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高年级学生思维惰性的成因及对策浅识.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062332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高年级学生思维惰性的成因及对策浅识【摘要】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各种刺激信号加工处理的一个动态过程它经常处于积极状态,使人们对 宏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但思维活动也往往出现惰性,将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自动简单化、图 式化,使某些理性认识变为僵化的教条思维惰性的外显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墨守成规、沿袭传统、 从众取向、集体无意识行为等等惰性思维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导致成绩的下降本文从惰 性思维的特点及影响着手,分析了思维惰性的成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两方面谈了自己解决数学思 维惰性的策略关键词】思维惰性 应循守旧 目的不明 教学理念【正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分才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的真理我 国也曾有“天道酬勤”之说他们所说的“勤”,不仅指勤于持家,还包括勤于治学,勤于 修身、处事、立业等孔子教导学生要“敏于事”,世上之事都要勤勉地去做以上种种, 我们能得出的共识就是,凡事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懒惰和惰性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能深 切感受到,真实看到的,就是现在学生思维惰性的普遍存在,而且越来越普遍,它已经严重 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找出学生思维惰性的成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已是 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数学思维惰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便是思维惰性的两种表现形态学而 不思”,就是只接收感官刺激信号并储存起来,不经过思维活动进行加工处理,这样接受的 各种信号处于无序状态,其结果必然形成认识上的迷惘和行为上的盲动思而不学”则指 思维活动虽处于积极状态,却拒绝接收新的刺激信号,只对固有信号重复加工处理并沿袭原 先的图式,所以必然表现出认识上的懈怠和行为上的因循守旧由此可知,思维惰性就是因 袭固有的理性认识,使之成为僵化的图式,并在行为上外显为固守传统与积习具体说来,思维惰性的外在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月亮走我也走”月亮走我也走,就是从众心理从众,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因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 没有能力或懒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缺乏主动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我们常看到的就是那 些我们所说的"灰色”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就是倾听者,从来没有独立见解,别人提出后的 反应就是应声附和这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尤为突出,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踊跃发言 的总是个别几名同学,而更多的人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心里想:反正我不举手,也会有人说 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

      二)“你说的都对”你说的都对,这是学生对权威的畏缩畏缩,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教师、教材两个“权 威”表现出的畏俱退缩行为例如在教学中看到配套的练习册和试卷上出现的错误,学生也 不会提出修改,一定要等到教师提出他们才会说学习活动中,不能主动的去学习和建构, 更加不会去思考新的思路和解法,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喜欢“用两种方法解答”的 原因三) “一路走到底”一路走到底,这样的学生表现出了的就是刻板的思维方式他们缺乏灵活迁移的能力, 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72- ( 72-300 ) o学生一看题马上就按照四则混 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很明显72减去300,结论此题无解,至此思路阻塞,他没有换 一种思维方式来做此题而此题的设计意图,就是去括号改变运算顺序进行简便计算通过 平时观察,有许多同学出现类似地问题,他们思维很单一,往往只用一种或最多两种思维方 式去思考某个问题,一旦做不出就放弃或等老师讲解四) “颠三倒四乱如麻”一旦遇到稍复杂的习题,就会表现出思维混乱,思维概括性差,推理能力低的行为具 体表现为既不能理解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也不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个体 体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比如说练习卷上出现的一个题目:由三堆棋子,每堆棋子中都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而且 数量都相等其中第一堆中黑子数量与第二堆中的白子数量同样多,第三堆中的黑子数量是 白子数量的2倍如果把三堆棋子中的黑子和白子分别集中在一起,那么黑子的数量是比白 子的数量多还是少?为什么?很多学生一看到这么多的信心,一下子头脑混乱,觉得无从下手,索性看都不看其实 这样的题目,画一画示意图,理解第二句话的白子与黑子数量之间的关系,马上就能解答了二、形成数学思维惰性的原因作为一个妈妈,我陪伴儿子经历了孩子的各个学习阶段,从学前儿童对周围环境充满着 天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到进入学校后,随着年级的上升,由一个对自然与社会充满好奇、 经常发问的孩子,慢慢变成不愿举手,不愿意发言的孩子儿童数学思维惰性不仅影响着孩 子对当前知识的掌握,对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也有着严重的阻碍长久下去,势必会影响其 终生发展因此,找出形成思维惰性的成因是刻不容缓的那造成儿童数学思维惰性的因素 究竟是什么?通过对自己多年教学生活的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教师方面(一) 理念和现实的差距虽然一直在说素质教育,可是,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升学还 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虽然教师也接受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想从教 师讲,学习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应考的圈子中解脱出来,可是,现实和理 想总是有差距的我们不能否认的确出现了几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是,大多数“成功者” 都是一个个带着厚厚眼镜片,只有好胜没有好奇,失去了对自然社会探索的兴趣,丧失了想 像力与创造力的考试机器二) 传统教学观的潜在力量以“教师、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已经慢慢 在退出我们的教学舞台,可是,这种几千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不可能一下子消失,它潜伏在 课堂中,一旦教师稍有疏忽,又会回到那样的课堂中不久前,我还听了这样一堂课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看了校园平面图后,师让学生在画教室的平面图中感知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的长度教学片断:师:大家知道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吗?生:我们教室的长是9米、宽是7米师:刚才看了我们校园平面图,大家能不能把我们教室的平面图画下来呢?学生开始画,师巡视师:我也来画一个教室的平面图师有意随便画一个长方形生:你画得不对师: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画呢?生1:我认为长应该画9厘米,宽7厘米才正确师按学生的要求画生2:我画的长是15厘米,宽是13厘米。

      师(也没有想到,很惊奇):为什么?生2:我发现长比宽长2米,所以我在图上画出的长也比宽长2厘米师:这样怎么对呢?如果照你这么说长画4厘米,宽2厘米,你们看这还象我们教室的 平面图吗?生3:长画18厘米、宽14厘米师:如果我把长画9分米,宽画7分米(师画)你们认为可以吗?教学继续下去了 思考:可以看出,为了体现出现在的课堂是非常具有人文性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 为主体,教师一开始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可是接下去教师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一:学生 思考的结果教师置之不理,二:学生出现问题,教师粗暴否定解决为什么不把学生画的各 种平面图都展示出来?无论对错继续下去,最后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真正理解自己为什 么错了其实,我们的课堂上夜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片断,只要镜头回放,我们也会为自己的 教学霸道所震惊三)教师观念、方法与教学行为的影响,教师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关键因素应试教 育下仍有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冒险者教师作为儿童的良师益友,如果鼓励儿童探索,爱护 其好奇心与求知欲,经常创设让儿童成功的机会,儿童思维就会主动积极、富于创造;反之, 就会造成思维的畏惧退缩与怠情教师是灌输式,学生必然是死记硬背型,教师只教书不 育人,必然造成学生非智力品质与人格上的缺憾。

      四)其它造成教育不适应学生的因素,诸如教育决策,教学组织,课程及评价等诸多 内容学生方面:(一) 儿童数学学习目的不明,缺乏持久的内在学习动机与需要小学学习数学的目的主要有:会正确的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熟悉计算规则和计算方 法;培养学生简单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些对处在 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太过于抽象而在现实生活中,生活中的运用也就止于让孩子进超市 算算用的钱是多少,学生很少能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价值由此,学习数学的内在动 力也就缺失二) 数学学习的成果滞后,学生缺少成就感三) 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导致其产生的各种特性:(1) 依赖性强如今的独生子女有严重的依赖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没有主见,缺少独立 性,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就是导致懒惰的 主要原因2) 受挫力差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孩子在挫折面前,表现出心理脆弱,惊慌失措,过分焦虑,有的孩 子甚至在挫折面前产生不理智的对抗行为究其原因: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家长事事顺着孩子,哄着孩子、护着孩子,父母对孩子极少进行受挫折教育常言:“不经一番彻骨寒,怎 得梅花扑鼻香”。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3)自信心减弱低年级时,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但慢慢地,看到一些以前看似小的毛病 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开始急了,对孩子的要求快速升高这样,孩子突然听到了很多斥 责慢慢的,自信心在打击下慢慢减弱了,一旦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心,便会有:做事不求真, 不求质量,不求快节奏,常抱着“应付”的态度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而这 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懒惰现象的产生三、解决数学思维惰性的策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说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 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 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教师首先要慢慢的,坚持地改变自己的 教学理念,然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应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活跃身心,激扬 情绪,调节思维的积极因素,一)改变教师的观念与教学行为,使教育主动适应儿童发展;还是以教学中片段为例: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请比较j和?的大小学生尝试后汇报一部分学生化小数比较)师:还能用别的方法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吗学生们想出了好多方法。

      有的用画图法,有的用通分,有的用分子翻倍法,还有一个学 生想到都用1减分数来比较,受到他的启发,一个学生还想到都用同一个分数去乘来比较师:这几种方法中,请用你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比较和?,和晟的大小生:有好些方法不方便教师:比较分数的方法很多,我们要根据比较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在本案例中,教师正是给学生留足了自主探索的时空,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自己原有的认 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提出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 问题解决方法;正是有了选择学习的权利,学生才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正是学 生有了这样的经历参与探索的全过程,学生才能从中体会到数学思考的乐趣、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年来,我们总以为学生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 懂,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嘴对嘴地喂,需要教师搀着、扶着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才使我 们的学生养成了学习依赖的习惯,产生了思维的惰性学生不是机器,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 思想的活生生的人相信他们吧,给他们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地收 获!(二)从数学思维惰性的主要表现入手,重视对克服惰性的对策与方法的研究罗兰:没有多少人不懒惰,那些勤奋的人,都是一些意志的力量在推动他的。

      所以,我 们不妨说:“意志是克服惰性的一种力量而这意志的形成,是要靠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有这个目标在那里等待我们去达到,我们就会觉得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