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以《云南映象》为借鉴推动舞蹈文化产业发展.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839468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1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以《云南映象》为借鉴推动舞蹈文化产业发展    彭婵(云南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Reference: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主创策划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自2003年公演至今,创下了国内外演出市场的一个奇迹研究和探讨《云南映象》成功的经验,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拟从《云南映象》编导创作和运营演出成功因素的分析,思考对于推动云南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Keys:《云南映象》;杨丽萍;文化产业;舞蹈J701 :A :1007-0125(2014)12-0176-02文化产业是国际经济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也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并将日益显示出它在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前提是要创作生产出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的精品力作。

      关键是要使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文化产品与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市场实现有效对接《云南映象》在创作和市场运营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探究、总结、借鉴的成功经验《云南映象》是中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该歌舞剧诞生之初,就拿下2004年度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荷花奖”10项大奖中的5项之后,走过了海内外50多个城市,商演4000多场,创下了中国舞坛演出阵容最大、巡演时间最长、演出城市最多、演出场次最多、上座率最高、票房收入最好等“6个第一”,创下了国内外演出市场的一个奇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今都是中国现当代舞蹈的一座高峰《云南映象》的巨大成功,充分显示了我国民族舞蹈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云南映象》取得的成功绝非偶然,它之所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得益于在艺术创作上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得益于以民间民营的方式进行市场运作,以民族民间概念和“名人”效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品牌打造和宣传营销一、《云南映象》的成功因素(一)在艺术创作上坚持植根人民、深入生活,打造具有丰厚人文内涵的舞蹈作品1.延续于民族文化的根脉,纯朴自然、原汁原味,是《云南映象》引发广大观众共鸣的原点《云南映象》在创作上忠实于舞蹈本体和艺术发展规律,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根脉,集合了本土民族文化的各种原生态符号,展示了民族舞蹈原生态风采。

      《云南印象》中,有接近失传的打鼓手法,有民间的民歌和原始的民俗一些对动物直接模仿的动作来自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求偶、生殖舞蹈《太阳》里的几十面大小鼓轮番敲击、《家园》里“打歌”对唱对舞、《土地》里的“烟盒”和《海菜腔》,都是独一无二的“云南特色”,是有别于其他地方、其他民族歌舞的“原生态”同时,70%来自田间地头的乡村演员,在舞台上用他们最擅长的方式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原汁原味的真实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技,真实的体现了“原生”的价值正是“原生态”造就了整场演出的“原汁原味”的感觉:没有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从演员脸上自然的笑容和对舞蹈的沉醉,让人深深体会到这些歌唱和舞蹈已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2.在传承、集成民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以创新的方式增强舞蹈艺术表现力《云南印象》的原动力来源于深植云南沃土的原生态民族歌舞固有的生命力在广泛、深入和继承性采集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杨丽萍团队准确把握了原生态舞蹈审美价值取向,提炼出其中的“优质基因”,让舞蹈与唱歌、吟诵、音乐、声响、舞美紧密地融为一体,强烈、执著地表现对生命的感悟和信仰,既以舞蹈艺术“原生态”的原有形式为基础,又根据所表现的生活有了艺术的加工和发展,有了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大大增强了舞蹈艺术表现力。

      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云南映象》在市场运作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云南映象》的创编者杨丽萍,作为在生活中成长起来、一直与云南各族人民保持着亲密联系的舞蹈艺术家,始终怀着对舞蹈艺术、对少数民族、对家乡故土最深沉的爱和敬意她以三年时间倾力投入,走过滇、川、藏地区民族村寨与山山水水;用了一年多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在田间地头寻觅,观看了无数民间舞蹈,再从其中将精彩的动作“剪辑”下来,浓缩、甄选了具有典型代表的音乐舞蹈元素,花了15个月的时间精心排练,用独到的视觉和想象力倾心构架成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杨丽萍在《云南映象》中,用天人合一的歌舞、身心合一的激情,解读了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生命冲动与欢歌《云南映象》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原生态的生命舞蹈,反映和表现了演员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这种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的艺术,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艺术,因而才具备可以经受激烈竞争市场考验的强大生命力三)强烈的“产品”和“品牌”意识,使《云南映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云南映象》之所以获得成功,靠的不仅仅是艺术内涵和纯美的形式,在它背后,还有一套成熟的舞台表演商业化运作模式和机制,以及富有成效的市场策划、宣传营销。

      《云南映象》初期建立“胚架”,就有别于一个歌舞团或者剧组,更接近于公司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杨丽萍、云南山林文化传播公司和以器材、硬件等入股的昆明艺丰公司等三方组成的公司结构,包括艺术团和演出活动部、行政部、财务部等不同部门各部门人员的培训、管理都按公司的要求严格执行《云南映象》每到一个城市演出,事前、事中、事后,设计、策划、联络,宣传、推广、营销,统筹、监控、核算,各部门各负其责、依规操作,从而保证了演出效果和投资收益《云南映象》不仅以原生态舞蹈艺术为核心卖点,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独特性,打造了强大的差异化优势;而且,以强烈的“质量管理”意识,在全国各歌舞表演剧组中首次推出了《演出管理条例》,[来自wwW.lw5U.coM]对节目质量进行监控,细化到每个演员的表情、状态、舞姿、生活表现等方面,以严格的管理制度激发演员的活力,保证演出的质量在宣传营销方面,《云南印象》借助杨丽萍的个人品牌,刚进入市场的就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产生了票房号召力以此为突破口,又通过宣传“著名作曲家三宝担任音乐总监、奥斯卡奖得主叶锦添出任艺术指导”,以“三强”结合的品牌魅力征服了观众,形成了口碑效应,引发了持续的票房高潮。

      《云南映象》演出成功所引起的关注,也使其成为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一张“名片”二、深入发掘民族文化并与文化产业市场对接,推动舞蹈文化产业发展《云南印象》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典型的范例,同时也证明了舞蹈艺术作品进入市场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在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推动舞蹈文化产业发展,《云南印象》的成功实践可以提供给我们三点启示:(一)准确把握舞蹈艺术的特殊本质,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舞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从某种理想的观点反映和审美地评价现实现象时,形成人对这些现象的态度,并以它的理想教育人舞蹈艺术具有的舞台形象的真实性与生动性,思想情感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多样性、创造性,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和娱乐性,使得它具有广泛群众性、传统继承性、影响长远性,因而对于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舞蹈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补充、修缮,对于建设先进文化、促进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和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广大舞蹈工作者应该以杨丽萍以及她创作的《云南映象》为借鉴,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既面向市场的需要,又远离庸俗的风气,始终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舞蹈文化,服务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大力发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名牌精品美的艺术,首先是民族化的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也就更离[来自wwW.lw5u.cOm]不开生活成功的舞蹈艺术创作,必须立足于对民族文化起源的深入研究和发掘,加以浓缩、剪辑,把本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水乳交融的结合在一起,在舞台上展示出本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独特的魅力,从而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雅俗共赏的名牌精品舞蹈艺术创作者要创作出一个好的民族舞蹈作品,不仅要了解、掌握其民族的风格、特点,还要深入到当地居民家里,与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参与他们的祭祀活动等只有这样不断地熟悉、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才能为一个好作品的诞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是一个舞蹈大国,而云南又是一个民族舞蹈的富矿云南有26个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一个省份云南舞蹈艺术工作者应该向杨丽萍那样,用更多的时间到民族地区采风、了解社会发展情况,深人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从本质上、深层次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进行生活的积累、分析、提炼,从而努力创造出有血有肉的、具体生动的、反映时代脉搏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民群众满意的舞蹈艺术作品。

      三)依托核心品牌发展衍生产业,推动形成产业链由于文化产业是具有创意性的产业活动,它的每项创意都可能形成一条产业链比如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创意,就形成影视、书刊、玩具等多条产业链目前,《云南映象》开始有图书、邮票、画册、手工艺品等各类“后产品”,但还远未形成产业链因此,发展云南文化产业(包括舞蹈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掘云南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一是通过邀请、引入国内一流的研究、创作、开发团队,在研究、创作中找项目,在项目开发中找市场二是积极通过引进项目合作伙伴,从而引进制作型专家人才和文化产业营销团队,以创造出能在国内外叫响的一流作品,并积极与国际、国内市场对接,通过成功的宣传营销,使“叫好”的产品成为“叫座”的产品三是以文化产业“核心品牌”为依托,重视重大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企业,使之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Reference:[1]汪加千,冯德,隆荫培,徐尔充.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3]周朝琦,侯龙问.品牌经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4]戴廉.我国文化产业范围基本确立[J].瞭望新闻周刊,2004:25.[5]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