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原木检验.ppt

84页
  • 卖家[上传人]:j7****6
  • 文档编号:61695393
  • 上传时间:2018-12-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83M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原木检验 GB/T144-2003,前言,,原木是用原条经过按一定尺寸横截加工制得的木段,是未经过纵向的锯切、刨切或旋切等进一步加工的园材,它包括了所有的木材产品根据原木的径级、品质和用途,分有直接用原木、加工(锯切、旋切、刨切)用原木,造纸用原木、枕资、次加工原木、小径原木、短原木材等 本课着重介绍原木标准的材种标准及检验标准各材种的技术要求(树种、用途、尺寸及材质要求)以及原木的尺寸检量、材质评定,术语定义等内容,是本教材的重点内容,也是木材检验工作的重点内容具有内容多,难度较大和检量工作较复杂的特点带皮的松原木,第一节 原木标准概述,,原木标准属于产品标准,包括了材种标准、检验标准和材积标准一 、现行原木标准概述,,我国的原木标准,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断实践和完善,其间三次较大范围的修订增补,逐步构成一个涵括商品木材名称材种,检验术语、检验方法和产品批量抽样判定方法的完整标准体系,并且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现行的标准中,尺寸单位一律使用米制,长度使用米(m),直径使用厘米(cm),材积单位使用立方米(m3)基本的进级尺寸:长度为20厘米,直径为检尺径不足14cm按1cm进级,自14cm以上为2cm进级。

      对尺寸的分级,通常有三种,即固定尺寸、范围尺寸和起点尺寸一 、现行原木标准概述,,常用于原木的长度分级如旋切、刨切单板用原木,检尺长2m、2.6m、4m、5.2m、6m,加工用原木枕资,检尺长2.5m,5.0m,7.5m,这是为了满足加工后所得产品尺寸的要求1)固定尺寸,一 、现行原木标准概述,,是材种标准中普通使用的尺寸也多用于原木的长度分级,在规定尺寸范围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规定尺寸的进级单位,如特级原木检尺长,针叶树4-6m,阔叶树2-6m,按0.2m进级,锯切用原木针叶树2-8m,阔叶树2-6m,按0.2m进级也有用于原木直径分级的,一般出现在直接用原木或对直径有特殊要求的材种,如直接用原木坑木检尺径 12-24cm,按2cm进级这是为了满足加工条件和使用条件的需要2)范围尺寸,一 、现行原木标准概述,,多用于原木的直径根据不用的用途,所有原木标准都规定了直径的最小下限尺寸,即最小直径它的特点是只规定尺寸的下限,无须规定尺寸的上限如锯切用原木的检尺径,东北、内蒙古、新疆产区自18cm以上,其他产区自14cm以上,按2cm进级3)起点尺寸,一 、现行原木标准概述,,检验标准即材质标准,是判定是否符合原木材种要求和区分等级的依据。

      不同的原木,对材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如直接用原木坑木用于矿山采掘支架的支撑作用,某些缺陷如节子、裂纹等对其影响不大,所以不加限制,而造纸用原木用于机械制浆,除腐朽外,几乎所有缺陷都不会对其产生质的影响,因而造纸用原木对材质的要求是最宽的 原木的材积,代表了某种标准原木尺寸的固定材积,它只和检量的尺寸有关,而不是等于它的实际体积如两根旋切单板用原木,一根长4m,另一根长4.5米,检尺径都是30cm,按照旋切单板用原木的标准,这两根原木都应按4m长30cm检尺径去查定材积,它们的材积是一样的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对长的一根作锯切用原木检验,检尺长为4.4m这就要求检验员要熟悉和掌握运用标准一 、现行原木标准概述,,在现行的原木标准中,除原木检验术语,中国主要木材名称,原木批量检查抽样,判定方法等几个标准为上世纪90年代新增订的外,其余的大多为上世纪50至60年代制定颁布的标准,经过多次修订一直沿用如GB/T143-2006《锯切用原木》,自1958年颁布实施后,中间即经过1984年、1995年和2006年三次较大幅度的修订二 、 原木标准溯源,解放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原木标准,各地木材检量方法五花八门,仅尺寸单位就极其混乱,除各地长度不同的“市尺”外(如1官尺=38.5厘米,1闽尺=29.375厘米),东北用“日尺”(1日尺=30.8厘米),沿海大中城市用“英尺”(1英尺=30.48cm),等等。

      为了改变这一混乱局面,解放后我国首先在东北地区推行米制检尺,并在1952年冬,材业部参照前苏联标准,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木材规格》、《木材检尺办法》《木材材积表》三项技术标准,由原中央财经委批准于1953年起在全国试行这三个标准,没有标准号,也没有年号,是我国最早的原木标准今天我们使用的各项木材标准,几乎都是从这三个标准中派生出来而“木材检尺员”这一称呼,更是从“木材检尺办法”中派生而来1954年林业部根据当时生产使用情况,将《木材规格》和《木材检尺办法》作一次修订,分为原木、杉原条,板方材和枕木四个部分,从而结束我国长期在木材检量制度上的混乱局面,使木材标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二 、 原木标准溯源,1958年林业部根据国家科委对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对这三个技术标准进行全面修改,分别制定了GB142-58《直接使用原木》、GB143-58《加工用原木》、GB144-58《原木检验规则》等几项原木标准,这是我国第一批正式的原木国家标准,1961年又根据前苏联国家标准гOCT2708-44《原木材积表》为蓝本,改编成为我国的YL108-61《原木材积表》,这个材积表,后来经过大幅度的修订,于1984年发布为GB4814-84《原木材积表》。

      于198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并由专业标准升格为国家标准这几个标准的标准号,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原木材积表》,至今仍在使用 在《原木检验规则》中,规定了原木的长度检量以最小长度为准,实际长度如大于原木标准长度而又不足下一级长度时,多余部分不计,没有负公差的规定,直至1963年6月22日林业部以(63)林科技字224号文明确加工用原木长度允许公差为长度不足2.5m的允许+6,-3cm,自此以后原木标准都规定了正负公差径级检量以2cm为一个增进单位椭园形材则规定以短径26cm为界限,不足26cm的长短径之差超过2cm,短径自26cm以上长短径之差超过4cm时,以长短径(实际长度)的平均数为检尺径这个规定,1984年由“超过”改为“自”,2003年取消了26cm的界限,统一规定为长短径之差自2cm以上,以其长短径之差的平均数经进合后为检尺径二 、 原木标准溯源,《直接使用原木》包括了坑木、电杆、桩木,1984年则改为采掘坑木用料和房建檩条用料1995年改为直接用原木—坑木,电杆、桩木和房建檩条用料均另制定了专业标准 《加工用原木》分为特殊用材和一般用材,特殊用材则包括造船材、车辆材和胶合板材。

      各材种均规定了尺寸起点及范围,其中一般用材小头直径自20cm起,南方林区自14cm起,1984年改为东北内蒙地区自18m以上,其他地区自14cm以上长级公差改为允许cm,同时将针叶树和阔叶树分为两部分标准1995年将胶合板材分出来另制定了旋切单板用原木和刨切单板用原木;加工用原木改为锯切用原木从此,“加工用原木”这一名称,只作为一般习惯口语使用 1960年起,我国又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二等坑木、造纸材、小径民用材、次加工原木、枕资、车立柱、农船用材、檩材、简易电杆等一批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这些标准有的已经不适用处于自然消亡状态,如农船用材、简易电杆等,有的则经过不断修订补充,沿用至今二 、 原木标准溯源,文革期间,我国木标准化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木材检验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三中全会后我国加快木材标准化工作的进程,1982年林业部成立了标准处,1984年成立了中国木材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在这一年起发布和修订了一批原木国家标准,这是我国第一次对木材标准进行大规模的修订在这次修订中,原木标准有几个较大的改动: (1)取消了一些市场上没有需求已名存实亡的标准如桩木、车辕材、农船用材等。

      在标准结构上,改为以树种、主要用途为主体的结构形式 (2)将原GB143-58《加工用原木》一个标准,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部分,同时把树种、主要用途、尺寸、公差和分等分别单独作为一项标准,这样,原来的一个标准,就变成了六个: GB143.1-84《针叶树加工用原木树种、主要用途》 GB143.2-84《针叶树加工用原木尺寸、公差》 GB143.3-84《针叶树加工用原木分等》 GB4813.1-84《阔叶树加工用原木树种、主要用途》 GB4813.2-84《阔叶树加工用原木尺寸、公差》 GB4813.3-84《阔叶树加工用原木分等》,二 、 原木标准溯源,(3)新增了GB4812-84《特级原木》标准,确定红松、云杉、樟子松、杉木、水曲柳、核桃楸、樟木、楠木等八个针阔叶树种,体现了优材优用的原则 (4)把电杆、桩木从直接用原木中删除,改为采掘坑木用料和房建檩条用材,有材质上有所加严,如增加了外伤、偏枯的限制,弯曲由原来检尺长5m以上允许7%改为5%等 (5)新编了GB4814-84《原木材积表》,这个材积表为国家标准,取代了原来的专业标准LY108-61《原木材积表》,结束了二十多年使用外国材积表的局面。

      这个新的材积表,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经全国各地的检验,平均误差不超过0.3%,而原材积表的误差在2.3%以上 此外,在检量方法上出作了一些改动,如将原来检量心腐时计算心腐的直径与检尺径尺寸比改为面积比同时明确了一些缺陷的计算起点和缺陷应予计算的范围二 、 原木标准溯源,1994年起,我国对原木标准进行第二次大范围的修订,这次修订,最显著的特点是将过去单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改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标准除坑木等少数标准外,大部分原木标准都改为推荐性标准,用GB/T或LY/T表示这次修订工作,主要有下面几点: (1)增订了GB/T15787-1995《原木检验术语》、GB/T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GB/T17659.1-1999《原木锯材批量检查抽样、判定方法》第一部分:原木批量检查抽样、判定方法等一批新标准使得我国的原木标准,终于形成了一个包括树种、用途、名称、检验术语、检验方法和产品批量检查抽样判定方法的完整的标准体系 (2)1999年修订后的GB/T11716-1999《小径原木》,在检尺径进级上作了一项重大改革,即原木检尺径不足12cm的按1cm进级,不足1cm舍去。

      这是我国国家木材标准中首次出现单厘米进级的概念,而到2003年修订发布的GB/T144-2003《原木检验》中,更进一步明确:原木检尺径不足14cm,以1cm为一个增进单位,实际尺寸不足1cm时,足0.5cm增进,不足0.5cm舍去,检尺径自14cm以上,仍采用2cm进级法由于原木材积计算定使用近似值,进级尺寸单位越小,实际材积误差越小,尤其在小径级段,其材积误差可达10%以上,在小径级原木中采用1cm进级,标志着我国在原木材积计算上更趋向准确二 、 原木标准溯源,(3)检量原木的直径,对应平均计算的检尺径,统一以长短径之差为2cm时即应相加平均改变以往以短径26cm为界限的2cm、4cm的起点对心材腐朽的检量,重新改回以心腐直径和检尺径相比,这些修改,都有利于实际操作,简化了检量和计算工作在对弯曲的检量上,首次出现了以弯曲拱高和检尺径相比的概念 (4)将原针阔叶树加工原木重新修订合并为三个:GB/T143.1-1995《锯切用原木树种、主要用途》、GB/T143.1-1995《针叶树锯切用原木尺寸、公差、分等》和GB/T4813-1995《阔叶树锯切用原木尺寸、公差、分等》取消了“加工用原木”这一名称,与此相对应,把在原标准中有关胶合板材的内容,新增订了GB/T15106-94《刨切单板用原木》和GB/15779—1995《旋切单板用原木》两个标准,对其树种、尺寸、公差、材质指标和检验抽样方法都作了规定。

      二 、 原木标准溯源,从2006年起,我国开始第三次对木材标准进行修订工作,已出台的原木标准有: GB/T15787-2006《原木检验术语》 GB/T4812-2006《特级原木》 GB/T1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