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上课讲义.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90444457
  • 上传时间:2022-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5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上课讲义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精品资料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1.主动运输: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物质跨膜运输过程被运输底物与跨膜载体蛋白结合,通过载体蛋白构象变更,从而将底物逆着电化学梯度转运到膜的另一侧 根据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主动运输归纳为:ATP直接供给能量(ATP驱动泵)、间接供给能量(耦联转运蛋白)以及光能驱动 2.被动运输:指通过简朴分散或辅助分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运转运转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供给代谢能量 3.钠钾泵(Na+-K+):又称Na+-K+ATPase,能水解ATP,使α亚基带上磷酸基团或去磷酸化,将Na+泵出细胞,而将K+泵入细胞的膜转运载体蛋白 4.钙泵(Ca+):又称Ca+-ATPase,在肌细胞的肌质网膜上含量丰富的跨膜运转蛋白,属于P型泵,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钙离子从细胞质基质泵到肌质网内 5.协同运转:两种溶质协同跨膜运输的过程两种溶质运输方向一致称为同向协同运输,相反那么称为反向协同运输,是一种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过程。

      6.溶酶体:溶酶体几乎存在于全体的动物细胞中,是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 种酸性水解酶类、形态不一、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囊泡状细胞器,主要功能是举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在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卫方面起重要作用 7.信号肽: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的线性序列,通常15-60个氨基酸残基,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 8.信号转导: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与细胞外观受体作用,通过影响细胞内信使的水平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应答回响的一系列过程 9.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外观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或配体)选择相 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它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10.常染色质:细胞间期核中处于分裂状态、压缩程度相对较低、着色较浅的染色质 11.异染色质:在细胞间期保持高度凝结状态、颜色较深、不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12.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形成的染色质根本布局单位每个核小体由147bp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近两圈形成核小体核心颗粒之间通过60bp左右的连接DNA相连 13.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终止开头,经过物质的积累过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终止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14.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感谢2 精品资料 由基因操纵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是机体的一种根本生理机制,并贯穿于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 15.原癌基因:可促进细胞增殖的正常基因,其功能的获得性突变形式为癌基因,具有促使细胞发生癌变的才能 16.持家基因:又称“管家”基因,是指全体细胞中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维持细胞根本生命活动所务必的如围观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 17.组织特异性基因:又称“奢靡”基因,指不同类型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其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布局特征与功能如卵清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和上皮细胞表达的角蛋白基因等 简答题论述题 1、细胞周期人工同步化有哪些方法?对比其优缺点 答:⑴、选择同步化包括: ①有丝分裂选择法:优点:同步化程度高,细胞不受药物侵害缺点:得到的细胞数量少 ②密度梯度离心法:优点:简朴省时,效率高、本金低缺点:对大多数种类的细胞并不适用 ⑵、诱导同步化包括: ⑴DNA合成阻断法:优点:同步化效率高,几乎适合于全体体外培养的细胞体系。

      缺点:诱导过程可造成细胞非均衡生长. ⑵中期阻断法:优点:操作简便,效率高;缺点:药物毒性作用较大 2、对比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异同 答:①运输方向不同: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②是否需要载体的参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参与,被动运输方式中,简朴分散不需要载体参与,而辅助分散需要载体的参与;③是否需要细胞直接供给能量: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感谢3 精品资料 量;④被动运输是裁减细胞与周边环境的区别,而主动运输那么是努力创造区别,维持生命的活力 3、简要说明由G蛋白偶联的受体介导的信号的特点 答: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细胞质膜上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倍转导系统,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⑴信号转导系统由三片面构成:①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细胞外观由单条多肽链经7次跨膜形成的受体;②G蛋白能与GTP结合被活化,可进一步激活其效应底物;③效应物:通常是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后可提高细胞内环腺苷酸(cAMP)的浓度,可激活cAMP凭借的蛋白激酶,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⑵产生其次信使。

      配体—受体复合物结合后,通过与G蛋白的偶联,在细胞内产生其次信使,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行为根据产生的其次信使的不同,又可分为cAMP信号通路和磷酯酰肌醇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是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这是通过蛋白激酶完成的该信号途径涉及的回响链可表示为: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化酶→cAMP →cAMP凭借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磷酯酰肌醇信号通路的最大特点是胞外信号被膜受体采纳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启动两个信号传递途径即IP3—Ca2+和DG—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因此,把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双信使系统” 4、磷酯酰肌醇信号通路的传导途径 答:外界信号分子→识别并与膜上的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活化G蛋白→激活磷脂酶C→催化存在于细胞膜上的PIP2水解→IP3和DG两个其次信使→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感谢4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