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矿产资源规划2010-2015.doc
28页张家界市矿产资源张家界市矿产资源 总总 体体 规规 划划 ((2008~~2015 年)年)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张家界市人民政府 二二○○一一年三月一一年三月目 录一、总 则................................................................................................1二、现状与形势........................................................................................2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5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8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2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20七、地质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与监测..................23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51一、总一、总 则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 》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张家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中远期规划的精神,制定《张家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 》 (以下简称《规划》 ) 。
《规划》是根据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矿产资源的自然禀赋特征,对全市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方面进行的总体部署,是我市矿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审批和监管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矿山土地复垦等活动的重要依据规划基期年为 2007 年,规划期为 2008~2015 年,远期展望到 2020 年《规划》适用于张家界市所辖行政区2二、现状与形势二、现状与形势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边陲,北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与常德市接壤,东南与怀化市比邻,地理坐标:东经108°47′13″~111°06′30″,北纬 25°52′22″~29°01′35″,市辖永定、武陵源 2 区和桑植、慈利 2 县,总面积 9563Km2,总人口 163 万人张家界以武陵源雄伟壮丽的砂岩峰林地貌闻名全球,是我国第一批 5A 级风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并已发展为世界旅游圣地旅游业是我市最重要的产业,2007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 91.25 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2.8%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矿产资源概况(一)矿产资源概况我市已发现矿产 50 种(含亚种为 60 种) ,矿产地 332 处,有探明储量的矿产 28 种,探明储量并列入《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共 13 种,矿床 52处,其中,中型矿床 9 处,其余均为小型或小小矿,另有地热(温泉)产地 4处上表矿产中,我市主要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为:煤 1933.38 万吨,铁矿石1.19 亿吨,镍金属量 43783.57 吨,钼金属量 58870.78 吨,V2O551404.56 吨此外,资源潜力大的矿产主要有硅石、水泥用灰岩、方解石、饰面石材、石煤等二)地质勘查现状(二)地质勘查现状本区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始于共和国成立之后,主要完成了 1:100 万、1:50 万全市区域地质、水文、工程地质填图,全区 1:20 万区域地质、矿产、水文填图,1:25 万区域地质图的修编;完成了 8 个图幅 1:5 万区域地质综合填图和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完成勘查程度在普查以上的矿产勘查项目 200 余项,提交了工业矿床 52 处三)矿产开发利用现状(三)矿产开发利用现状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相对不强,现有矿山 347 座,开采矿产 23 种,3其中,煤矿井 31 对(产能 139 万吨/年) 、石煤矿山 34 座(产能 116.6 万吨/年) ,地热企业 2 家(地下热水产能 25.04 万 m3) ,铁矿山 33 座(产能 285.8 万吨/年),铜矿 2 座(产能 0.5 万吨/年) ,铝土矿山 1 座(产能 2 万吨/年) ,镍钼山 14座(产能 42.1 万吨/年) ,萤石矿山 7 座(产能 3.1 万吨/年) ,硫铁矿山 2 座(产能 5.5 万吨/年) ,重晶石矿山 8 座(产能 5.5 万吨/年) ,方解石矿山 29 座(产能77 万吨/年) ,灰岩矿山 16 座(产能 43.7 万吨/年) ,水泥用灰岩山 6 座(产能38 万吨/年) ,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 94 座(产能 295.5/年) ,饰面用灰岩 3 座(产能 5 万 m3) ,制灰用灰岩 1 座(5 万吨/年) ,建筑石料用白云岩矿山 9 座(产能 10 万吨/年) ,建筑石料用砂岩矿山 10 座(产能 77.2 万吨/年) ,硅石矿山 1 座(产能 4 万吨/年) ,建筑用砂采砂船 2 艘(产能 0.6 万 m3) ,砖瓦用泥岩矿山 6 座(产能 18 万吨/年) ,砖瓦用页岩制砖厂 16 家(产能 48.5 万 m3) ,砖瓦用粘土矿山 1 座(产能 1.6m3) ,饰面用大理石矿山 20 座(产能 14.43 万 m3) 。
2007 年全市生产矿山 266 座,从业人员 6615 人,年产矿石 317.43 万吨,共完成工业总产值 32834.6 万元,工业增加值 9850 万元张家界市规模以上相关原材料加工业有企业 24 家,工业总产值为 121823万元,工业增加值 83979.6 万元,相关原材料加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总量(GDP151.34 亿元)中占的比重为 5.55%,矿业(采掘业+相关原材料加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为 6.20%三)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三)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市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有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数 73 个,其中崩塌12 个、滑坡 21 个、泥石流 7 个、岩溶塌陷 13 个、地裂缝 12 个、采空区塌陷8 个;矿山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总面积 317.74ha;造成区域地下水系统破坏的矿山共有 129 座;矿山废水年总排放量达 9404.41 万 m3,废渣堆放地 780 处,累计积存废渣 4654.03 万 t,矿山废渣占用土地 220.06 ha四)上轮规划执行情况(四)上轮规划执行情况1、严格执行了禁采区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了禁采区的相关政策凡提交的矿业权申请范围在禁止开采区内的,均实行了一票否决制;部分4在禁止开采区的,要求矿业权申请人剔除与禁采区重叠的部分后,再重新提交申请。
根据禁采区“一票否决制” ,我市否决了 20 余项矿业权申请,要求重新提交申请的有 8 项2、基本完成了上轮规划的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与地质勘查工作、基本完成了上轮规划的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与地质勘查工作开展了 1:5 万 2 个图幅区域地质调查和 1:5 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与评价等一系列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勘查投资多元化结构基本形成,2003 年到 2009年底,已实施主要探矿项目 24 项,主要成果是探获小型煤矿 1 处,基本完成了上轮规划的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与地质勘查工作3、上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相关指标没有完成、上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相关指标没有完成矿山总数不降反增,从上轮规划基期的 258 个增加到 2007 年的 266 个,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铁矿山,由 2000 年的 4 个增加到 34 个,石煤矿山从 4 个增加到了 22 个,矿业结构改善也不明显,主要矿产矿石产量调控目标也没有完成,如煤矿产量拟控制在 30 万吨左右,实际在 2007 年达到了 49.8 万吨总体来看,上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相关指标没有完成4、基本落实了上轮矿山地质环境规划指标、基本落实了上轮矿山地质环境规划指标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矿山“三废”达标排放率为 100%,土地还绿率 30%,并积极筹措资金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争取了中央财政投资 1000 万元对永定区镍钼矿进行了治理,争取了300 万元开展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基本落实了上轮矿山地质环境规划指标。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五)存在的主要问题1、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不足,矿山服务年限短、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不足,矿山服务年限短我市多为小型矿床,保有资源储量不足,多数矿山服务年限短2、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小、精深加工企业少等问题依然存在,矿业布局不尽合理53、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和破坏较严重、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和破坏较严重重开发,轻保护,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的依然存在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矿山植被、景观、土地、水体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废”达标排放率、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不高,局部地区的水源、大气、土地受到严重污染,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变形(塌陷、开裂)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六)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证程度(六)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证程度1、资源充足、远景好、自给有余,可供外调的矿产有、资源充足、远景好、自给有余,可供外调的矿产有:铁、镍、钼、钒、硅石、方解石、白云岩、石灰岩2、资源远景较好,但现有资源尚不能满足需求的矿产有、资源远景较好,但现有资源尚不能满足需求的矿产有:煤、铜、铅、锌、高岭土、大理石、磷等。
3、资源前景不明矿种有、资源前景不明矿种有:石油、天然气、金刚石、锰等可见,矿业开发必须从资源实际出发,立足本地,注重特色,建立安全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规划指导思想(一)规划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矿业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创新为手段,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和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地质旅游资源为主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先发展地质旅游业和绿色矿业,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有偿、节约高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1、坚持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相结合;2、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本地经济发展相结合;63、坚持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的统一;4、加强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5、立足本地资源,加强对外合作;6、坚持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三)规划目标((三)规划目标(2015 年目标)年目标)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力争煤、镍、钼等主要矿产储量下降的局面得到扭转;构建改革开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矿业开发体系,实现矿产的有序开发、有偿开采、节约利用与有效保护;矿山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产。





