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2018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六 有教无类 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26页
  • 卖家[上传人]:乐***
  • 文档编号:103974494
  • 上传时间:2019-10-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7M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元《论语》选读,六、有教无类,内容索引,,预读先学 —— 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多读厚积 ——读优秀作文,积素养提技能,,,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释文题 “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差别,即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成员的历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的这句话是说,那些自己带十条干肉以上的薄礼来的人,他从未有不教诲的平民阶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知文明理,明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主要阐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教学理念和学习与思考必须有机结合、二者不可偏废的治学主张,这些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语言积累,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学而不思则罔 通“____”,______ ②于吾言无所不说 通“____”,_____,惘,迷惑,悦,喜欢,(2)一词多义,①类,有教无类:____ 举类迩而见义远:____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____ 中绘殿阁,类兰若:____ 走卒类士服:____________,,类别,事例,条例,类似,大都、大多,②殆,思而不学则殆:____ 农者殆则土地荒: ______________ 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__________ 进退不由,殆例送死:_________________,,危险,通“怠”,懒惰,大概,恐怕,几乎、接近、差不多,(3)古今异义 ①中人以上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②至于他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两个词,至,到;于,介词,引出到的地点4)虚词归纳,①焉,焉得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__________________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__________,,代词,相当于“之”,代词,表疑问,哪里,怎么,兼词,于此,于彼,语气词,形容词词尾,②以,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______ 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 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________________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________________ 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____________ 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________________ 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____________ 中人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动词,以为,认为,介词,表原因,因为,表凭借,拿,用,表时间和处所,在,连词,原因,表目的,用来,来,助词,不译,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2.词类活用 (1)求也退,故进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也兼人,故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_________________ (4)礼后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名词作动词,做官,名词作动词,在……之后,3.特殊句式 (1)回也非助我者也。

      (2)起予者商也 (3)其斯之谓与?____________ (4)何谓也?___________ (5)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6)绘事后素 (7)礼后乎?_______,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4.语句翻译 (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未知焉得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父亲兄长健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呢?,冉求平时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敢作敢为,不够慎重,所以我约束他这怎么能算得上仁呢?,文本名句,,名言警句,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文外名句,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1.选文第3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要点突破,答案,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不退缩,也不过于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2.选文第9则和第10则,师生对话中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何启示?,答案,在这两则对话中,子贡和子夏都能从对《诗经》的研习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领悟到人生的道理,这受到孔子的热情赞扬 孔子对子贡和子夏的反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其实是对学习中的思考和联想的肯定《诗经》中的这两句话,被孔子及其弟子引入谈话中,是剥去了其表面上的显性的东西,深入其思想的深处,为体现孔子注重引导和联想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一种铺垫和辅助的作用同时也启示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3.选文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请结合文本一一分析答案,本文主要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主来组织选文,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①平等的教育观念这一观点,主要通过“有教无类”这句话来体现其中的“无类”,其实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的:一是不论贫富、贵贱、老幼、“国籍”等差别,对所有的人都施行教育;二是不管品行善恶、品性优劣,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②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施教者必须从受教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智力高下、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这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一个重要方法,所以对子路和冉有的回答就会有所不同③注重诱导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他注重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努力思考而不得要领他才去开导,思考已有一定眉目却不能确切说出来他才会启发 ④注重培养弟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⑤注重学思结合孔子特别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结合学习是迅速扩大知识面的途径,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思而不学”就不能保证思考的科学性通过学习,人们可以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正确方向可是思考的意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整理甚至提升,意味着创造。

      不加审视而盲目地学,往往上当受骗,越热情越勤奋结果就越危险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则是如虎添翼所以,孔子既注重向弟子传授知识,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⑥注重师徒切磋在教育过程中,孔子特别重视跟弟子相互切磋,使教与学形成良性的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尽管孔子起着主导作用,然而每当从弟子那里得到启发时,他都会很兴奋孔子不希望弟子言听计从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延伸探究,答案,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资质、家庭条件、家庭背景、性别等情况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多读厚积 —— 读优秀作文,积素养提技能,知之·行之·思之 ①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1)“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思悟亮点】 (1)第①段开头引用古语有什么作用?,提示,作者从“易有三训”开始,导引出“常识”的三种境界②老子云:“大象若希。

      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2) (2)第②段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提示,开头引用老子的话,引出要阐述的问题,提出了下文论述的总纲③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④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⑤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⑥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⑦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则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

      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3) (3)文章的主体部分③~⑦段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提示,从如何应用“常识”的三种境界,分别论述对于“常识”,要知之,要行之,要思之,层层深入⑧“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⑨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4) (4)本文在表达、结构、语言方面有着哪些特色?,提示,在表达方面,本文论证技巧运用娴熟,材料丰富且信手拈来,论据的使用精而恰当全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互相照应,浑然一体文章语言流畅,且略带古典气息可以说这是一篇有一定文化含量的高考作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80题).doc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00题).doc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50题).doc 2025年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60题).doc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50题).doc 2025年度大学生党校党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共四套).doc 2025年电力安全知识竞赛试题200题及答案.docx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60题).doc 2025年度《建筑设备》课程形成性考核试卷及答案(共四套).doc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80题).doc 2025年度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doc 2025年第二届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x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30题).doc 2025年党纪党规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完整版).docx 2025年度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30题).doc 2025年第六届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初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docx 2025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 2025年党员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廉政知识要点汇编(90个).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