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热点新闻报道的特点.docx
5页论热点新闻报道的特点 吴 杰在日常生活中热点新闻是社会热点问题在新闻报道中能动的反映,因此,研究热点新闻报道必须首先研究什么是社会热点问题,只有弄清了什么是社会热点问题,才能正确确定报道内容,选择报道角度,找准切入点,明确哪些热点问题应当报道,哪些热点问题不应当报道,哪些热点问题必须适当分流那么,什么是社会热点问题?它与一般社会问题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具有什么特性?换句话说,构成社会热点问题的要素是什么?我认为,构成社会热点问题的要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意义的重大性一般自然的问题也好,社会、人文的问题也好,都不能形成社会热点,更不能形成舆论焦点,只有意义特别重大,事关全局、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人类自身自下而上与发展的问题,才能构成社会热点问题,才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二是反应的敏感性凡是构成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反应的敏感性,纵观社会热点问题,好比一根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稍一触及,就会引起强烈反映,形成一时的舆论中心相反,那些无论是否触及它都不会引起强烈反映的社会问题,均构不成社会热点三是兴趣的普遍性社会热点问题,除了上述两个特性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特性,那就是兴趣的普遍性。
大凡社会热点问题,都是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问题,诸如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大事等等上述三点,是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特性,这三点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说要素不全的社会问题构不成社会热点,不能成为社会热点新闻涉足的领域和猎取的对象正因为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上述三个特性,决定了对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必须采取高度重视、严肃对待、慎重处理的态度,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那么,怎样才能搞好热点新闻报道呢?长期的新闻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问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是把以正确宣传为主与以正确实施舆论监督同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功能,尤其是在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复杂情况下,如果不能做到把以正确宣传为主与以正确实施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发生舆论误导的情况,就会给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但对社会热点问题,一般地讲不能不炒,而是要作具体分析,正确的热点,不但要炒,而且要爆炒,炒得越热越好,如关于牛玉孺、任长霞事迹的报道但对于反面的社会热点问题,或容易引发社会振荡的社会热点问题,则要适当分流,对疑点、难点问题要解疑释惑,对群众中一时想不通的问题要多做活血化淤、理顺情绪的工作,要切忌打擦边球,要顾大局,识大体,不能添乱,只能帮忙。
第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还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正如前面所说的正确宣传为主,是我们党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和动摇,但是并不是说不要舆论监督了相反,舆论监督是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公众监督形式,是与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相得益彰的,由于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客观公正性和某种权威性,决定了这一监督形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为主二者并不矛盾,并非水火不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的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个问题上二者的功效是一样的,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但是二者不可能相互替代在一定条件下,舆论监督的力量(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力量)比正面宣传的力量还要大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舆论监督的问题上,不存在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问题当然舆论监督也不能滥用,在整个宣传中所占的比重不能过大,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比例参数,但是,过大、过滥就不是正面宣传为主了,就不是鼓劲而是泄劲了在多年的宣传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正确地实施舆论监督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正确实施舆论监督的前提和基础,是舆论监督的生命如果舆论监督不是实事求是,就只能把事情搞坏,产生难以收拾的后果2、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全社会的稳定是压倒一切的这是我们实施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有利于改进工作的原则我们实施舆论监督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改进工作对一时尚不具备条件,又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能轻易曝光,那样做只能使被批评者陷入被动,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振荡4、有错必纠的原则这也是一种实事求是,这既是被监督者的一种权利,也是监督者应承担的一种法律或道德的义务,我们党历来主张,在哪个范围内批评错了,就在哪个范围内予以平反或纠正二是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的关系反映社会舆论与引导社会舆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职能如果新闻宣传工作脱离舆论,顾左右而言它,回避社会矛盾、社会热点问题,这种工作就是苍白无力的,或是隔靴搔痒,可有可无的,只能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新闻宣传工作本身也就丧失了党和政府耳目喉舌的性质和功能当然反映舆论也不是消极的,对于正确的社会舆论,哪怕是零散的,分散的,萌芽状态的,宣传工作者和各种宣传载体都应该及时发现,因势利导,乘势而上,造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浓厚的社会氛围,使真善美得以弘扬光大。
对于错误的舆论,党的宣传工作和各种新闻宣传媒体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不能让错误的思想到处泛滥而不加以抵制对社会上出现的错误舆论必须抵制,加以正确的引导因为新闻宣传工作本身就有引导舆论,提高群众觉悟,统一群众思想认识的社会职责,有沟通党、政府和群众联系渠道的重要使命所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二者不可偏废作者单位]:齐齐哈尔日报社)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