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福利思想PPT课件.pptx
110页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组:刘鹏宇,谷月,吴海燕,武玲玲,孙焕焕,李珊,秦丹,谢春玲,12021/8/31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福利经济学及其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22021/8/31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32021/8/31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失业问题 贫困问题 童工和女工问题 工厂工作条件问题 住房问题二、18、19世纪的阶级与阶级斗争 1、人口向工业和中心城市的集中劳资两个阶级集团的形成 2、劳资之间的冲突与斗争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三、社会福利实践的变化42021/8/31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莫尔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 梅叶遗书 摩莱里自然法典 马布利的平等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52021/8/3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圣西门1、“劳动权”和“按劳分配”的社会福利观2、坚持平等、反对特权(择优任用)3、“协作制”生产4、与才能和贡献成正比的收入分配制度,包含按劳分配的观点,克服了早期的平均主义局限性: 保存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利润; 否定阶级斗争62021/8/3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傅立叶 和谐制度论 1、四时期-四阶段论的人类社会发展观 2、和谐制度将代替文明制度 3、和谐制度的基层组织:生产消费合作社,即“法郎吉” 4、股份制 5、妇女解放; 局限性:存在特权与不平等;阶级合作72021/8/3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欧文的空想共产主义福利思想1、新兰纳克(New Lanark):幸福之乡2、按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改造社会3、失败的“新和谐”共产主义移民区4、再次失败的“皇后林新村理想社会是“劳动公社”的联合体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群众运动,是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82021/8/31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 15-17世纪古典经济学 重商主义时代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经济学理论中的福利思想 1、第一个提出劳动价值理论; 2、以最低工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分配理论; 3、以土地和劳动为基础的租税理论; 4、福利思想见之于最低工资理论:92021/8/31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福利思想1、自由竞争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有效方法;2、最小政府和守夜人国家;政府三项职能3、可动态调整的最低工资率;4、关心劳动者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市场第一,福利第二;102021/8/31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提倡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国家不要对社会与经济生活施加不必要的干预,因此他对济贫法制度表示反对,认为其不但不能改善贫民的生活状况,而只能使贫富双方的状况都趋于恶化 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消除贫困的方法只能是通过抑制穷人的人口增殖,而采取济贫和社会改革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会导致贫困的恶化,和富人的权利感、穷人的依赖感。
112021/8/31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19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1、人口过剩的经济制度原因“机器排挤人”;2、鼓吹经济干预主义;3、主张劳动立法,并建立劳动保险制度122021/8/31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从思想渊源关系看,功利主义也是自由主义思潮的一部分 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边沁的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原则 最大幸福原理 立法改革思想 穆勒的功利主义 穆勒对功利主义的贡献 政府的职能和性质132021/8/3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问题的解决必须服从政治问题的解决 基于彻底批判立场来分析贫困的政治经济结构; 社会福利仅仅是其追求人的解放和社会革命的一个次要目标; 反对任何针对现实问题而采取的福利措施; 社会的无产阶级化和贫困化绝不是改善福利的社会计划能阻止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与政治根源; 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从社会改造的角度来批判社会福利,寻找彻底解决方案; 一种否定性的福利观; 创立了理解社会福利的社会历史理论142021/8/3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马克思还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保障基金扣除理论他指出,为了防止各种不幸事故与灾难带来的后果,一般应该建立后备基金,这种后备基金来源于社会总产品。
1、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2、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3、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者保险基金4、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5、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和各种保健设施等6、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在经济上是必须的,至于扣除多少,应当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力量来确定,部分的应当根据概率来确定”152021/8/3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 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德国历史学派 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 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162021/8/31一、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上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推进和支持社会改良主义的政党和团体所持有的思想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对西方各国的社会党、工党以及社会民主党所推行的社会改革和国家治理发挥重要作用172021/8/31(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1.思想渊源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普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德国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 传统的自由主义、民主思想对之亦有极大影响; 许多国家将社会民主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社会民主主义与对马克思说主义的“修正”有着更直接的联系在如何实现社会社会主义的方式上,马克思提出了革命和渐进两种不同的说法,这就使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推进社会主义的政党在制定实际行动纲领时可能产生分歧。
182021/8/31 2.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者逐渐分成了两个派别,一派自认为是仍然坚持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后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著称;另一个派别则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中存在着错误,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后来逐渐以社会民主主义著称192021/8/31 3.社会民主主义的形成 (1)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国家的反差; (2)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信条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 (3)社会民主主义内部多样性 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的社会民主党人越来越多地接受了修正主义的思想观点,形成了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在内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202021/8/31(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1.人道主义思想-社会民主主义的核心思想 社会民主主义者信仰个人价值的优先性,特别坚持康德提出的不能把人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的“绝对命令” ; 希望通过利用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212021/8/31 2.民主主义精神 民主制度是实行人道主义的唯一政体; 民主即所有人在政治上都有同等的发言权; 民主本身就具有价值,民主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构成要素,是社会主义的目的; 民主制是实现社会变革的最适合的制度; 民主可以保证改革的步骤符合有关人的意愿。
222021/8/31 3.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 自由对所有人都是重要的,是个人的权利; 自由意味着摆脱低人一等的依附地位; 自由意味着个人权利不受他人侵犯; 真正实现自由必须由社会提供必要的平等条件; 自由意味着人人平等的拥有权利(坚持累进税制和社会福利来减少人们之间的财富差距); 团结互助既是对自由的节制,同时也是给自由以实质内容232021/8/31 4.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修订” 在公有制下,政府既做买主亦做卖主导致价格被扭曲、资源被误置; 转向对混合经济的认同和接受; 5.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扩大普选权,利用代议制增加社会主义因素; 以具体方案改造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原则自身也是需要逐步完善的;242021/8/31(三)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1.推进政治民主化,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 2.倡导社会平等,推动了以普遍主义提供福利的思想和实践 3.强调国家应尽可能承担其全面的社会责任,推动了国家福利责任的承担 4.广泛的福利体制和内容252021/8/31(四)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推进了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 2.促进了平等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来提供社会福利,进而扩大了自身的阶级基础; 3.推动国家承担社会福利责任; 4.在推动各种改良性的社会政策如最低工资法、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累进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62021/8/31二、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指的是19世纪产生于德国的一个经济学学派,可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其共同特点在于:对国家作用、民族历史经历的特殊性予以关注272021/8/31(一)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后发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 19世纪初,德国还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国家四分五裂,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落后 封建贵族希望通过改革,在不损害本阶级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 新兴的资产阶级一方面要求获得政治权利与经济自由,另一方面,又希望获得政府的保护282021/8/31(二)德国历史学派的思想先驱 李斯特-国家经济学,主张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的作用和职能不同 落后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国家的职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在工业化过程中应当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强调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的作用292021/8/31(三)旧历史学派的产生(19世纪4050年代) 1.社会背景: 古典自由放任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与市民资产阶级的结盟反对贵族特权阶级;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国家与资产阶级的结盟(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302021/8/312.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是一种既反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又反对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
试图建立“以历史方法为基础的”经济学否定规律的普遍性,期望发现各种各样的历史经济规律,目的就是要论证德国发展的特殊性对国家社会主义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教育、组织和保护;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干预的程度方式不同.312021/8/31(四)新历史学派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 1.社会背景 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社会矛盾尖锐化; 由此,历史学派提出了以各项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主张322021/8/31 2.代表人物及观点 施穆勒(Gustav von Schmoller,18381917): 新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其政治态度:不存在普遍性适用的经济发展道路;国家承担的特殊作用(超阶级实体) 在劳资关系上:鼓吹劳资合作;劳资对立源自于情感、教养和思想之间的罅隙 改善劳工生活条件之目的在于促进劳工的“道德进步”332021/8/31 瓦格纳(Adolf Wagner,18351917):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观点:以租税作为财富再分配工具,以降低贫富差距;国家和公共领域的扩大将会导致公共经费的随之扩大342021/8/31 新历史学派的特点:实用性;改良性;具体性。
对历史方法的进一步推崇,反对经济规律的普遍性 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主张施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 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可以避免其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弊端352021/8/31 提倡社会改良,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提出了实际的政策主张:工厂立法、劳动保险、工厂监督、劳资纠纷仲裁、某些行业国有化、城市土地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