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基础知识.doc
9页一、电影1.概念:对电影这一概念范畴的界定,可以从物质和艺术两个层面进行物质层面,是指根据人体的视觉暂留原理,运用拍摄影像、记录声音等手段,以胶片为载体记录现实事物,通过放映将所摄录的事物在银幕上还原为逼真的活动影像,以此来表现、传达一定内容和情感艺术层面,是指电影艺术即以电影技术为手段,通过画面、声音媒介,在银幕空间上创造形象、再现生活并表情达意的综合性艺术活动2.特征:(1)综合性,首先,电影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摄影等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具有质变意义的改造,形成电影艺术自身新的特性其次,电影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体现为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第三,电影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2)技术性,电影史科技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语言的创新性,甚至对电影观念的演变,都有重大影响3)逼真性,电影的逼真性是指逼近生活,而不是照搬生活成为生活的翻版,是要使电影艺术既能逼真地反映生活,又能艺术地概括生活,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力4)假定性,首先,电影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反映,而是需要遵循各门艺术的共同规律其次,这种假定性体现为电影时空的假定性、故事结构的假定性、角色的假定性。
5)造型性,电影艺术是以视觉为主的视听艺术,必须通过电影画面来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抒发感情、阐述哲理6)运动型,电影艺术必须在延续的时间中完成其叙事功能,通过画面的内部运动和这些画面在运动中的延续,再现客观世界中的人和事电影的运动型包括被摄对象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及蒙太奇剪辑造成的运动3.功能(1)再现功能,电影的纪实特性和逼真特性使电影承担了记录历史、再现社会现实的功能和职责能够记录和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反映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2)表现功能,电影的假定性决定了它在再现的同时,具有主观表现性能够挖掘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表达人们的情感和生命状态3)教育功能,人们可以借助电影反映社会,把自己对世界、人生、美丑的理解融入电影,以此来影响和教育公众4)审美功能,在电影的创作和放映过程中,一方面,人们通过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另一方面,观众通过欣赏电影儿获得美感和精神的享受5)娱乐功能,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会暂时从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从影片中获得愉悦二、镜头语言1.镜头:对于镜头的解释,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物理学上的镜头,是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第二是拍摄时的镜头,是指一次开机带一次关机之间摄取的一段画面第三十剪辑后的镜头,是指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一般我们所说的镜头,是指第二种含义2.景别:(1)概念:是指被摄物体在画框中呈现的范围在电影中,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分类:根据这种范围的比重和画面表现空间,一般可以将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五种主要类型远景:镜头相对被拍摄物体距离最远的景别,往往用来表现广阔的空间和场面,如自然风光、大规模的群众场面等作用,远景用来表现环境、空间、景观、气势、场景等的宏大,具有抒发情感、渲染气势的效果,往往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叙事片段的开头和结尾全景:表现人物全身或者场景全貌的景别作用,全景具有叙事、描写的功能,侧重交代、说明它与表现局部的景别组合使用,可以表现人物全局、整体空间中景:表现人物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景别作用,中景既能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又能表现部分身体动作影视作品中,中景常用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动作、姿态。
近景:表现人身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作用,主要用于通过面部表情刻画人物性格在近景中,人物周围的环境变得次要,演员的面部表情则相当重要,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加强,容易产生参与意识,也更容易进入人物的情感活动特写: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物体微小局部的景别作用,主要用一种放大或夸张的方式突出特定局部、特定细节,以创造一种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3.运动镜头 (1)概念同一镜头中镜头位置的改变和摄影机位置的改变称为运动镜头引起摄像机的运动,主要包括三种因素:第一是被拍摄对象的自然运动,第二是摄影机的运动或镜头焦距的变化,第三是镜头的切换或其他特技 (2)分类 ①推镜头 概念:是指被摄主体不动,摄影机逐渐靠近被摄主体,或者调整镜头焦距使画面包容范围逐渐缩小的镜头 特征:形成视觉前移的效果;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作用:突出被摄主体;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情绪力量;表达特定的主体和内涵 ②拉镜头概念: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者调整镜头焦距使画面包容范围逐渐扩大的镜头 特征:形成视觉后移的效果;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作用:表现主体和环境的关系;用来转场等 ③摇镜头概念:是指当摄影机机位不变,摄影机的镜头改变拍摄方向拍摄的镜头其运动方向有上下、左右和旋转三种 作用:展示空间,扩大视野;介绍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关系;表现一定的情绪或气氛 ④移镜头概念:摄影机沿着水平面做各方向的移动拍摄其移动向有横移,斜移和纵深移三种 特征:画面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中构图不断产生变化 作用:表现某种主观倾向,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开拓画面空间 ⑤跟镜头概念:摄影机始终跟随被摄物主体一起运动拍摄,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不变,其前后景则发生相应的连续变化 作用:突出主体: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可以表现一种主观镜头;具有某种纪实意义 以上是运动镜头最基本的形式,它们还可以互相结合使用,如升降镜头、跟推镜头、跟拉镜头、环移镜头等 4.拍摄角度 (1)概念拍摄角度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的水平线高度的变化关系 (2分类①平视镜头 概念:镜头与被摄物体保持基本相同水平的镜头,接近于人的视角 作用:平摄角度所构成的画面效果,接近于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它所形成的透视感比较正常,不会使被摄对象因透视变形而变形。
这种角度的表现方法在摄影实践中应用最广泛 ②俯视镜头 概念:镜头低于水平角度从上向下俯拍的镜头,能使人或物体积压缩以致变小 作用:使被摄物体呈现一种被压抑感,使观众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觉心理,展示比较开阔的视觉场面或空间环境 ③仰拍镜头 概念: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从下向上拍摄的镜头 作用:使影像体积夸大,使被拍摄物体更高大,观众会产生压抑感或崇敬感 5.速率 (1)慢镜头 概念:又称高速摄影或升格摄影,以超过24格/秒的速度拍摄,以正常的24格/秒速度放映,就会导致影像动作变慢出现慢节奏动作使用这种方法拍摄的镜头,称为慢镜头 作用:可以仔细观察动作过程;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表明创作者的内心感受;创造不同的意境,表达一种哲理 (2)快镜头 概念:又称慢速摄影或降格拍摄,以低于21格/秒的速度拍摄,以正常的24秒/格速度放映,就会导致影像动作变快出现快节奏运动使用这种方法拍摄的镜头,称为陕镜头 作用:放映使动作具有夸张陛·产生妙趣横生的喜剧效果;省略细节推进叙事过程,加强讽刺效果 (3)定格画面 概念:指运动停止的静止i画i面一般是将选定的一格画面停止,使得正常的放映效果成为一个静止画面的延长。
作用:强调 6.构图 (1)概念 构图一词原为绘画术语.指画家对画面中各部分进行组织和安排,以求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电影构图是指结合被拍摄对象和摄影造型元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而中,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 (2)组成 ①主体:画面中最主要表现的部分,它是画面内容的中心,通常也是画面结构的中心 ②陪体:与主体在画面中建立某种情节关系的对象,是画面中陪衬主体的景物或人物 ③环境·构成主体和陪体活动的空间 (3)分类 ①平衡构图和非平衡构图 从构图的内部空间布局来看,可以分为平衡构图和非平衡构图平衡构图是指画面内的各部分配置基本均衡、匀称,符合人们的正常视觉习惯非平衡构图是指画面内部各部分的配置明显失去比例,冲击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给人一种新鲜感和新奇感 ②封闭性构图和开放性构图 从构图与外部空间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封闭性构图和开放性构图封闭性构图是指画面中包含完整的视觉形象,具备明确的视觉信息开放性构图是指画面中的影像缺乏完整性,视觉信息比较模糊, 8.光线 光线照明方向是指光源、拍摄对象和拍摄角度(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光源投射方向和摄像机光轴之间的夹角,光线照明方向分为顺光、顺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和脚光等七种 (1)顺光照明 概念:又称平光照明,是指光源与摄像机镜头基本在同一高度,并与摄像机光轴同向的照明形式 特点:①对象的朝机面接受同等照度,对象各部分均得到同等程度的显现 ②只能看到对象的受光面,看不到背光面和投影,故能掩饰对象凸凹不平的特点,不能表现粗糙的表面质感 ③画面色调和影调的形成依靠对象自身色阶区分,画面层次平淡,缺乏光影变化,但亮的对象具有暗的轮廓形式 ④画面色彩缺乏明度变化 (2)顺侧光照明概念:又称正侧光照明,是指光源与摄像机光轴成45左右的照明形式特点:能使对象产生明多暗少的明暗变化,能够比较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和质感,表现画面的层次 (3)侧光照明 概念:侧光照明是指光源方向和摄像机光轴成90的照明形式 特点:①被照明对象明暗各半,画面层次丰富,立体感强 ②能够比较好地表现粗糙表面的质感 (4)侧逆光照明 概念:又称后侧光照明、反侧光照明,是指光源方向与摄像机光轴成130左右的照明形式 特点:①被照明对象呈明少暗多的照明效果。
对象被照明的一倒有一条状的亮斑,能很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层次丰富 ②能够较好地表现大气透视效果 ③具有很强空间感,画面调子丰富,生动活泼 (5)逆光照明 概念:是指光源方向基本对着摄像机的照明形式逆光照明看不到对象的受光面,只能看到对象的亮轮廓,所以又称为轮廓光照明 特点:①能使主体和背景分离,从而得到突出 ②加大空气透视效果,使空间感加强 (6)顶光照明 概念:是指光源来自被摄对象顶部的照明形式 特点:使用顶光照明拍摄人物近景特写,会得到反常的照明效果:人物前额亮,眼窝黑,鼻梁亮,颧骨突出,两腮有阴影呈骷髅状所以,传统用光一般不用顶光拍近景、特写但如果运用辅助光提高阴影亮度,缩小光比,冲淡顶光照明的骷髅效果,也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7)脚光照明 概念:是指光源低于人的头部,由下往上照明人物的照明形式 特点:①常用脚光照明表现画面中特定的光源效果,如油灯、台灯、篝火效果等 ②也用以刻画特殊情绪的人物形象或丑化人物形象 9.色彩 (1)分类 色彩可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黑、白、灰将纯黑逐渐加白,使其由黑、深灰、中灰、浅灰直到纯白,分为11个阶梯.成为明度渐变,可以做成一个明度色标(也可用于有彩色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