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达州市临巴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4页四川省达州市临巴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题)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B . 物体的重心是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C. 桌面上的书本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由于书本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参考答案:A2. (单选)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中,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B、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在实验室中比较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哈雷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参考答案:D3. 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达到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弹性绳从原长达最低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动能增加了mgL D.重力势能减少了mgL参考答案:B4. (单选)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B,但没有拉动,则物体B受到几个力作用( ) A.3 B.4C.5 D.6参考答案:C5. 若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则该物体在2ts末的速度大小与物体在这2ts内中间位置的速度大小之比为A.1: B.1: C.:1 D.:1参考答案:D故选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背景标尺每小格表示5cm,则由照片求得的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为 m/s.参考答案:1.【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正确应用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利用在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解出闪光周期,然后进一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论求解.【解答】解: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其中△h=2×5=10cm,得:T=;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有:s=v0t,其中s=2L=10cm,t=T=0.1s,代入解得:v0==1m/s.故答案为:1.7. (填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为3m/s,角速度为6rad/s,则在0.1s内物体通过的弧长为 m,半径转过的角度为 rad,半径是 m.参考答案:0.3,0.6,0.5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为3m/s,角速度为6rad/s,则在0.1s内物体通过的弧长为:△l=v?△t=3×0.1=0.3m半径转过的角度为:△θ=ω?△t=6×0.1=0.6rad根据v=ωr求解半径为:r==m=0.5m故答案为:0.3,0.6,0.58. 在“研究小球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A、B、C三点,而忘记了记抛出点。
现取A为坐标原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运动轨迹图象如图所示(单位: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抛出点的坐标为 g取10m/s2)参考答案:初速度为3m/s,抛出点坐标(-30,-5) 9. (填空)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率通过一座拱桥的桥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车重的一半,这座拱桥的半径是 m.若要使汽车过桥顶时对桥面无压力,则汽车过桥顶时的速度大小至少是 m/s. 参考答案:45;15.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以汽车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N1=m得到 R==若要使汽车过桥顶时对桥面无压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汽车过桥顶时不受支持力,故只受重力.则有 mg=m解得,v2==15m/s故答案为:45;15.10. 如图为小文跟着爸爸荡秋千的情景设摆绳长为3m,悬点在树枝上,小文与底板的总质量为50kg某时刻爸爸放手让秋千由静止开始摆动,假设摆动过程中,小文和底板可看成质点当她运动到最低点时摆线拉力为650N则小文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m/s,小文能否摆到和原来释放时相同的高度___▲_____(填“能”或“不能”) (认为此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不变,不考虑手对绳的作用力 )参考答案:11. 线的一端系一个重物,手执线的另一端使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转速相同时, 容易断(填“线长”或“线短”);如果重物运动时系线被桌上的一个钉子挡住,随后重物以不变的速率在系线的牵引下绕钉子做圆周运动,系线碰钉子时钉子离重物 容易断。
填“越远”或“越近”);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面不变的物理量有 、 选填 “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 “向心力”、“周期”)参考答案:12.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小球的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 (单位: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3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小球平抛的初始位置的坐标为x= ,y= (用l、g表示)参考答案:13. 某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6s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此质点在第1s内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6s内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m 参考答案:0,15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在研究小球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A、B、C三个点而忘了抛出点的位置,今取A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右图所示坐标系,平抛轨道上三点的坐标值图中已标出,则:(1)小球由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 S(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4)小球水平抛出点的坐标为:x= cm;y= cm参考答案:1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2)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 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参考答案:(1)甲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较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少(2分)(2)m/s2 (2分,答案在4.7m/s2与4.9m/s2之间都给分,单位错则不给分) 乙 因为物体运动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很多(2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质量m=30 kg的物体,在180 N的水平向右的牵引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5 s末撤去牵引力已知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1)有水平牵引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3)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物体通过的位移。
参考答案:17. 质量为7.0×103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轮胎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4×104N汽车经过半径为50m的圆形弯路时,要不发生侧滑,车速至少为多少?参考答案:18. 如图所示,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0.8m.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点的时间差是0.2s,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木棒AB的长度?(2)D为AB棒上的一点,若AD、DB两段通过C点的时间相同,求AD=?参考答案:解 (1)设木棒的长度为l,绳子剪断后木棒自由下落,故可将A、B两端分别看做自由下落的质点,它们下落到C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依题意有:①②t1﹣t2=0.2 ③由①②③得:l=0.6m,t1=0.4s,t2=0.2s;(2)由于AD、DB两段通过C点的时间相同,故时间AD、DB两段通过C点的时间均为0.1s;DC=解得:DC=0.45m故AD=AC﹣DC=0.8﹣0.45=0.35m;答:(1)木棒AB的长度为0.6m;(2)D为AB棒上的一点,若AD、DB两段通过C点的时间相同,则AD为0.3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1)木棒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分别研究杆下端B到达C点过程和杆上端A到达C点过程,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h=gt2列式后联立求解即可.(2)由于AB杆通过C点的时间已经求解出,故可以得到D点到C点的时间,然后求解DC间距,再求解AD间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