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交通七支队官兵建设呼伦贝尔风骨写实185200字.docx
23页武警交通七支队官兵建设呼伦贝尔风骨写实185200字 武警交通七支队官兵建设呼伦贝尔风骨写实添加时间:09-01 字号:[大] [中] [小]“巍巍兴安岭下,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呼伦贝尔美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驻守着一支橄榄绿色的筑路英雄群体——武警交通七支队他们牢记宗旨,扎根边疆,不辱使命,艰苦鏖战,把赤胆忠心和青春热血,融入到漫漫长路甘洒汗水铺长路桂花飘香的八月,驻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的武警交通七支队捷报频传,振奋人心武警官兵承建的国道301线牙(牙克石)海(海拉尔)一级公路18公里,提前10天优质完成14公里路基工程,成为全线7家施工单位中交工里程最长,质量最好的样板工程在国道301线建设指挥部两次质量进度连检中,交通七支队面对多家竞争单位当仁不让连续两次总分第一,被内蒙古交通厅表彰为“质量进度优胜单位”,获得业主进度奖5万元,项目部主任杨四清在全线20个项目管理者中,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获奖1万元20xx年6月,在内蒙古国道111线新(新林北)扎(扎兰屯)公路建设中被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呼伦贝尔建设特殊贡献奖”的武警交通七支队,再次受当地人民的重托,承担了内蒙古301国道牙(牙克石)海(海拉尔)一级公路18.36公里的承建任务。
身在“非典”重灾区的武警官兵信心倍增,干劲十足,高举战旗,从400公里以外的扎兰屯市长途开进,翻越大兴安岭,途径沼泽地,在新的战斗场地呼伦贝尔牙克石安营扎寨绥满公路是交通部立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五纵七横”中的重点工程,是通往俄罗斯口岸的国防公路途经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牙克石市坐落在大兴安岭脚下,素有“森工之都”和“煤炭之摇”的称号,牙克石市伊敏煤矿堪称中国露天第一大煤矿当地资源丰富,有名贵的蘑菇、木耳然而,由于交通的不畅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导致煤炭开采后大部分只能通过铁路运输,当地特产也无法远销全国各地19xx年国家修建的国道301线因年久失修,路况较差,再加之车流量持续增长,致使这条以达12年之久的二级公路不堪重负,雨雪季节,经常出现车辆堵塞每年平均要出几十起交通事故,当地人去集市宁愿走路,也不敢乘坐交通车辆,交通的不便成了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内蒙古交通厅历经3年的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在20xx年交通部批复后决定修建这条有着战略意义的国防公路招投标开始后,根据交通部批示:“选最好的施工队伍!”业主权衡再三后,把全线构造物最复杂的18.3公里,交给武警部队这支敢打“硬仗、恶仗”的筑路劲旅。
开工誓师动员大会上,心系公路建设的内蒙古交通厅厅长郝继业向这群队伍的带头人,原武警交通七支队副政委雒智贤郑重地交付道:“这是一条通往国外的国防要道,是内蒙古的形象工程,你们武警要继续发扬在国道111线的敢打敢拼精神,树立好全线公路建设的旗帜!”面对首长的重托,武警交通七支队牙海项目部深感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武警交通七支队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书记边海青的带领下,顶着“非典”疫情的危险,冒着30多度的高温,在全线勘察工程路线,进行工前实验,实地考察为工程的顺利进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xx年7月20日,武警交通七支队牙海项目部正式拉开施工序幕内蒙古夏短冬长,夏季又多雨,这一年的有效施工期只剩35天,如果完不成本年度的预计工程量,对下一年的工程进展有直接影响面临着重重困难,武警官兵掀起了施工大干高潮,项目部把12名技术干部分成6个突击小组,层层签署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项目负责人当着战士的面表决心,如果拿不了第一,自己年底打起背包走人成绩是最好的见证经筑路官兵的苦苦鏖战,在短短30天就拉通了近14公里的路基底基层在年终总结会上,业主高兴地对筑路官兵说:“真没想到你们有这么强的战斗力,任务完成得这么出色,我摆酒宴为你们武警部队庆功。
今年开工以来,武警官兵更是信心倍增,乘胜追赶施工一线的筑路官兵如一个个猛虎,顶烈日、战酷暑、斗狂风,战斗在施工一线,为了赶工期、抢进度,官兵们每天休息时间不足5个小时二中队中队长卢广平,带着中队的60多名官兵突击在14公里路基上,顶着高温,他和战士们被晒的褪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战士们称他是黑脸包公,他却风趣的说,只要按时完成任务,就是喊我敬德也心甘情愿他带着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60天就完成了任务14公里路基封顶工程,数万方土和16道盖板涵,2座中桥,在筑路官兵的苦苦鏖战下,提前10天优质完成任务精雕细琢铸精品质量是武警交通七支队的灵魂承担内蒙古国301线国防公路修筑任务的七支队牙海项目部,能否保证工程质量、铸造精品工程成了摆在全体官兵面前的严峻课题在七支队有一句口号:没有质量的速度就等于没有速度为了保证质量他们严格按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和技术规范施工,项目上马前首先对20名技术人员投资3万余元,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开工前,牙海项目部组织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集中研读设计图纸和有关专业书籍七支队工程质量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鲁典志,召集各段工程质量负责人签订质量责任书,立下了“保质量、出精品”的誓言。
开工后,部队技术人员对全线路进行了勘察、研究,原设计是在原国道301线路基础上进行两侧加宽,改为一级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经过细致研究后,认为当地大部分为软地基土质,道路承载力难以承受日趋上升的车流量需求,致使道路寿命减短针对这些情况七支队工程技术人员经多方论证,向业主大胆提出对原设计路线进行调整的方案,设计单位针对部队技术人员提出意见进行了反复论证后得到了认可,决定接纳改线意见,对全线18公里进行改线,将整个路线右移7米部队施工原材料是内蒙古草原长年经过风吹日晒的风化石为了保证材料合格,七支队牙海项目部开工前到驻地几十个料厂进行勘察、试验,选了当地最好的施工原材料各个项目建起了规范的料场,实验人员在工地现场按照施工规范和业主要求进行配料,严把工程质量关部队的涵洞施工浆砌八字墙施工中,按照业主指定的料场选用了片石进行浆砌,但因片石缝宽、外观不美观,项目部立即决定将其拆除,投资40000余元从1000多公里的黑龙江碾子山料场进来了标准块石,进行了重新浆砌,部队重新浆砌后的八字墙成了全线的样板工程,得到业主的赞赏,并在全线进行推广在部队修建的大雁立交桥中,七支队采取在呼伦贝尔公路建设史上首次使用的新工艺—加筋挡土墙,平均12米高的加筋挡土墙达到了“减少征地,保证质量,整洁美观”目的。
武警交通七支队建立了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先由作业队对每道工序实行严格自检,其次是项目质检人员配备专用检测车,每天跟班作业,对每道工序进行100%检查对质检员的检测结果,项目部还要以项目总工为首的管理层还将进行50%频率抽检,达到要求后,才准许下道工序施工对未达到标准的坚决返工施工大干中,七支队严格落实“三工”制度,即:工前交待,工中检查,工后讲评每周还要开一次技术骨干研讨会七支队完成的14公里路基工程在全线质量检查中,是全线质量最高,平整度最好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到98%,被业主树立为全线7家施工单位中的“质量优胜单位环境保护是百年大计,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营造也是道路行车安全舒适的重要保证开工之初,武警官兵提出了建设“绿色长晋”的目标,和市政府不谋而合经过数次的精心策划,他们对施工中的取土场、弃土场和水坏地质灾害滑坡地段,采取了复耕和补充绿化等措施爱洒草原情悠悠武警交通七支队官兵在为民筑路架桥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拥政爱民和警民共建活动,以“守一方水地,保一方平安,建一方家园”为己任,用满腔热血和肝胆赤诚谱写了一曲曲爱民之歌他们始终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父母不断拓展双拥工作渠道,哪里有困难武警官兵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捐资助学,义务为民筑路,被当地人民称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交通七支队驻地有条街道,由于政府财政不足,迟迟不能修缮,十几年来当地人民无数次的上访,但均没有办法解决这条长3公里,宽8米的土石路是当地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晴天尘土扬、雨天泥上路”这句顺口溜是当地老百姓对这条街道的形象描述看到下雨天望路而叹的小学生和无奈的家长,武警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去年进入11月份,部队停工后,七支队投资5万元,出动兵力65人,12台车辆机械,义务为民筑路,严寒的冬季,气温下降到零下35度,可乡村街道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现场机械声轰鸣,官兵们手持铁锹埋头大干武警官兵的举动感动了当地村民,年轻人手持修路工具自愿加入到筑路兵行列,有位驻地老大妈为筑路官兵端来了自己包的饺子,看到冻得脸色发紫的筑路战士,拉着战士的手捂在自己怀里,心疼地说:“兵儿子,注意别冻坏了身体!”为了能让村民们早日走上平坦的宽阔道,官兵们战严寒、斗狂风,连夜作战,短短5天时间,这条崭新的砾石路呈现在了当地人民眼前,村民们十几年走上宽阔路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揪心事,终于被武警官兵解决了,在竣工典礼时,大雁矿区三中、第五小学门前这条崭新的砾石路上彩旗飘扬、鲜花攒动,驻地政府领导和300多名学生组成的方队,100多名民警和上千名当地老百姓自发组成秧歌队,将严寒驱逐得无影无踪。
当地政府命名这条路为:“双拥助学路”,并为筑路兵立了座丰碑,让武警交通部队官兵的爱民情怀代代相传20xx年部队进驻在呼伦贝尔扎兰屯市修筑国道111线新扎公路以来,连续4年捐助驻地务大哈气镇中心小学学生袁雪、袁枫姐妹俩袁雪、袁枫一直是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姐妹俩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失了劳动能力,还花去医疗费用2万多元,加上近几年来干旱收成不好,家里生活艰难,没钱上学,母亲流着泪对她们说:“女孩子识些字就行了懂事的姐妹俩看到别的同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时只能偷偷地哭泣武警七支队官兵了解到姐妹俩的不幸后,立即在部队展开献爱心助学活动,你20元,我50元地交了出来新战士小张每月只有85元的津贴费,连买块香皂他都心疼,可听指导员讲了这件事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身上仅有的45元;军嫂王菊萍知道此事后,把给孩子的压岁钱全捐了出去不到一天时间,他们就捐了700多元,交齐了小姐妹俩的所有学费4年来,武警官兵从未间断过对袁雪、袁枫的捐助为了报答武警叔叔的真情厚爱,姐妹俩发奋学习现在姐姐袁雪已经以优异的成绩上了中学,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去年?六一?儿童节,交通七支队还为大雁矿区的贫困学生捐资助学1万元,给驻地扎罗木得村小学送去了3000元书籍和学习用品,使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又重返了美丽的校园。
在草原上筑路的武警官兵甘当人民群众的守护神哪里有险情就他们的身影,救死抚伤,抗洪抢险,冲锋陷阵今年8月初,呼伦贝尔连降暴雨,8月3日凌晨5时许,突然爆发的山洪将牙克石通往海拉尔的唯一通道国道301线冲垮,冲出一条宽8米,深5米的决口,堵住过往车辆200余辆正在保护路基紧急排水的武警交通七支队官兵得知险情后,出动兵力250人,3台挖掘机,5台装载机,15辆高箱车,紧急冲上工地与无情的洪魔展开殊死的搏斗项目主任杨四清,书记边海青冲在最前面进行指挥战斗已经为保护路基排水战斗了整整一夜的筑路官兵早已筋疲力尽,但当他们看到冷得瑟瑟发抖,面容焦急的被困群众时,一种责任促使他们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在推土机上连续工作了近12个小时的王忠伟,两只脚踩刹车、油门,整个小腿麻木,没有了感觉广大官兵历经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战胜了无情的洪魔,重新填起了冲垮的路基看着安全启程的人们,在微笑着向筑路官兵挥手道谢时,挥汗如雨的官兵感到无比的欣慰连续4年来,共有21名官兵自愿承担起驻地学校的课外员,连续两年学生500多人先后捐资助学3万余元,让15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先后5次参加抗洪抢险,出动兵力500余人,20台(次)车辆机械参加抗洪抢险,解救被困群众3000余人。
武警官兵用赤诚和爱心,树起了威武之师、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