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草沟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8页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草沟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A. 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经济贸易活动已经取代殖民战争C.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D.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参考答案:D2. 下列对于近代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查理二世凭借强大实力卷土重来 ②使政权重新回到原统治者手中③使英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④复辟王朝是一种变相的资产阶级政权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A3. 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A.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材料的意思是说“与众人的看法相同叫做知礼, 自己有独特的看法叫做自己的意见”学者大都固执己见,尤其是明清之际,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民主进步的思潮不断兴起。
A、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对材料理解不全面所以应选D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能用此诗做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C.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D.抗日战争兴起参考答案:C5. 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将俄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主要理由是两者都( )A.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B.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C.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D.努力实现和平民主参考答案:考点:C2:俄国十月革命.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题干中强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是革命的两个段,根据所学, 1917年俄国爆发的两次革命都与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社会矛盾有关,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引起了二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使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故出现了十月革命,两者都是为实现和平民主而奋斗,故D项正确;AC与史实不符,B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ABC排除.故选D.6.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
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参考答案: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顾炎武的思想,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才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弘扬道德,规范言行的信息,故B项错误.“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故C项正确.教化民众,静心明志是在“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基础上的,没有突出作者的意思.故D项错误.故选C.7. 清末“新政”时期开始建立现代社会运作架构,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时期基本沿用清末新政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审判制度,民国十三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这时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文本仍大体承袭了清末新政的成果上述材料表明A.清末“新政”有利于促进法律的规范化、近代化B.清末“新政”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C.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一样,都是只关注政治方面D.清末“新政”如果认真实施,一定会推进中国的理性化与专业化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基本沿用清末新政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审判制度”“基本法律文本仍大体承袭了清末新政的成果”中可以分析出,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进程,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清末新政对法律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政治民主化进程和预备立宪,故BC项排除;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被迫进行的改革,故D项排除。
8. 1912年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A.实行三权分立B.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是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B项错误,临时政府并非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新生的政府并未得到列强的认可;C项是学习的英国;D项说法错误,临时政府实行共和制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9. 在东欧剧变中,一分为五和一分为二的国家是 ( ) A.阿尔巴尼亚和匈牙利 B.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波兰 C.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 D.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参考答案:C10. 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参考答案:C11. 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
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12.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参考答案:考点:88:经典力学.分析:本题考查经典力学,牛顿经典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各自独立存在,且各自守恒,它只适用于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范围.牛顿力学较多采用直观的几何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时,比分析力学方便简单.解答:该题的图片展示了浙江海宁钱塘潮的壮观景象,钱塘潮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13. 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参考答案:C1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参考答案:B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新制度”指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15. 下列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能正确反映发展趋势是 重要事件发展趋势A1787年宪法颁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明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C《社会契约论》出版、《船山遗书》理性化、科学化D新兴城市的出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理性化、城市化 A.AB.BC.CD.D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颁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世界发展趋势是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A选项符合题意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明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无法体现全球化趋势,B选项排除《社会契约论》出版、《船山遗书》无法体现科学化,C选项排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内容之一,无法体现理性化、城市化,D选项排除。
16. 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选项中不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B.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C.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D.西学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参考答案:A略17.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于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由此可见,他着重强调A.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关系B.世界政治格局正呈现出多极化趋势C.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D.意识形态和经济在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经不起作用参考答案:A材料中没有体现文明多样性,故C错误;材料中”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没有说明意识形态和经济在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经不起作用,故D项错误;材料中“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说明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关系,故A项正确;“世界政治格局正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材料中没有提及,故B错误。
18. 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参考答案:B19. 斯图亚特是第一个成功统治英伦三岛的王室,但其统治实际上不太稳定,经历数次革命,曾有两位君主 (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被革命所推翻这“两位君主”统治的相同点有( )①都主张实行专制统治 ②与议会矛盾尖锐 ③引起人民的极大不满 ④在位时表示服从议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0. 结合所学知识,对右图解读不正确的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A.起因是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B.刘永福所率黑旗军与邱逢甲的义军并肩作战C.清政府给予台湾军民大力支持D.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参考答案:C21. 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
其意在说明宗教改革A.破除了罗马教皇的权威B.缓和了各国内部的矛盾C.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