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doc
9页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各版本】(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2、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是由海水分子构成的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构成的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① B.② C.③ D.④4、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5、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D.实验室药品都是有害的,不能碰6、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 B.B C.C D.D7、下列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分子 B.原子 C.中子 D.离子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9、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 D.蒸干滤液10、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1、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甲烷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1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13、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A.O2和H2O的含量 B.O2和N2的含量C.O2和H2的含量 D.O2和CO2的含量14、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15、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酒精挥发 B.海市蜃楼 C.面包发霉 D.制作雪雕16、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不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质 D.一定是混合物17、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 B.CH4O C.CH4 D.C2H4O1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19、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2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1)用化学用语表示:①氖气: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五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③两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④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①食盐水②液氧③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④冰水混合物⑤铜⑥四氧化三铁⑦氯酸钾⑧澄清石灰水⑨过滤、吸附过后澄清的河水用序号回答)A、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B、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C、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 D、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符号 ①Fe2+ ②2NH3 ③NO2 ④2Na中,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回答)A、“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 ; B、“2”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的是______;C、这些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的是____________2、选用图中各仪器的名称来填空,并回答相关问题1)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 _____ ;(2)用于较多量溶液的配置和较多量试剂间的反应的仪器是 _____ ,该仪器能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_____ (填“能”或“不能”)3)用于向酒精灯中填加酒精的仪器是 _____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 _____ 加热4)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 _____ ;量取时,视线要与其中液体的 _____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所量取的液体比读数 _____ (填“偏大”或“偏小”)3、(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碳元素__________;②3个钾原子___________;③4个氮分子___________;④钠离子_________;⑤氢气_______;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2)①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____;②SO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带橡皮塞和导管的集气瓶内的体积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②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的目的是 ____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________ ,步骤③中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_ 3)该实验还可推出氮气 _______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_______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该实验测出的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填序号)①红磷量不足;②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③装置气密性不好;④点燃红磷前未夹紧弹簧夹2、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经检验,电解水只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中_____和_____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4)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如下:气 体氢 气氧 气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1.6310﹣3g4.3410﹣3g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_____;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可能_____2:1(填“大于”或“小于”)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实验室中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68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2、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某原子的质子数为 11,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则(1)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2)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多少 k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B3、D4、D5、C6、D7、C8、A9、C10、B11、B12、C13、D14、A15、C16、B17、B18、A19、C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Ne 5NH4+ 2CO2 ①③⑧⑨ ②④⑤⑥⑦ ②⑤ ④⑥ ② 【答题空10】③ ①②④2、试管夹 烧杯 不能 漏斗 外焰 量筒 凹液面的最低处 偏小 3、C 3K 4N2 Na+ H2 3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 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瓶中液面上升至最下端的标记处 难 不活泼 ①②③ 2、氢元素 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 氢原子 氧原子 2H2O2H2↑+ O2↑ 1:8 氧气 大于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32克2、(1)23(2)3.8210-26kg(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1+11=23。
2)某原子的质量为=231.99310-26kg≈3.8210-26kg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