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docx
4页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力学IMechanics of Materials课程代码072502201277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时/学分32/2课程性质选修实践学时0责任教师课外学时0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 课程描述:材料力学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教学层面的选修课,也是一门密切联 系工程实际的课程它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为基础,主要讲授物体的基本变形,构 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工程应用通过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对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 良好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课程和工程实践中进一步提高 分析和解决材料相关力学问题的能力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2. 设计思路:基于工程认证背景,本课程以学习成果导向(OBE)理念为导向进行教学大纲和教 学环节的设计,以达到支撑学生毕业要求中的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 案等三个能力要求的目的基于此,课程内容选择以工程实际中最普遍的杆件、轴、 梁等构件的力学问题为基础,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角度综合讲授材料力学知识在 分析工程结构件简单及复杂力学问题中的应用,并配合使用图像资源、案例分析、任 务完成等手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力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 内容的编排将由简入繁,由理论入实际,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其与实际工程问题的联系,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材料力学是变形体力学入门的基础课,也是理工科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一个理论工 具其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导论三门课程高等数学和大学 物理为材料力学的学习提供了数学和物理理论基础,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则帮助学 生认识材料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容易理解工程实际中的材料力学问题二、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 理论学习,将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并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1、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析和解决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的基本方 法2、 能够运用材料力学知识,并结合数学、物理知识,分析工程结构件的受力问题及安 全性问题,提出基于材料力学的工程结构设计要求3、 运用材料力学的工程思维方法,判断工程结构的力学稳定性问题,并提出优化的选 材、设计等解决方案三、 学习要求本课程是学生将材料学知识和工程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为达到最佳学习效 果,要求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1、 基于学校的学习平台,要求学生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并了解相关的工程知识, 有助于上课过程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2、 上课时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并参与课堂实际案例分析 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3、课后及时并高质量的完成布置的作业,并通过现代网络工具熟悉课堂中讲述的材料力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四、教学进度序号专题 或主题S主要内容概述1绪论一材料 力学基本知 识21.材料力学的背景知识、基本假设和基本概念2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思 路3.外力和内力,正应力和切应力2轴向拉伸与 压缩81.拉压杆的基本概念及轴力图2 .拉压杆的应力与圣维南原理3 .拉压杆拉伸时的力学性能4 .许用应力与强度条件5 .胡克定律与拉压杆变形3扭转61 .动力传递与扭矩2 .剪切胡克定律3 .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应力4.圆轴扭转破坏与强度条件5 .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4截面几何性 质41 .静矩与形心、惯性矩、惯性矩平行轴定理2 .惯性积与惯性积平行轴定理3 .转轴公式与主惯性积5弯曲内力61.梁的外力与计算简图2 .剪力与弯矩3 .剪力弯矩方程与剪力弯矩图6弯曲应力41 .对称弯曲正应力与切应力2 .梁的强度条件与刚度条件7应力状态分 析21 .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分析2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9[2] 单辉祖.材料力学-问题、例题与分析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单辉祖,谢传锋.工程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 邱棣华,秦飞,王亲猛,夏雅琴.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六、成绩评定(一) 考核方式A : 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论文D.考查E.其他(二)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成绩综合评分体系比例%1.课下作业、课堂讨论及平常表现302.平时测验成绩103.期末考试成绩60总计100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 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 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八、大纲审核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