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电大】中医大2022年7月《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业考核.doc
6页奥鹏电大】中医大2022年7月《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2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1.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答案A2.八纲中的总纲为A.阴阳B.表里C.寒热D.虚实答案A3.异气是指下列哪种病邪A.六淫B.风邪C.暑邪D.疫毒答案D4.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划分中正确的是A.四肢的外侧为阳,内侧为阴B.脏为阳,腑为阴C.腹为阳,背为阴D.五脏之中,心肺为阴,肝脾肾为阳答案A5.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A.尺泽B.列缺C.孔最D.太渊答案D6.主要作用于皮下软组织的手法是A.抖法B.揉法C.摩法D.擦法答案B7.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是A.阴阳失调B.正盛邪退C.邪盛正衰D.正虚邪恋答案D8.宜深刺的是A.小儿B.年老体弱C.里证D.阳证答案C9.哪项不是寒凉药所具有的作用A.清热B.泻火C.助阳D.凉血答案C10.大椎穴退热属于腧穴的A.远治作用B.近治作用C.双向调节作用D.相对特异性作用答案D11.下列关于虚证的护理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锻炼,增强体质B.阴虚者宜温补C.中药浓煎,少量多次服D.注意防寒保暖答案B12.十二经中体表循行线最长,穴位最多的是A.胃经B.胆经C.膀胱经D.肾经答案C13.肝开窍于A.目B.耳C.舌D.爪答案A14.悬钟穴的位置是A.外踝尖直上3寸,腓骨前缘B.外踝尖直上2寸,腓骨前缘C.外踝尖直上3寸,腓骨后缘D.外踝尖直上2寸,腓骨后缘答案A15.选择毫针时,针尖应A.尖锐B.尖而不锐,圆而不钝C.圆钝D.弯曲答案B16.下列关于肝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肝病病人应注意情志护理B.注意观察患者胁痛、眩晕的情况C.肝病患者勿食盐D.肝病应忌油腻,辛辣刺激动火之品答案C17.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A.辛味食物B.咸味食物C.酸味食物D.苦味食物答案C18.舌苔薄白者,多为A.寒证B.食积C.表证D.燥热伤津答案C19.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血液生成与运行方面B.调节全身气机方面C.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方面D.调畅情志活动方面答案C20.“精血同源”关系体现的两脏是A.心与肾B.脾与肾C.心与肝D.肝与肾答案D二、名词解释 (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21.直接灸 将艾柱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
22.寒证 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寒证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外寒为由外界寒邪侵袭所引起的证候外寒可侵袭肌表,也可直中脏腑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鼻塞,咳嗽,喘息,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脘腹胀痛,肢冷神靡,呕吐,泄泻治宜解表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温中散寒,方用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内寒为机体阳虚阴盛所引起的证候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里寒证共有的表现是: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脘腹等部位冷痛,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或沉细治宜温里散寒,方如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暖肝煎等 23.方剂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遵循组方原则,选择若干味药物通过配伍而组成的,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个部分组成24.瘢痕灸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属于艾炷灸之直接灸的一种系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渐致化脓,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种灸法 三、主观填空题 (共 11 道试题,共 20 分)25.煎药时间从____开始计算答案网考∨×:apzuoyenet答案药汤沸腾26.虚证的成因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答案后天失调、疾病耗损27.情志护理中,使用以情胜情法时,如果是忧思致病,应以____制之。
怒28.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29.____为髓海,____为水谷之海,____为气海答案脑、胃、胸腔30.中药的四气中属阴的有____寒31.舌诊主要观察____和____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舌苔32.基本行针手法有____、____提插法捻转法33.肾阳虚的护治原则是____,肾阴虚的护治原则是____温补肾阳滋养肾阴34.大肠的病变主要表现在传导失司,常见____、____等证答案便秘、大便失禁35.广义的毒是指____答案在对应病症的情况下,仍有着超出治疗效果之外作用的效果四、问答题 (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36.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头面部(2)火热易伤津耗气:口干、大便干(3)火热易生风动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出血(4)火热易致肿疡:红、肿、热、痛(5)火热易扰心神:神昏谵语,狂躁妄动37.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调整阴阳,使之恢复或保持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指导养生根本原则是要求“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其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从而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益寿延年。
2.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故治疗时采用“泻其有余”(实者泻之)的原则凡阴盛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盛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此外,临床上还必须根据病程的长短,注意其有无相应的或阴或阳的损伤情况因为阴盛可以导致阳气损伤(阴长阳消),阳盛可以导致阴液耗损(阳长阴消)如果阴或阳偏盛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造成明显的虚损时,只需采用单纯的“泻其有余”治则即可;若其相对的一方已有明显的偏衰时,则当兼顾其虚弱的一面,即在“泻其有余”的同时,配用“补其不足”(补阳或补阴)之法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故治宜采取“补其不足”(虚者补之)的原则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是针对单纯虚证的治疗原则若虚中夹实病证,则当兼顾其实的一面,即在“补其不足”的同时,配用“泻其有余”(泻其阳亢或阴盛)之法3.归纳药物性能药物的性能,主要依靠其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此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 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药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种,称为“五味”,另还有一种淡味其中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泄利升与降、浮与沉的性质都是相反的,用阴阳来归纳, 升浮之药,其性多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沉降之药,其性多有收涩、泻下、重镇的特点,故属阴 38.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作具体说明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主持月经: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月经的来潮,所以胞宫有主持月经的作用2)孕育胎儿:胞宫是女性孕产的器官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气血皆下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故主孕育39.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括哪几方面?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40.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哪几方面?试举例说明之 (1)药味加减的变化方剂中药味的增减,必然使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方剂的功效相应发生变化。
2)药量加减的变化当方剂的组成药物相同而用量不相同时,则具体药物在方中的药力和地位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方剂的功用与主治3)剂型的变化对方剂的功效有一定的影响,同一方剂其剂型不同,功效则有所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