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鸠摩罗什寺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xmg****18
  • 文档编号:127207734
  • 上传时间:2020-03-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武威鸠摩罗什寺项目建议书二〇一三年三月 项 目 名 称: 凉州鸠摩罗什修复工程项 目 性 质: 修复项 目 业 主: 凉州区鸠摩罗什寺法 人 代 表: 理 方项目主管部门:凉州区民族宗教局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凉州区鸠摩罗什寺凉州区民族宗教局编制日期:二0一二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概况1.1项目名称1.2项目所在地概况1.3项目建设背景1.4项目现状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项目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趋势2.4主要项目建设条件第三章: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与规模3.1建设规模3.2拆迁3.3建设标准第四章: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4.1投资概算4.2资金来源第五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5.1项目工期5.2项目实施进度第六章:社会经济效益评价6.1互动性及社会风险分析6.2社会评价结论6.3经济效益分析6.4社会效益分析第七章:综合评估及结论建议7.1综合评估结论7.2建议第一章 概况1.1项目名称项 目 名 称: 凉州鸠摩罗什修复工程项 目 性 质: 修复项 目 业 主: 凉州区鸠摩罗什寺法 人 代 表: 理 方1. 2项目所在地概况凉州是“丝绸之路”重镇,史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美称,以其“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为世人所瞩目。

      现以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圣地而闻名海内外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景观的交汇过渡地带,东接古浪石峡,西临肃南草原,南靠祁连山脉,北抵腾格里沙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平均海拔1632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地势平坦,长年有祁连山区冰雪融水灌溉,形成了河西走廊东端最大的一块沃野绿洲,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物产资源比较丰富区境内有可供游览、观光、考古、研究的古建筑群、古遗址、古墓葬等160多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有举世闻名的珍贵国宝西夏碑、被称为陇右学冠的文庙、始建于北凉时期被称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雷台汉墓等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内兰新、干武铁路、312国道贯穿全境,凉古路、金武路、民武路相继建成通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1. 3项目建设背景鸠摩罗什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大什字北侧,始建于东晋后凉时期(公元386年至403年),距今1600多年,为西域高僧佛经大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时的驻锡译经之处,后人为纪念鸠摩罗什而在此修建了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是当时佛教东渐时期重要的佛教活动圣地寺内舌舍利塔内因藏有鸠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而闻名于天下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古龟兹国人(今新疆库车),自小聪慧,幼年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东晋时受前秦苻坚之请,命大将军吕光率军前去迎请,于公元386年到达凉州,驻锡于此寺,长达十七年之久长安姚兴即位后,姚兴又派遣陇西硕德西伐后凉国吕隆,鸠摩罗什又被请到了长安,以国师之礼待鸠摩罗什,次年敦请他到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又遴选沙门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参加译场从弘始四年开始,通晓佛学、梵语和汉语的鸠摩罗什在姚兴、公卿和僧徒的拥助之下开始翻译佛经,讲解经典,培养弟子据《开元释教录》卷四记载,鸠摩罗什翻译的佛教经论共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近三百万字他的译著系统地介绍了大乘佛教论述缘起性空理论的经论,使当时的思想界耳目一新他翻译的《法华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十地经论》、《成实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后代中国佛教天台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成实宗、三论宗等佛教宗派依据的主要经典,他翻译的《十诵律》、《比丘戒本》和《梵网经》进一步完备了汉地的佛教戒律。

      在语言和文风上,罗什和他的译经团体一改以往翻译过于朴拙的不足,不仅充分地传达原典的旨意,而且文笔流畅洗练,甚至成为文学名篇,如影响中国文化很大的《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阿弥陀经》等虽有其他译本,但直到今天流传盛行的还是罗什的译本罗什译经不辍,直到圆寂之前,他向弟子发出誓言:“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火化后,形骸已碎,唯有舌头依然如生,保持原样,现在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就供奉在这座塔下,所以此塔名“罗什舌塔”此塔建于公元488年,在唐宋明清时都有修缮,现在的这座塔是1927年武威大地震之后修复的,内藏鸠摩罗什舌舍利一粒,碎身舍利五粒,释迦牟尼佛铜像一尊,大藏经一部,鸠摩罗什塑像一尊,并有鸠摩罗什翻译的石刻《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等据史碑记载鸠摩罗什寺原址“四至临街”,庄严恢弘据唐朝《敬德碑》记载,罗什寺“四至临街”,规模相当宏大,有上中下三院,前有牌楼、山门、过殿(天王殿),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华严三圣殿、拜殿与两廊,还有观音、罗汉、金刚和36代祖师殿,并藏有御赐《大藏经》后历遭兵灾人祸,文革期间殿堂被改用;唯罗什舌舍利塔保存完整。

      鸠摩罗什大师一生译经之贡献在玄奘之上,影响之大,被称为众师之首,道贯古今,名扬全球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一大奇观,在武威佛教乃至国内外佛教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古人曾经盛赞罗什寺是“由来僧宝摇篮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改革开放以来,鸠摩罗什寺引起海内外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从1995年开始,先后有不少海内外团体慕名前来考察武威鸠摩罗什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香港宝林禅寺方丈及北京、广东僧俗考察团,台湾圆光佛学院、新加坡、日本、韩国、澳门、美国、泰国、缅甸等国内外佛教团体和个人参访朝拜特别是1998年4月,中国佛学院“丝绸之路考察朝拜团”,受赵朴初会长委托,由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4名法师来武朝拜鸠摩罗什寺,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武威鸠摩罗什寺驰名中外、享誉已久,在海内外佛教界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影响1. 4 项目现状1998年原武威市人民政府根据武威市佛教协会的要求,批准修复鸠摩罗什寺同年,经甘肃省宗教局批准,成立了鸠摩罗什寺筹建处,罗什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2000年修复工程经省建工设计院设计,经原武威地区行署计划处以武地计投(2000)105号和原武威市计划委员会武计发(2000)45号文件批复,项目总投资20482.29万元,总占地面积285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450.05平方米。

      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修建大雄宝殿、山门、东西厢房;第二期工程修建牌楼、陪殿、鸠摩罗什舌舍利塔(省级文物)维修加固、藏经楼、鸠摩罗什纪念堂;第三期工程修建鸠摩罗什图书馆、鸠摩罗什研究院、鸠摩罗什佛学院、佛教历史陈列馆、武威佛教文化展示厅及完善水、电、暖、绿化、消防等配套工程罗什寺项目修复工程由凉州区鸠摩罗什寺筹建处负责筹建, 自2001年8月正式动工建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罗什寺的修建工程按设计规划顺利进行,目前已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1、大殿工程大雄宝殿是罗什寺修复工程中最核心的建筑之一目前已完成大殿的主体工程,大殿上层为大雄宝殿,下层为大经堂大雄宝殿面积750平方米,已完成了殿内四周万佛阁的初步装修、大佛佛龛、大佛背面千手千眼观音供台及外部彩绘工作,完成了殿外大理石地面及青石栏杆的铺设工程;大经堂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已完成堂内大理石地面铺设工程,供有阿弥驼佛等3尊佛像,共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目前大雄宝殿已投入使用2、东、西厢房的修建工程位于大雄宝殿东西两侧的四栋厢房共计136间已全面竣工,并完成了彩绘、装修等配套设施工程,现已投入使用分别设有客堂、念佛堂、禅堂、文殊堂(临时)、普贤堂(临时)、理智法师纪念堂、斋堂、云水堂、接待室、办公室、僧房及客房等。

      3、鸠摩罗什寺观音殿工程观音殿位于罗什塔东侧,建筑面积约100㎡,为仿明清建筑,重檐歇山顶式,起脊出廊,大三开间,内塑千手观音菩萨1尊4、鸠摩罗什纪念堂的基础框架工程位于罗什寺塔西侧的鸠摩罗什纪念堂的基础框架现已完成,地面一层大厅已建好,二层及顶部有待续建5、寺内部分绿化工程按照总体规划,从2006年开始,寺院陆续对大雄宝殿四周及各个殿堂的完工部分场地进行了绿化,移植松柏树500棵,栽植小侧柏、牡丹、芍药等名贵花卉树木5000多株,寺院环境大为改观到目前,罗什寺各项工程总投资达6500多万元,其中到位资金和物资折合约5000多万元,全部由本市及国内佛教信众和新加坡、泰国等海内外佛教信众捐赠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凉州鸠摩罗什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凉州鸠摩罗什寺作为中国佛教文化和五凉文化的珍贵遗存和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旅游景区,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开发建设有利于弘扬佛教文化和鸠摩罗什文化;有利于扩大武威对外宣传的力度和影响;有利于恢复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景观,为城市建设增胜添彩,再现丝路古都重镇——武威的昌盛风貌;有利于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旅游资源,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推动武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的需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规划中提出,重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加强世界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等保护和利用设施建设,建设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这为凉州鸠摩罗什寺修复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依据3、项目的建设是武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升温,中国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增长,现已跻身于世界旅游大国之列,跃居亚洲旅游大国之首旅游业已经被中央政府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它在扩大开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旅游景区功能完善的需要凉州鸠摩罗什寺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是,由于景区规模较小,特别是由于游客中心、旅游厕所不够标准,景区缺乏反映鸠摩罗什生平事迹及有关翻译著作和学术理论研究机构等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景区功能,扩大影响力,增加游客来源,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鸠摩罗什寺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属国家文化和文物保护项目,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现已纳入武威城区总体规划,项目自2001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特别是中央、省、市、区领导多次调研和视察罗什寺修复工程,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目前该项目已投资6500多万元,完成大雄宝殿、东西厢房、星级旅游厕所、景区绿化美化等建设工程, 景区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观,同时,鸠摩罗什寺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实施鸠摩罗什寺凑发工程建设项目,是争取和利用国家文化建设专项投资,推进武威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项目建设后不仅可使寺鸠摩罗什舌舍利塔等宝贵文物得以长期保存、保护,为各种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同时可带动武威文化旅游业发展,加强对武威的宣传,其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社会条件较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