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
9页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最新】(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仪器在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2、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请你判断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FeO、Fe2O3、Fe3O4、FeS B.FeS,Fe2O3、Fe3O4、FeOC.FeO、Fe3O4、Fe2O3、FeS D.FeS、FeO、Fe2O3、Fe3O46、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酒精挥发 B.海市蜃楼 C.面包发霉 D.制作雪雕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9、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10、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甲烷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11、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13、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 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14、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5、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A.6.8g B.9.6g C.8.8g D.4.4g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1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19、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20、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C.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D.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一定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CH4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E共有_____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_(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4)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
3、请你认真观察如图所示的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水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__构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2)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3)一个氧气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4)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水和甲烷这两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符号表达式_________2)红磷燃烧的现象_________3)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或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4)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_(填“小于”或“大于”)外界大气压,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到刻度1处5)若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偏少,其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点)2、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3)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为确保安全,最好选用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氢气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1)CO(NH2)2中共含有________(写数字)种元素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3)若CO(N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称量锥形瓶中的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9.4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____g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D3、A4、C5、B6、C7、D8、C9、C10、B11、B12、D13、A14、B15、C16、C17、B18、A19、C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5.6 3:22、4 二 得到 BD AE C ACE 3、水分子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原子 氢原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将氧气消耗尽 小于 红磷不足2、长颈漏斗 水槽 A 2KMnO4K2MnO4+MnO2+O2↑ 1:4 C Zn+H2SO4=ZnSO4+H2↑ D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4(2)60(3)6.4g2、(1)1.0(2)1.6(3)3.4g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