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宿州市星海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9页安徽省宿州市星海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5. 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 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 甲地位于赤道C. 乙地位于南温带 D. 丙地位于北温带26. 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A.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C. 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 D.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参考答案:25. B 26. D试题分析:25. 读图,甲图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甲位于赤道上,B对乙图二至日正午太阳都在南方,乙位于北温带,C错同理,丙图位于南温带,A、D错26. 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正午太阳位于赤道北面,应是直射北回归线时,A错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B错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C错地球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D对名师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二至日分别在南、北回归线上,只有赤道上,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且方向关于赤道相反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区域,在二至日时,太阳可能都位于南方或北方。
结合生活常识,判断正午太阳方位2. 图4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5的演示读图完成28-29题28.该景观的地质构造是A.地堑 B.地垒C. 向斜 D.背斜29.教师演示了A.板块挤压碰撞 B.岩块断裂上升C.岩层水平挤压 D.外力侵蚀搬运参考答案:D C3. 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A.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B. 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C. 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D. 北京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中部时间20:00举行的NBA篮球赛参考答案: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根据题意,排除ABD,所以选C点睛】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 读下图完成1-2题。
1.如图所示,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是( )A.地面温度总是高于气温 B.气温越高,地气温差越小C.地面温度总是低于气温 D.气温越低,地气温差越大2.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说明地理原理是( )A.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B.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C.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D.太阳是地面的间接热源 参考答案:1.A 2.A5.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黄赤交角的存在参考答案:B6. 太阳的活跃区城在2018年3月2日的18个小时内喷发2次这次的事件属于X级太阳耀斑事件,事件持续了整整48小时,能释放相当于10亿枚氢弹的能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此次耀斑爆发对下列部门影响最小的是A. 航空运输服务业B.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C. 卫星传输服务业D.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4. 此次爆发的大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A. 光球层 B. 日冕层 C. 色球层 D. 平流层参考答案:3. D 4. C【分析】本题组以2018年3月2日太阳耀斑事件为背景,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等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3题详解】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人大气层,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对需要运用无线电短波通信的航空运输服务业、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卫星传输服务业影响较大,对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4题详解】耀斑主要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C项正确7. 读下面“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组”,预测到 2031 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B.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C. 就业压力太大 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参考答案:B根据台湾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该地2031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而且程度较高,故B正确少年儿童所占比例大,人口增长速度快,就业压力太大,应对应1951年图;三幅图左右对称,性别结构平衡,故A、C、D错误8. 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不利因素是A.地震灾害 B.寒潮侵袭 C.水旱灾害 D.台风袭击参考答案:C9.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年频次图,完成39-40题39.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40.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C.乙---5、6月 D.乙---12、1、2月参考答案:39.A 40.B10. 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参考答案:D11.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阅读地图、图表、文字信息B.建立数据库C.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D.输入、处理、分析、表达图形数据(也称空间数据),即地图功能的延伸参考答案:D12. 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直接方法有(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B. 大量迁入人口 C. 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D. 进行人工降雨参考答案:C13. 东南亚的湄公河三角洲是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回答17~18题。
17.该地区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 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18.下列不属于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是( )A.小农经营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低 D.商品率低参考答案:B B略1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的交通状况图读图回答20---22题20、从图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断其路线选择的主要经济功能为A 内陆资源的出口 B 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C 开发内陆 D 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运输21、从图中各国的铁路分布看,显示其发展过程深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 人口的分布 B 矿产的分布 C 殖民的背景 D 地势的高低22、关于图中A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上中游径流季节变化小 B河流含沙量小C有凌汛现象出现 D 下游河流流量大参考答案:A C D15. 参考答案:C16. 下图为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图中商业区A. 主要从事商品批发活动 B. 主要沿河分布C. 位于高速公路和铁路交会处 D. 位于市中心,呈带状分布6. 下列拟建的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的是A. 甲: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B. 乙:旅游休闲中心C. 丙:仓储物流中心 D. 丁:化学工业中心参考答案:5. D 6. C5.读图可知,商业区主要接近居住区,主要为了方便居民生活方便,从事的主要为零售活动,呈带状分布,ABC错,D对,故选D6.甲地位于规划范围之外,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小,空气清新,且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适合布局高新技术,A对乙处于规划范围之外,靠近一座小山,风景优美,适宜布局休闲旅游中心,B对丙地位于居民区内,空间狭小,且不靠近主要交通干线,不适宜布局仓储物流中心,C错丁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下游,对城区影响小,且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捷,D对17. 读地质构造成矿示意图回答49~50题: 49、该储油构造属于A. 向斜 B. 背斜 C. 断层 D. 地堑50、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A. 气、水、油 B. 气、油、水 C. 水、气、油 D. 油、水、气参考答案:49.B 50.B18. 读下图(甲、乙为近地面)回答第19题 19.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受冷,乙处受热B.气压大小:甲>丙>丁>乙C.乙处气压比甲处高,所以空气从乙处流向甲处D.甲处是高气压,乙处是低气压参考答案:C19. 读图5“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23—24题23.图中表示暖锋的示意图是24、关于图中A、B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形成连续性降水 B、A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升高C、B天气系统雨区主要在锋后 D、B天气系统过境后气压降低参考答案:B D20.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星空观察,他们看到的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大多数是:A.恒星 B. 行星C. 星云 D. 卫星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属于恒星。
正确答案选A21.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读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B.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越小C.职能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少D.城市数目越少,该等级的城市相互间距离越近参考答案:A22. 读图 15“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 37、38 题图 1537.关于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A. ①只分布在赤道地区 B. ③只分布在北半球C. ⑥位于地中海气候区 D. ⑤地区全年炎热干燥38.最能体现③—④—⑦—⑧地域分异规律的诗词是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 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参考答案:C C23. 图7为“某地区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判断图中甲地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山谷23.如果只依据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岩层的坚硬程度,则三种岩层由硬至软的排列应为( )A.乙、丙、丁 B.乙、丁、丙 C.丙、乙、丁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