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脚手架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17页成渝客运专线CYZFSG-1标段—内江北站工程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成渝客运专线内江北站项目部2014年2月6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脚手架方案选择 1四、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2五、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 21、地基 32、门架 33、配件 44、拉接件 45.窄挑梁 46.扣件 57、作业层防护栏杆、挡脚板 5六、脚手架计算书 51.脚手架参数 52.荷载参数 63.地基参数 64、荷载计算 6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76、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87、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9八、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9九、脚手架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0十、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0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二、工程概况成渝客运专线CYZFSG-1标段内江北站项目工程位于四川省内江地区。
内江北站设计中心里程DK152+400.00,站型为线侧下式站房车站是以候车大厅为核心的小型客运站站房建筑面积为11932m2,采用钢筋砼框架+钢网架屋面结构站场设计规模为5站台7线,设正线2条站台宽度为:12米;旅客进出站地道各1座;站台雨棚总长度:450m,宽度为12m;站台雨棚沿轨道方向柱距主要为9m,悬挑长度齐站台边缘;雨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站房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设防烈度为6度,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按三级抗震构造措施进行施工,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本工程移动脚手架主要用于站房、站台装饰装修施工,移动脚手架分为现场钢管搭设和租赁站租赁成品脚手架加固使用两种,搭设和加固材料采用φ48直径3mm厚钢管和连接扣件本工程由成渝客运专线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四川铁科-意大利GEODATA公司,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三、脚手架方案选择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站房进出站及售票厅面积大;2、站房局部吊顶施工时要为其它装饰及安装提供工作面;3、满堂脚手架影响地面及墙面的施工;4、站台雨棚全长450m,雨棚顶结构标高13.8m;本站场内有3个站台,雨棚顶棚需施工装饰涂料。
5、旅客地道及地下室有吊顶施工 6、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移动脚手架 四、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1、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13-1999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2、水平拉接杆、封口杆、扫地杆、剪刀撑,采用φ48×2.7mm钢管,相应扣件规格为φ48mm3、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 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4、连接外径48mm钢管的扣件的性能、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连接钢管的扣件应有明显标记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5、自制钢管移动脚手架底部采用货运三轮车轮胎,每对轮胎通过中间焊接轴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承力点 五、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5.1、门式脚手架,按照厂家提供的组装图进行组装门式移动脚手架样式5.2、轮式移动脚手架搭设高度及顺序移动脚手架搭设样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为4.5米,搭设工艺流程为:拉线放底座→扫地杆固定脚轮→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板)→装水平架→装抛撑→装剪刀撑→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铺脚手板→装设顶部栏杆→扎安全网。
以下为门架的构造要求:1、地基本工程脚手架基础部位是钢筋混凝土,足以保证脚手架搭设承载能力的要求2、门架(1)门架步距\跨距,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的规定,并与交叉支撑规格配合2)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架后,应按要求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3)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3、配件 (1)抛撑、交叉剪刀支撑、水平架或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2)门架的四周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3)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1~2mm (4)在操作层上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扣式脚手板,扣紧挡板,防止脚手板脱落和松动 (5)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6)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7)栏板(杆)、挡脚板应设置在脚手架操作层周圈、门架立杆的内侧 (8)底步门架的立杆下端脚轮必须有足够承载力4、拉接件 (1)拉接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2)水平拉接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连牢3)上部门架利用外伸来接杆件与主体结构连接4)门架下部采用架外斜支撑对门架整体起扶持稳固作用 (5)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每边均要设置; 2)剪刀撑按照脚手架外围宽度设置; 3)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4)剪刀撑斜杆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600mm,搭接处应采用两个扣件扣紧6)水平拉接杆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在每层门式架顶部立柱内侧设置两道水平拉接杆; 2)设置纵向、横向水平拉接杆应连续,并形成水平闭合圈; 3)在脚手架的底部门架下端应加封口杆,门架的内、外两侧应设通长扫地杆;4)水平拉接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5.窄挑梁 (1)在脚手架的四角设置窄挑梁,以便上下人员; (2)窄挑梁间距300mm,采用与脚手架规格相同的钢管,长600mm,与立杆用扣件锁死6.扣件 加固件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50~60N·m,并不得小于40N·m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
7、作业层防护栏杆、挡脚板 作业层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0.7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50mm六、脚手架计算书1.脚手架参数脚手架搭设高度为4米,门架型号采用MF1217,钢材为Q235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搭设尺寸:门架的宽度 b = 1.2米,门架的高度 h0 = 1.93米,步距1.9米,跨距 l = 1.8米门架 h1 = 1.536米,h2 = 0.100米,b1 = 0.750米门架立杆采用 Φ48.0×2.7 mm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 Φ26.8×2.7 mm钢管,门脚手架搭设高度4m2.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内江 ,基本风压为0.40,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1.1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12;施工均布荷载为5.00kN/m2,同时施工层数:1层3.地基参数地基类型:混凝土地面4、荷载计算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4.1、静荷载计算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kN/m)门架的每跨距内,每步架高内的构配件及其重量分别为: 门架MF1217 1榀 0.205 kN 交叉支撑 2副 2×0.04=0.08 kN 水平架 1步1设 0.165×1/1=0.165 kN 脚手板 4步1设 0.184×1/4=0.046 kN 连接棒 2个 2×0.006=0.012 kN 锁臂 2副 2×0.009=0.018 kN 合计 0.526 kN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自重合计NGk1 = 0.27 kN/m。
剪刀撑采用 Φ48×2.7mm钢管,按照4步4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计算: tgα = ( 4×1.95 ) / ( 4×1.83 ) = 1.066 2 ×0.038× ( 4×1.83)/cosα/(4×1.95 ) = 0.105 kN/m;水平加固杆采用 Φ48×2.7 mm钢管,按照1步1设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为: 0.038× ( 1×1.83 ) / ( 1×1.95 ) = 0.036 kN/m;每跨内的直角扣件1个,旋转扣件4个,每米高的钢管重为: ( 1×0.0135+4×0.0145 ) / 1.95 = 0.037 kN/m;每米高的附件重量为0.02 kN/m;每米高的栏杆重量为0.01 kN/m;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加固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力合计 NGk2 = 0.208 kN/m;静荷载标准值总计为 NG = NGK1 + NGK2 = 0.478 kN/m;4.2、活荷载计算活荷载为各施工层施工荷载作用于一榀门架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4.462 kN;4、3 风荷载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0.7μz·μs·ω0其中 ω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ω0= 0.4; μ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μz = 1.14;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121;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 = 0.039 kN/m2。
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计算公式(不组合风荷载) N1=1.2·NG·H+1.4·NQ其中 NG -- 每米高脚手架的静荷载标准值,NG = 0.478 kN/m; NQ -- 脚手架的活荷载标准值,NQ = 4.462 kN; H --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H = 15.5 m经计算得到,N1 = 15.133 kN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计算公式(组合风荷载) N2=1.2NGH+0.85×1.4(NQ+2qkH12/10b)其中 qk -- 风荷载标准值,qk =0.071 kN/m; H1 -- 连墙件的竖向间距,H1 =3.9 m;经计算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