岗位操作人员应负的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所构成的全员这全生产责任制度即是将不同的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单位的每一位成员身上,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 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类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职工能部门(如安全、设备、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宣传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生产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